云門池?晉柏:華陰的“一柏一石一面井”
在華山的腳下,玉泉路的北端,有一座小廣場,矗立著一株柏樹、一口古井和一塊巨石,當(dāng)?shù)厝税阉鼈兯追Q為“一柏一石一面井”。1989年8月,華陰市人民政府將這里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取名為“云門池?晉柏”——
2019年8月25日,在華陰工作之余,我乘坐公交車來到玉泉院腳下,先參觀了華山烈士陵園里的胡景翼墓。隨后,順著玉華路向北,遠(yuǎn)遠(yuǎn)就看到盡頭處的柏樹,步行大約150米便到達了!
相傳,這里曾經(jīng)有一座云臺觀,總占地面積約四百余畝,主體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西岳殿、無量殿、三官殿、六師殿、北斗宮、文昌閣、希夷亭等。
在云臺觀墻外,有一口八角井,被稱為“云門池”。在云門池的西側(cè),原本有一塊奇石,被稱為“云門石”??上?,此石被毀,只剩下一口古井和一株柏樹。
西晉太康九年(288),弘農(nóng)郡太守魏君實率領(lǐng)眾人,在西岳廟至華山朝元洞的道路兩側(cè),種植數(shù)千株柏樹,全長大約7200米。如今,曾經(jīng)的道路已經(jīng)消失,兩側(cè)的數(shù)千株柏樹,只剩下這么一株了!
云門池
晉柏
近年,為了貫徹國家保護文物的方針政策,大力地開發(fā)華陰市的文化旅游資源,華陰市人民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在這里修建了圍欄,并且移來一塊巨石,放置在原本的位置。在這塊巨石的表面上,可以看到市長親自題寫的“云門石”三個大字,恢復(fù)了這里消失已久的“一柏一石一面井”景象。
同時,在東側(cè)修建起一座石亭,里面有一塊豎立于2010年10月18日的華陰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旁邊還有一塊豎立于2018年10月的“白底紅字”新碑。
云門石
石亭子
清康熙二十年(1681),顧炎武、王宏撰在云臺觀修建朱子祠。乾隆十六年(1751),華陰知縣姚遠(yuǎn)在此開辟云臺書院,云臺觀的文化氛圍越來越濃郁。
民國時期,在這里設(shè)云臺中學(xué)。解放以后,改為華山中學(xué),為華陰縣第一所高級中學(xué)。1985年,云臺觀僅存的一座三清殿,被移至玉泉院下的文教招待所。昔日云臺觀的面貌,如今早已不復(fù)存在,只剩下曾經(jīng)觀門外的“一柏一石一面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