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冬厄》

2022-07-29 23:45 作者:腦洞新手玩家  | 我要投稿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

?

?

?

“我今天一定要搞清楚你這個怪癖:你為什么從不上島?”副導問向肖融,“一整年了,我都記不清我們來了多少次這個島了,可你從不上岸;就在船上的一間小艙里待著也不出去,我還問過社長,他說他也不知道?!?/p>

?

“我是不是讓你想到了那部叫《海上鋼琴師》的電影?”

?

“如果船出問題了,你是不是也打算像電影的主人公那樣隨它沉下去?”

?

“那我會換條船,或是直接返回,但總之不會上島的。”

?

“這很自然地讓人想到,島上有什么東西讓你害怕?”

?

“不是島上,是北邊。”

?

“北邊?北邊有什么?”

?

“北極。”

?

兩人站在阿克雷里去往格里姆賽島的船頭,看著面前即將到達的島邊,肖融想到了第一次帶人來格里姆賽島見到群棲的雷鳥時,滿天的雪白浸染著整個島,和他剛踏上冰島土地時的心一樣純凈,這種北極生靈擁有著一身白羽,與地球的銀裝一般,等人一靠近,他們就能迅速消失在蒼茫中。

?

此時,夕陽已沉到了海平線下,整個北大西洋被襯托出一種墨色,只剩下著中間的幾抹紅。偶爾從水面中跳躥出一兩只海魚,這讓他想起在阿拉斯加與當地人冬捕時凍面上鏟出的湖洞,因為洞口處的含氧量較高,時不時就有魚從湖面躍出。那次是他第一次遇見因紐特人,也就是自己這些北極探險家口中的愛斯基摩人,當地人告訴他,因紐特人不喜歡這個稱呼,因為這是與他們有矛盾的印第安人送給他們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

“害怕那里?”副導說著一只手隔過小島指向北邊,“因為怕冷?那你應該去一個遠離北極的地方,不應該來冰島?!?/p>

?

“害怕但又向往?!毙と谡f著兩眼一直向北望著。

?

“我的家鄉(xiāng)在中國河南的一處群山里,其實那里大部分是平原地帶,但我卻偏偏出生在群山懷抱中。我小時候和一群伙伴玩耍時偶然發(fā)現了那里的一個山洞,從外望去里面漆黑一片。我們向里喊去,傳回來的是轟轟的回聲,我們比著向里面扔石子,但卻從里面?zhèn)鞒鲆粌陕暪猪懢桶盐覀儑樑芰?,從那以后我們就很頻繁的去往那個山洞入口,但每一次我們都是站在洞外不敢前進?!?/p>

?

“后來過了一個月,我們這些急毛孩子終于耐不住了,決定一起進洞一探究竟,我們拿好裝備,嗯~說是裝備,無非就是幾個手電筒和幾個不知從哪撿來的破鐵棍子。那天我記得好像還下了一些小雨,導致山洞那里更顯得幾分陰森。我們站在洞口,直到這時剛剛做好的心理準備又被消減了幾分,隊伍中最小的那個打起了退堂鼓,但很快這個問題被最大的那個孩子解決了?!?/p>

?

肖融說到這里副導才有了回應,饒有興趣的問道:“哦?怎么解決的?”

?

“無非就是孩子之間的一些承諾和恐嚇,比如下次玩游戲不帶你?!毙と谂ゎ^笑著說道。

?

“哦,這樣啊?!憋@然,副導對這個結果有些許的失望,肖融也注意到了。

?

“我們進去以后走了幾分鐘就到頭了,一路上也并沒有發(fā)現什么,偶爾在地上見到一些紙張、飯盒、垃圾什么的。至于洞里傳出的怪響應該是石頭砸到了地上的一些垃圾引起的?!?/p>

?

“就這樣嗎?”副導顯然對這個結果疑惑到,他不太理解肖融為什么講這些:“這個山洞究竟是什么?”

?

“結果就是這樣,直到后來我大了不少才從村里的老人那里知道了些。這個山洞可能是一個未完工的戰(zhàn)備倉庫,因為冷戰(zhàn)時期國家預想要打核戰(zhàn)爭,所以為了軍隊的資源保證,國家在很多山中修建了大量山洞倉庫、兵營,其中在太行山脈最為突出,冷戰(zhàn)結束后,這里的好多倉庫就被廢棄了,聽了以后我也感覺這山洞沒什么特殊的了,但我想說的并不是這些。那次探險活動結束后,其他孩子對此都非常失望,因為并沒有他們所期待的什么發(fā)生,但我那天在回去的路上一直重溫著發(fā)現這個山洞后的重重感受,不知不覺中我才發(fā)現自己對這種探險的過程已經著了迷,這也是后來我成為了一個探險家的起始原因?!?/p>

?

“你原來是一個探險家!”副導對肖融的真實身份感到驚訝,過了幾秒才說道:“其實我不太理解探險家熱愛探險的行為?!?/p>

?

“人就是這樣,對待未知,總是充滿恐懼。但在未知的后面加上一個挑戰(zhàn),卻是探險家的最愛。當然,他們也不是貿然的興致勃發(fā),探險家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把握?!毙と谡f著轉頭盯向副導的眼睛:“你知道徒手攀巖大師亞歷克斯·霍諾爾德嗎,他在無任何保護措施的基礎上挑戰(zhàn)3000英尺的酋長巖并且成功了,大家一邊感嘆生命的偉大之時也在感嘆他的運氣真好,但亞歷克斯的成功絕不是靠的運氣??梢赃@么說,他為了這場四小時的攀巖準備了二十年?!?/p>

?

“探險家的大忌就是心里存有僥幸心理?!?/p>

?

肖融說到這里,發(fā)現副導并沒有專注于他們的談話,或許自己扯得有點遠了,他在仰頭看天,那里黑夜一片,但漸漸有一絲綠光出現,“那兒,”副導用手指著北方天頂的一處說,“那兒有極光要出現了?!?/p>

?

肖融想到地球上的極光反應其實就是一種由太陽風暴撞擊到地球的大氣層上而引起的光學效應,這股帶電粒子流激發(fā)空氣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以紅、綠和藍色釋放出宇宙能量,形成了這種神秘而又撲朔迷離的極光。“可最近好像沒有太陽風的消息?!?/p>

?

“你確定不是我們遺漏了?!?/p>

?

副導繼續(xù)感嘆道:“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極光……哦,你接著說。”

?

“進了大學以后并沒有我感興趣的社團,我想過創(chuàng)立一個探險社團,但被拒絕了,畢竟探險還是一項危險活動,整個大學時間也就跟著其他社團一起爬了幾次山。嗯~后來畢業(yè)以后,我成立了一個探險隊,去過不少危險地帶,我們最后一次行動是徒步前往北極心?!?/p>

?

副導打量著肖融:“我猜對了,果然是你!我一直覺得你面熟,改名了?”

?

“是的,我曾叫肖清和?!?/p>

?

“幾年前你可引起不小的關注啊,媒體上說的那些都是真的?”

?

“基本上是吧,反正那兩個隊員確實是因我而死的?!?/p>

?

副導從口袋里掏出來一包煙,自己拿了一根又伸手遞給了肖融一根:“我覺得,相比于學會爭取,更難的是學會放棄?!?/p>

?

“可我當時要是放棄了,以后也很難有機會。你知道探險是一件很花錢的事,我們當時只是一只小型探險隊,好不容易爭取到贊助……當時跟隨我們的向導和協同已經罷工,而且告訴我們北極心不久就會有北極風到達,說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但我們看了預報時間,此時離北極風到達還有三天時間,如果按照我們已經走完路程中的最好記錄一天行進四十公里,我們完全可以到達北極心后還有不少的時間準備撤退?!?/p>

?

“那一年北極風確實提前了不少,可是按照國際探險條例中所說,你們這個情況就是應該撤退,畢竟預報時間可不一定準確。”

?

“是的,我犯了一個探險條例中最大最低級的錯誤,誕生了僥幸心理。但當時的我們已經無法回頭了,一旦北極風趕在我們前面,那我們只能等到第二年了,可我們已經等不起了。這次一旦錯過就永遠錯過了。”

?

“極光更亮了?!备睂в痔ь^看了看。

?

“是啊,天黑了嘛?!?/p>

?

“好像不是因為天黑……說下去?!?/p>

?

“后面的事你應該都知道,我們沒有帶向導和協同就出發(fā)了,而且更壞的是新一輪的預報中北極風的時間確實提前了,但還在接受范圍內。那段記憶……”肖融抽了口煙繼續(xù)說道:“后來我們又行進了一天,當晚建了一處撤退第二營地,但在第三輪預報中北極風的時間再一次提前,這次我們幾人認真考慮了決定三人留守撤退第二營地,三人繼續(xù)前往,并且在第二天天剛亮時我們就出發(fā)前進了,一路上我們都全速前進,到達北極心的時候,離北極風預報時間還差七八個小時,我們很快拍攝了幾張照片就匆忙進行撤退了。第一次成功到達北極心的喜悅感還沒有體會,我們就急忙上路了?!?/p>

?

“但還是意外發(fā)生了,對嗎?”

?

“是的,北極風實際到達的時間要比最后一輪預報還要提前,我們當時離撤退營地還有五公里的距離,但風暴已經到來了。我清楚的記得,當時眼前只剩下一片白,我們一行人瞇著眼前進,連自己伸出的手都看不清,天空中雪霧緊密在一起,密的像一堵黑墻鋪面倒來,我們三個人互相緊緊抓住對方,但是那個風啊,就像剪刀一樣鋒利很輕易就剪開了我們三人的聯系,三人當中只剩下我還帶著指向針,如果我不找到他們,他們根本找不到撤退營地的方位。我在風暴中找了他們一個小時,但一點消息都沒,我知道我只能去撤退營地等他們了,之后我靠著指向針引導摸索了兩個小時后達到了撤退二號營地,在那里有他們三個留下的信,說他們已經先撤退了,在營地留下了食物和一些必需品。我在營地等了一夜他們都沒有回來,中間我試圖出去尋找他們,但一腳踏出去,連腳在哪里都看不清,我知道已經沒有希望了。等到第二天下午的救援趕到時,營地自始至終都只有我一個人,他們兩個已經被埋在厚厚的雪地中了。”

?

“這是三個人死還是兩個人死的問題。”

?

“是,從緊急避險的準則來說我也沒錯,但就此背上了這輩子的一個十字架……你說得對,極光還在變亮?!?/p>

?

“別管它……那你現在的這種……狀況,與這次經歷有關嗎?”

?

“還用說嗎?你也知道當時媒體上鋪天蓋地的譴責和鄙夷,說我不負責任,說我是個自私怕死的小人,不顧同伴的死活……后來贊助商撤約,探險隊解散,這都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隨即我的家人和朋友也因為我受到了傷害,我知道這都是因為我的存在,過了一個星期后,我決定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后來探險隊內的另外一個成員攔住了我,在我即將從樓上跳下去之前,他在后面對我說道:你這么做是不是太輕饒自己了?你這是在逃避更重的懲罰。我問他有那種懲罰嗎?他說當然有,你找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在那個陌生的地方安穩(wěn)的待一輩子,再也不要去探險,這不就行了?于是我沒有跳下去,這當然引來了下方人更多的恥笑。但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樣做或許對我自己真的是更重的懲罰。后來我輾轉了幾個國家最后終于在這里找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成為了一名閑情雅致的向導,來到這個較為安逸的國家——冰島。”

?

副導盯著肖融看了好半天,不知該說什么好,他明白肖融不上島是不想再踏入到北極圈內一步,他對那里的感情是復雜的,副導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在現在頭頂上的天空中就有一個轉移話題的目標:“再看看那片極光?!?/p>

?

“天啊,它好像在顯出形狀來!”肖融抬頭看后驚叫道,那片極光已經不是一條條的絲帶狀了,而是一個小小的圓形,那圓形在很快擴大,轉眼間成了天空中一個醒目的發(fā)著藍綠光的圓環(huán)。

?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把他們的目光從空中拉回了甲板,一位從新加坡來冰島旅游的乘客急匆匆跑來:“天啊,網上說的是真的!”說著從船艙里跑出來更多的人一邊跑一邊朝著四周的天空尋找。

?

“什么是真的?”副導也急忙問道,肖融在旁邊沉默著等待著答案。

?

“收到消息,有一艘外星飛船正在向地球飛來,我們所處的冰島位置看得最清楚,看,就是那個!”剛剛那位新加坡旅客朝著北邊的極光處指去:“現在網上都在報道這件事情,那個東西早被觀測到了,現在才證實它是什么,它不回答任何詢問,但從運行軌道看它肯定是有巨大動力的,正在高速向地球撲過來!”

?

肖融順著指向找到了極光中模糊的一處圓形,現在看,那個太空中的球體已遠不止月亮大小了,它的內部現在可以裝下十個月亮,占據了天空相當大的一部分?,F在肖融明白了,為什么最近并沒有太陽風的消息卻有著這么強烈的極光現象出現了,原因是這艘飛船向地球高速飛行中,周圍所連帶的帶電粒子一起擊穿了地球的大氣層。

?

副導迅速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查看,大約半分鐘過后抬起頭對肖融說到:“……他們說它停了下來,在北極圈的上空,按照經緯度算的話正好在我們的正北方,也就是格里姆塞島的北海岸?!?/p>

?

肖融緊緊盯著那處球體,在他眼里,太空中這艘似乎透明的球體正逐漸清晰。那艘飛船潔白的外表內泛著藍幽色的光,緊緊吸引著肖融,那處深邃正在逐漸將他陷入,就像地球海洋在遠古時期丟失的那部分正在逐漸回歸,他們是契合的!

?

“為什么突然這么冷?”肖融緊閉的雙眼立馬睜開,眉頭微微一皺,精神上的恍惚忽然被這股寒冷拉扯了回來。

?

“看啊!海!海怎么啦!”一位旅客手指著前方的海面驚呼道,其他人都被這聲音吸引過來。

?

前面的海面在迅速結冰,并且正在向四周蔓延開來,像是在潔白宣紙上點上一滴水墨之后淡開的景象。肖融知道,海水結冰并不容易,海水中因為有鹽分的存在,熔點要比一般淡水的熔點低,且隨著鹽分的增高還會繼續(xù)變低,況且海冰的形成過程也不是一般的結冰過程。

?

一般情況下寒流天氣會使海面氣溫下降,大風繼而攪拌海水,海水表層散熱,海水冷卻,海水溫度下降。當表層海水的溫度接近海水密度最大值時的溫度,上層海水比重就會變大,然后發(fā)生下沉,下層海水比重相對變小,就會上升到表層。表層與下層海水就會發(fā)生對流混合。結果,降溫過程把表層的冷卻水帶到下層,又把下層形成冰晶時放出的結晶熱帶到海面,海水再次冷卻,直到整個海水下沉上升水層的密度均勻穩(wěn)定才停止。這時海水溫度下降到冰點并且繼續(xù)散熱時,海水就開始結冰。

?

肖融思考的時間中,副導已經從艙內拿出了一個望遠鏡查看著前方結冰的景象:“照這個速度,很快就會侵蝕到我們這邊了,這會形成海冰災害的啊?!?/p>

?

此時除了肖融和副導外的其他人都被前方這絢麗的景色給深深吸引到了,由于海面的結冰反射現象遇見了天上少見的強烈極光現象,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處絢爛多彩的冰晶畫卷,從此處望去,天地像是兩面鏡子在互相映射著彼此的光彩,伴隨著前方格里姆塞島上雷鳥的陣陣叫聲,人們都深深的陷入于此。

?

在這地球上有史以來最恐怖也是最壯美的奇觀面前,所有人都像被咒語定住了?!斑@是命運啊……”肖融夢囈般地說。

?

“你說什么?!”副導大聲問,目光仍被固定在前方的極光上。

?

“我說這是命運。”

?

是的,是命運,為了逃避世界,他來到了世界的盡頭——冰島,但在這里,出現了一處更為吸引他的世界,現在,他要去追尋自己心中被隱蔽已久的世界。

?

“告訴船長趕緊掉頭,我們還是快逃命吧。”副導對著旁邊的一位船員說。

?

“逃命?有危險嗎?”肖融不解地問。

?

“這艘飛船巨大的質量產生的引力足以在大氣層上扯出一個洞,地球上的空氣都在通過那個洞向外太空逃逸,現在已經這個洞的下方已經開始出現急速降溫現象了,很快前方的海冰邊緣就會蔓延到我們這里,用不了多久我們這艘船就會被困在這。而且飛船的已經在前方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低氣壓區(qū),大氣旋正在形成,這會是一場巨大的低溫風暴!”

?

“并且用不了多久,地球的大氣會跑光的?!备睂У穆曇裘黠@弱了下來。

?

“這需要多長時間?”肖融問。

?

“專家們說,只需一個星期左右,全球的大氣壓就會降到致命的低限……他們還說,當氣壓降到一定程度時,海洋會沸騰起來,天啊,那是什么樣子啊……現在各國的大城市都陷入混亂,人們一片瘋狂,都涌進醫(yī)院和工廠搶劫氧氣……呵,還說,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的航天發(fā)射基地都有瘋狂的人群涌入,他們想搶作為火箭發(fā)射燃料的液氧……唉,一切都完了!”旁邊的一位旅客解釋道,再也沒有剛剛看到極光現象的激動心情了。

?

“一個星期?就是說我們連回家的時間都不夠了?!备睂дf,他這時反倒顯得鎮(zhèn)靜了,摸出打火機來又點了一根煙。

?

“是啊,回家的時間都不夠了……”旁邊的旅客茫然地說。

?

“要這樣,我們還不如分頭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毙と谡f,他突然興奮起來,感到熱血沸騰。

?

“你想做什么?”副導問。

?

“我要往北面去?!?/p>

?

“你瘋啦!那邊多危險你知道嗎!”

?

“我想試試?!?/p>

?

“讓他去吧?!迸赃叺穆每驼f,“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還不能照自己的愿望生活,那什么時候能行呢?”

?

“唉,那你開一艘救生艇去吧,”副導對肖融說,“記住多帶些食品和水?!?/p>

?

“謝謝!”

?

“其實你挺幸運的。”副導吸了口煙說。

?

“我也這么想?!毙と谡f。

?

副導點點頭:“去吧。”

?

“那……我們怎么辦呢?”旅客問。

?

“全速沖出正在形成的風暴,多活一天算一天吧?!?/p>

?

肖融站在救生艇上,目送著船遠去,他原準備就這樣度過一生的,但現在他要去追尋真正的自己了,救生船后面放著的是他曾經在北極探險留下的一套裝備,當他從船艙里拿出來的時候副導震驚壞了,肖融只是告訴他自己為的就是這一天,他知道自己總會有一天要回歸本性的。船走遠了,轉頭看向北方,冰的蔓延線又南擴充了不少。

?

還好海面的活躍程度還不是很高,但肖融已經感覺到風在緩緩變強,空氣開始在這里的低氣壓區(qū)聚集了。救生艇上有一面小帆,肖融升起了它,風雖然不大,但方向正對著海山,小艇平穩(wěn)地向山腳駛去。隨著風力的加強,帆漸漸鼓滿,小艇的速度很快增加,艇首像一把利刃劃開海水,

?

救生艇向著北一直行進,肖融看見前方的環(huán)境可視度越來越低,空中的雪花風越來越盛,隨著離那片光柱越來越近,船的行進越來越困難,船下不時傳來兩聲異響,肖融向下望去,船的周圍開始出現一塊塊的浮冰,看來離冰面不遠了,只是不知道形成穩(wěn)定冰面需要多長時間。

?

隨著離前面的冰面越來越近,救生艇的行進也越來越困難,剛剛船首的小塊浮冰還可以被船頭劃開,但現在前面的浮冰一塊比一塊大,有一些甚至有半個籃球場那么大了,小船只能在這些冰塊的間隙中慢慢拱進。雖然現在的冰面已經完全可以支撐肖融的體重,但肖融依舊不敢爬上冰面,現在的這些海冰還都不太穩(wěn)定,他要在船上再等待一段時間,反正小船已經不能再繼續(xù)前進了。躺在小船上,盡管周圍風嘯聲依舊,肖融卻感到一種很久都未有過的放松感,寒冷伴隨著風雪一起侵蝕著肖融,但此時的自己真想讓時間停留在這一瞬,這是他與這處獨特美景單獨共處的美妙時刻。

?

不知不覺中,肖融等待的有些瞌睡了,但察覺到小船已經沒有剛剛在水面時的搖晃感的肖融迅速起身,他知道自己現在已經完全身處在海冰面上了。腳下的小船像是一只擱淺在沙灘的鯨魚直立在冰面上,被冰面固定的死死的,肖融伸出一只腳試探性的在冰面上踩了踩,確定穩(wěn)固后,肖融雙腳踏上了冰面,拿上探險包,順帶將救生艇的游泳圈帶了下來撤了里面的氣后裝入到了包里。往前面望去,狂風卷著雪花飛飛揚揚的在天空中揮舞,像是一道婀娜美人在激舞的絢麗景色。

?

肖融打開背包,檢查了一下確定要帶的冰川探險裝備都已經帶齊,蹲下摸了摸冰面的表面,肖融對冰層的硬度有了一個預估狀態(tài),現在的冰面已經跨過了初生冰、尼羅冰和餅冰的階段達到了初期冰的硬度,估計現在冰的厚度已經達到20厘有余。隨即肖融從背包中掏出了冰爪穿在了腳上,這種冰爪只有確定下方是穩(wěn)態(tài)冰的情況下使用,不然會導致冰面裂開的。

?

套上防水的沖鋒衣、沖鋒褲,再裹上防風頭巾,做好這一切的肖融拿著冰鎬開始向北徒步行進。肖融微微半低著身子,這樣可以盡量減小環(huán)境帶給他的風阻,他想起了副導的話,如果位置估算的不錯,這里離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還有著15公里的距離,自己離格里姆塞島還有著12公里的距離。在這個環(huán)境下按照理想的速度行進,自己還需要四個小時左右才能上島。

?

一邊想著一邊行進的肖融慢慢地感到一絲異樣的感覺,他感覺到了坡度!沒錯,就是坡度,前方的冰面居然是一個斜坡,接著反應過來的肖融大罵了自己一句白癡。抬頭看向天空中的那個飛船,肖融明白,是因為它,這里才發(fā)生了這些變化,雖然不知道這艘飛船的質量,但總歸它還是產生了引力,它自身的引力與海水受到地球上的重力進行了抵消,海水隨即發(fā)生了位置上移,這與潮汐反應是一樣的,潮汐的漲退也是因為月亮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的。不過幸好這水面上升的速度較慢,還未升高多少就已經變成了固態(tài)海冰,不然這里真的要形成一座海上冰山了。

?

冰面的坡度雖然給自己的行進帶來了困難,但所幸坡度較小,自己還帶著冰爪,對自己來說,增加的難度并未多大。不對!既然飛船的質量能給海水帶來引力,那自己不也能感到這股引力嗎,正想著,肖融試著輕輕在平面上跳起,感受到自己跳起的高度有少許的增加,想到這些有趣的現象現在只有他在體會,肖融的心里莫名產生了一種喜悅感,他知道,現在這里的世界是屬于他的。

?

肖融繼續(xù)向前行進著,一步又一步的躍進,天空中的雪花飛舞的越來越激烈,甚至中間有陣陣雪花在空中橫向穿渡,像是海邊的浪花一股又一股。不遠了,肖融心里想著,自己能明顯感覺到自己正在逐漸靠近風暴眼,到了那里,一切都會停下來的。

?

前方模糊的場景中逐漸顯現出了一座島,那里就是格里姆塞島了。肖融松了一口氣,還好水平面的上漲不高,要是這座島嶼淹沒了,島上的候鳥將無處可去,天上又有這么大的風暴,至少現在這座島嶼能保護他們的安全。

?

島上沒有多少樹木,還因為島的北面是個崖式海岸,要比南岸高上不少,所以此刻從南岸上了島后的肖融能感覺到風力小了許多,島上此刻除了自己周圍呼嘯的風聲就聽不到其他聲音,顯得異常寂靜,在過去即使是晚上,也能聽到雷鳥那種“kuh, kuh, kwa-kwa-kwa”的叫聲,但今天連雷鳥也安靜了下來,像是在躲避這場風暴。

?

格里姆塞島,東西寬約一公里,南北長約三公里,但現在,肖融從島南岸走到了島北岸卻只走了兩公里,這座島有一小部分都淹沒在水面下了。肖融回想著老社長給他說過的,島上除了一座民宿以外便沒有其他人居住了,還好那處民宿不在島邊,現在他們在那里還是安全的,肖融仍一路向著北行進,島的北岸要比南岸高上不少,這也導致被淹沒的那一公里土地都在南岸,自己現在所站的北岸,離水面的差值反而小了不少。

?

肖融站在格里姆塞島的北海岸,肖融知道自己離風暴眼已經很近了,周圍的風力已經比剛剛減小了不少,目標就在前方,一腳踩在冰面上繼續(xù)前進,因為這些臨近海岸的固定冰更加穩(wěn)固,這讓肖融在冰面上的行進也更加放心,隨即便加快了自己在冰面上的移動速度,彎著腰繼續(xù)向前挺進。

?

前面就是風暴眼了,肖融的心里泛起了激動的心情,就像自己曾在大學時代參與的一萬米長跑中,最后的兩公里早已疲憊不堪,整個人就像一灘爛泥一樣,強迫自己機械般的一次又一次邁出一條腿,腦海里只是有一個念頭:不要停,再邁一步。就這樣一步又一步的跑到了最后兩百米時,心中那股復雜激動的情緒瞬間涌了上來,不知是為了早點解脫自己現在的雙腿還是期待著完成這項成就后的驕傲心情,現在自己的心情與當時如出一轍,看著這最后的一段路程,肖融向前沖了進去。

?

冰島所處位置在地球的北半球,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原因,來自各個方向的厲風在這里匯聚一起向著逆時針旋轉。這讓現在處于風暴眼中的肖融感到十分平靜,旋風的中心應該是這狂躁的世界中唯一平靜的地方。這平靜以另一種宏大的轟鳴聲為背景,那就是旋風的呼嘯聲。肖融抬頭望去,發(fā)現自己處于一口巨井中,巨井的井壁是由被氣旋卷起的水霧構成的,這濃密的水霧在海山周圍緩緩旋轉著,一直延伸到高空。巨井的井口就是外星飛船,它像太空中的一盞大燈,將藍色的光芒投到“井”內。肖融發(fā)現那個巨球周圍有一片奇怪的云,那云呈絲狀,像一張松散的絲網,它們看上去很亮,像自己會發(fā)光似的。肖融猜測,那可能是泄漏到太空中的大氣所產生的冰晶云,它們看上去圍繞在外星飛船周圍,實際與之相距有30000多公里。要真是這樣,地球大氣層的泄漏已經開始了,這口由大旋風構成的巨井,就是那個致命的漏洞。

?

不管怎么想,肖融想,我成功了。

?

周圍的光線突然發(fā)生了變化,暗了下來,閃爍著,肖融抬頭望去,看到外星飛船發(fā)出的藍光消失了。他這時才明白那藍光的意義:那只是一個顯示屏空屏時的亮光,巨球表面就是一個顯示屏?,F在,巨球表面出現了一幅圖像,圖像是從空中俯拍的,是浮在海面上的一個人在抬頭仰望,那人就是肖融自己。半分鐘左右,圖像消失了,肖融明白它的含義,外星人只是表示他們看到了自己。這時,肖融感到自己是站在了世界的中心。

?

屏幕上出現了兩排單詞,各國文字的都有,肖融認出了英文的“ENGLISH”、中文的“漢語”和因紐特人的的“因紐特語”,其他的,也顯然是用地球上各種文字所標明的相應語種。有一個深色框在各個單詞間快速移動,肖融覺得這景象很熟悉。他的猜測很快得到了證實,他發(fā)現深色框的移動竟然是受自己的目光控制的!他將目光固定到“漢語”上,深色框就停在那里,他眨了一下眼,沒有任何反應;應該雙擊,他想著,連眨了兩下眼,深色框閃了一下,巨球上的語言選擇菜單消失了,出現了一行很大的中文:

?

你好!

?

“你好??!”肖融向天空大喊,“你能聽到我嗎?!”

?

能聽到,你用不著那么大聲,我們連地球上一只蚊子的聲音都能聽到。我們從你們行星外泄的電波中學會了這些語言,想同你隨便聊聊。

?

“你們從哪里來?”

?

巨球的表面出現了一幅靜止的圖像,由密密麻麻的黑點構成,復雜的細線把這些黑點連接起來,構成一張令人目眩的大網,這分明是一幅星圖。果然,其中的一個黑點發(fā)出了銀光,越來越亮。肖融什么也沒看懂,但他相信這幅圖像肯定已被記錄下來,地球上的天文學家們應該能看懂的。巨球上又出現了文字,星圖并沒有消失,而是成為文字的背景,或說桌面。

?

這里居然能有活體生命。

?

“嗯?”肖融對上面?zhèn)鱽淼倪@句話感到疑惑。

?

我們是想來觀測一下貴星的極地數據,在降落之前,我們并不清除你們星球自轉地軸與黃道面的夾角數據,于是選擇降落在垂直黃道面的地表區(qū)域,也就是這里。這里雖不是極地,但環(huán)境也如此寒冷,這樣的低溫環(huán)境有活體生命是個奇跡。

?

“這里的低溫環(huán)境一部分原因是由你們引起的,你們生活的地方是一個很炎熱的環(huán)境嗎?”

?

不,我們的世界十分簡單,在那里只有冬,大家永遠都身處于一片冰天雪地之中。我們文明的起源是從一塊大石碑開始的,石碑上文字的開頭記載著:

我們是被“詛咒”的石墨烯生物, 我們誕生在一處我們最不應該存在的地界上,凜冬將至,我們終歸于始。

——記于有知紀元元年

?

那塊大石碑上刻滿密密麻麻的字體,上面記述了我們文明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已經追溯不到源頭了,只記錄了當我們察覺到時就已經身處一個循環(huán)中了,我們作為石墨烯生物,有著一種最為獨特的特性,在低溫環(huán)境下,我們身體構造的活性結會自動脫開,這會導致自身存儲的數據會被清除,用你們地球的話說,好像就是失憶,但與失憶不同的時我們遺忘的數據會更多,包括這個世界的基本原理。這個低溫是有一個閾值的,我們稱這個溫度值為有知閾值。

?

“石墨烯生物?”肖融沒有了解過這些,他并不知道石墨烯生物有什么特性或是和人類的一些不同點。

?

就基礎元素來說,我們的基本構成元素是相同的,同屬碳基生物,只是小的分類上我們并不一樣。用你們地球語言來形容,我們應該是一種軟體型機器人。

?

“機器人?那你們是靠什么生存?充電嗎?”

?

我們自身本就是一個大型石墨烯電池,且我們可以吞食有機物進行生物發(fā)電來維持我們自身生存所需的能源。

?

“那我大概明白你們?yōu)槭裁床荒茉趪篮猩媪??!毙と谒伎剂艘幌拢暗鹊?,那這么說你們只要有足夠的的電源,你們就是永生不死的嗎?”

?

并不是,我們雖然在補給層面上的吸收效率一般不會發(fā)生變化,但我們的機體本身是會衰老的,就像你們地球上的充電用具一樣,并不是只要有電就能一直用下去,他們都是有一個大概的充電次數上限的。在我們的星球,我們的冬天是我們所無法承受的,在我們的世界,冬被稱為“大寂滅?!蔽覀冊陔娏砍渥愕那闆r下經歷大寂滅只會數據清除,也就是機體內部刷新導致的數據丟失,這并不影響我們的機體壽命,但如果經歷了長久的饋電將使機體供應不足內部循環(huán)不通導致機體損壞,一旦機體循環(huán)徹底打破,這樣的停滯方式我們稱為稱為真正的死亡。

?

從石碑上面我們得知,在有知紀元之前被上周期的人稱為無知紀元,因為在那個時候,每一周期的一切知識理論都無法傳至下周期,導致我們的文明永遠的停滯在這里,每一年的凜冬到來,所有的文化知識的結晶都會消失,自身的數據也會被刷新清除,第二年文明又將從0開始,雖然這之中有會發(fā)展較快的情況,但再快也無法突破時間對我們的限制,一年時間在無任何知識載體的基礎上也最多發(fā)展到數字時代。

?

我們曾推測,沒有任何記載方式可以度過冬厄期,因為當時的冬厄文明存在一個悖論:如果真的存在某種方式可以將數據保存到第二周期,那現在的我們是可以找到一些前人留下的痕跡。但事實證明什么都沒有,所以大家都確認沒有任何一種數據記載方式可以支撐到第二周期。

?

但直到有知紀元元年這個悖論被打破了,事實證明在無知紀元的某一個周期中,曾有人意識到是否可以將知識理論記載下來保存到第二周期。在這一年中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情,有個體發(fā)現了一座石碑,這座石碑看模樣已經經歷了不少歲月,上面記載著:這是第689種記載方式,如果被后人所發(fā)現,那說明這種記載方式就可以度過冬厄期。我們曾試想雖然我們自身的所有個體數據會被刷新,但如果可以借助上周期留下的知識理論,那我們文明的發(fā)展將不再受制于時間的限制,我們嘗試去做數據保存的實驗,實驗的執(zhí)行需要經歷冬厄期,只有經歷冬厄期的考驗我們才能知道這種記錄方式是否成功,但同時到了第二年我們自身數據被刷新,我們根本無法記起上周期的實驗記憶,所以驗證實驗方法的成功就交給后人了,這一周期我們已經看不到實驗的結果了。

?

確定了石碑并不是來自于這一周期后,整個文明陷入到一種激動的心情,大家終于找到了能夠經歷冬厄期的一種高級記錄方式——石碑刻。也是在那一年冬厄文明建立了第一塊大石碑,并稱那一年為有知紀元元年,開啟了這個文明的一個新紀元。

?

“沒想到我們人類發(fā)展幾千年發(fā)明的計算機在你們世界那里是最早出現的,而我們最原始的記載方式卻成為了你們口中的高級科技。”

?

在我們進入了有知元年以后,每一周期的我們都會將每一代新發(fā)現的知識理論都歸結在大石碑上,當然這過不了幾代,石碑就已經被刻滿了,我們就建立了石碑刻園,在那里記載著我們文明所有的文化、知識、理論……雖然這種方式能夠讓石碑上的內容度過冬厄期,但我們也想讓自身的數據記載永遠保存下去,我們嘗試去尋找這種方式,后來我們逐漸有了大致的世界觀和宇宙觀,知道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在一個巨大的球形物體上,并且圍繞著一個與你們的恒星質量半徑都差不多的恒星運轉,而且我們的黃道面與自轉地軸是完全垂直的,這導致我們的生活的地方并未出現過極晝極夜的現象,但那里的白天卻仍陰暗無比……通過這一系列的理論,我們在有知紀元306年,我們認定了在我們星球的赤道上面,可能存在著沒有冬厄期的適人生存地帶,而且我們向往著晝夜分明的生活。

?

在遷徙到赤道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探知那里的情況,畢竟赤道那里適不適合我們生存也不一定,有可能那里的溫度并不能達到有知閾值,后來的十幾年中我們計算著如何如何去往那里,逐漸建立探險隊,隨時準備在速度達到要求的第一時間就出發(fā)前往,我們計算出了我們一年的時間總值和極地到赤道的距離,與你們地球相比,我們的一年時間是你們的十六年,至于距離則是64000公里左右。我們按照最簡單最理想的情況去算,一天進發(fā)時間八個小時,一年中我們有大約5800天左右,我們需要在冬厄期之前達到并再返回到極地這里,我們只需要研發(fā)出每小時行進1.38公里左右的工具就可以開始南行赤道計劃了,這是我們計算出的南行第一速度要求。

?

“這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每天走著就能達到?!毙と诼柫寺柤纾X得這個速度實在太慢了。

?

我們與你們地球生物不同,石墨烯生物是很笨重的,自身的移動速度非常緩慢,而且在去往赤道的這條路上,我們要帶上充足的能源,所以我們在剛出發(fā)時前進速度是最慢的,因為帶著的東西是最多的,反而我們后期所帶的物品減少了不少后,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

?

在我們的計劃中,如果赤道溫度依舊也沒有到達有知閾值,還要保證探險隊能安全回歸,那前行速度就要達到南行第一速度的兩倍也就是每小時2.76公里,我們稱這個為南行第二速度要求。

?

但在速度要求只達到第一速度值時,就出現了勇士愿意前往了,這是一條未知過程未知結果的路,如果赤道地區(qū)的冬季溫度達不到有知閾值,這批勇士就回不來了。第一批勇士出發(fā)了,那一年整個文明等到了冬厄期,他們也未曾回來,到了第二周期臨近冬厄期時還是未見到他們的身影,按照他們出發(fā)所承載的工具速度計算,他們行進至赤道再回到極地的時間是一個半周期,此時他們還未回歸就導致有部分人相信,赤道地區(qū)的溫度并未達到有知閾值。

?

有人提出不同見解,我們的計算方式是最為理想的一種方式,也有可能是極地到達赤道地區(qū)中間的路程并不理想,可能減緩了探險隊們速度,導致他們并不能按照計劃中在第二周期的秋季前回到這里。

?

但我們又等了第三周期,第四周期,這時已經沒有人相信他們是因為速度不夠未曾回來,第一批探險隊未曾回來只能表示兩個結果:一是赤道區(qū)的溫度達不到有知閾值,二是在極地去往赤道的路上有著我們未曾知道的艱險,第一批勇士或許死在了路上。

?

一時間引發(fā)了部分人的恐慌,但緊接著文明的權利中心對待赤道探險計劃進行了大力扶持,一批又一批的探險隊出發(fā)了,但最后都無一回來。隨著這樣的情況發(fā)生,越來越多的人并不愿意去往那個危險的地方,文明的恐慌也越來越嚴重,政府想要趕緊得到一個結果,在這上面的福利對待力度越來越大,導致了探險隊伍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他們完全就是為了舍命換福利,給自己的后人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隨即這一行為被叫停。

?

在第357年,世界科技院發(fā)明出了新的信息傳機,即使極地與赤道區(qū)隔著64000公里,也能將信息及時傳回。這表明了,我們對速度要求將下降至一半。于是文明政府決定最后一次進行探險活動,這一次探險隊與世界政府合作,準備的十分充分。

?

那一年357年,冬厄文明有史以來最大的探險隊出發(fā)了,這個隊伍的隊長名叫皮里,是少有的幾個能刻在第一石碑上的名字。

?

“這次你們成功到達赤道了對嗎?”

?

是的,這支探險隊是唯一一支傳回消息的隊伍,但很可惜,這支隊伍沒有一個人回來。

?

“那你們最后集體移民到赤道了嗎?”

?

并沒有,雖然傳回了消息,但這個消息卻是……皮里臨終前發(fā)出了臨終最后一個訊息:赤道的冬季溫度也達不到我們可以正?;顒拥拈撝担@時我們才認識到這顆星球太冷了,這個星球本身就不適合我們,但我們卻偏偏在這里誕生了,本來想到的是如果赤道的溫度可以達到我們能夠正常生活的閾值,我們就可以像候鳥一樣遷徙生活,到了秋天我們就可以轉至赤道生活到了第二年春天再回去也可以,或者更理想一些,赤道地區(qū)的溫度一年四季都適宜我們生存,但現在這點希望也破滅了。

?

我們曾經統(tǒng)計過這些探險隊,一共1869支隊伍,最后沒有一人活下來,他們用盡一生,燃燒一切為后人在文明的進程中狠狠地推進了……只是推進了一小步。數百年來,一只又一只這樣的隊伍從星球的北極出發(fā)。他們不僅渴望的是自己的生,他們更渴望的是文明的生!冬厄帶給我們的大寂滅誕生的絕望是你們體會不到的。

?

肖融終于從上面的聲音中聽出了一絲情緒的起伏:“那你們就這樣放棄了?”

?

不,我們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我們決定離開這顆星球!我們打算飛躍出去,去找一個真正適合我們的家園,如今你看到的我們已經在宇宙游蕩了數千年了,地球是我們路過的第1647顆有生命的地星,也是我們認知內第1646個可以克服寒冬的文明。冬的美麗,是我們體會不到的,我們只能躲開它。

?

“你們讓我想起了地球上的一種生物——蟬,他們和你們一樣,從未見過冬,但他們的一生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活著……像是某種生命的執(zhí)著?!?/p>

?

皮里帶給我們這個消息后,我們整個文明進入壓縮式發(fā)展,我們計劃造出一艘可以容納星球上所有人的方舟,我們將乘坐方舟離開這里,而冬厄文明即將迎來新生的這一天被我們稱為天啟日,天啟方舟將帶領我們這個文明去往宇宙尋找下一個家園。

?

我們的文明進入全面?zhèn)鋺?zhàn)狀態(tài),我們每一周期都在重復一個過程,春季蘇醒,學習石碑刻的內容,一邊學習一邊進行發(fā)展,等到冬厄期快結束時我們會對這一年的獲得進行總結,然后補充到石碑刻上,這個過程我們一直重復了幾百年,每一年我們從頭開始,極限發(fā)展的壓力下,我們將方法論運用到了極致,我們不斷的將前人的知識總結后試著簡化,但同時我們不光發(fā)展數學物理上的內容,同時進行著各大領域的知識研究,因為我們要用其他領域的知識為物理去服務,當然數學是為物理服務的第一位置。我們學習心理學,學習哲學,學習……

?

“為什么不單一去研究物理,這么緊張的時間下還要去發(fā)展其他領域?!?/p>

?

個體不是機器人,他們有著各自的情感影響,當你一直處于發(fā)展的過程中會疲憊,心理學可以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安撫效果,每一學科發(fā)展都像一條曲線,他們都有著各自的作用,我們中一部分人的工作就是去尋找這些曲線中最為平衡的那個點,各個領域投入的人力精力都要平衡好,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試著效率最大化,但最終的目的不會變,都是為了讓這個文明發(fā)展更快。

?

“這好像我們地球上的通關游戲一樣,追求更極致更快的時間,每次嘗試都會發(fā)現更多的技巧,簡單來說就是這場游戲需要運營?!?/p>

?

哦?找到了,你們星球上早就出現過這種概念,用你們的話就是充分的使用方法論。

?

“方法論?”

?

方法論就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理論體系或者系統(tǒng),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方法論會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tǒng)總結并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每個世界的方法論都是不同的,他與你們世界的構成是緊密關系,怎樣的世界觀就會產生怎樣的方法論。

?

根據目前可查到的資料顯示,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方法論文學源自于一位叫做孔子的先生,他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注重知的后天來源。他主張“博學”、“多聞”、“多見”。但反對滿足于獲得眾多雜亂無章的知識,要求用“一以貫之”的原則把所有的知識貫穿起來。

?

方法論可以使你們的效率盡可能的最大化,但好像你們的文明對此并不在意,其實天才是可以造就的。

?

“天才如果可以被造就又怎么會稱為天才呢?!?/p>

?

天才的出現是因為出生后就在某些領域有著一些超越常人的感知力,但科技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你就能知道這些天賦是可以通過幾種能力組合出來的,先對天賦進行分析進行能力分割,再通過方法論就可以去實現人造天賦。

?

極限中尋求發(fā)展,在我們文明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用方法論將每個人都變成了人工天才,但天才分著兩種,一種是天生對某領域有著過人的感知,第二種是通過方法論去學習和創(chuàng)造這類領域所需要的天賦。藝術型的天才是最不容易完成的,他們的天賦分析更為復雜,越偏向理科的天才越容易兩者模糊不清,兩者的差別就在于天賦是天生就有還是后天通過方法論創(chuàng)造出來的。

?

“好吧,這些理論我聽不太懂,那你們花了多長時間造出了方舟呢?”

?

500多年,換算成地球上的時間是8000多年,雖然時間不長,但這個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我們同心協力一起研究天啟方舟之前我們的文明出現過一段混亂期,我們稱為分割時代,這個時代的文明知識不再共享,各為己需。而這一切的問題來源是因為教會的出現。

?

教會出現的起源是皮里傳回赤道的信息時,也就是那個時候,神學在我們這里誕生了,他們大肆宣揚末日論,認為我們根本跳不出這個循環(huán),逃脫不了這種命運。一開始世界政府當成玩笑略過了并沒有在意,但沒想到他們暗中一直在發(fā)展著。

?

自從出現教會組織后,他們妄圖控制大眾的思想,漸漸的誕生了更多勢力,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石碑刻園,各大勢力之間的戰(zhàn)爭絡繹不絕,我們的文明一邊抵御著各方勢力的侵蝕,一邊發(fā)展著科技,當我們的理論突破時,神學的思想綱領被我們打破了。

?

“這有點像地球上的生產資料私有化,之前的社會狀態(tài)完全是一種公有制社會?!毙と诘皖^思考著,喃喃自語道。

?

第一個出現的教會是啟思會。出現啟思會后,他們的人將石碑刻園中的石碑刻帶走了不少,世界政府利用剩下的石碑刻上的內容進行推理演化總結后,花了幾十年才將這些被帶走的石碑刻補齊。

?

而啟思會后自己發(fā)展越來越龐大,其內部人數眾多。他們一邊發(fā)展著自己的石碑刻園,一邊偷偷的復刻著世界政府的石碑刻。其實在第一次石碑刻園遭到偷偷的復刻后,他們就將石碑刻園慢慢隱藏起來,在其后幾十年內出現的其他幾個教會后,大家的石碑刻園都只有自己知道,不再出現公眾位置上了。

?

各大教會的第一要點在于如何在第二周期到來后,經歷了冬厄期的數據刷新以后,還能保持自己教會信徒的人數,避免人員流失是各大勢力的頭要任務。畢竟第二年蘇醒時大家的內心信仰都是空的。

?

后來有人設計了出生點這一行為,在教會出現之前,所有個體的冬厄期沉睡都是就地沉睡的,不需要尋找什么特殊的場地,沒人在乎沉睡地點的位置,但那時,大家開始自己尋找自己的沉睡地點,越是教會的高層人物,選擇的沉睡地點就越是隱蔽,他們怕被第二年早先蘇醒的敵人找到自己,高層人物沉睡時會在自己身邊放一塊屬于自己的石碑刻,教會控制這些人,讓他們再去控制下一周期的自己,而在石碑刻上面寫著的就是他們上一周期自己的教會和信仰,在他們在他們剛蘇醒時就將他們捆綁在這一教會中。后來大家都找到了各自控制教徒的方法,保證著他們經歷數據刷新后仍舊是自己的人。

?

為了擁有更好的控制手段,在幾大教會與世界政府幾百年的混戰(zhàn)中,各大勢力研究的學科重心都在發(fā)生偏移,他們發(fā)現,領先的科技發(fā)展并不是鎖住教會信徒的工具,思想引導才是。后來連世界政府的研究重心也不在前沿物理上了,他們也想借助思想工具來消滅幾大教會。

?

幾百年中,物理的前沿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緩慢,而心理學、哲學、宗教學、邏輯學……這些學科的發(fā)展卻越來越迅速,各個勢力之間并沒有因為各自發(fā)展的思想學而消滅了誰,反而后來大家都陷入了一種陷阱之中,大家都明白,不發(fā)展思想學不僅無法完成統(tǒng)一,在當時大家都在全力研究思想學的環(huán)境下,不發(fā)展思想學教會的生存都無法保證,大家變了,在分割時代的第327年,啟思會決定了全力發(fā)展思想學,不再去研究前沿物理,啟思會的計劃是想先完成統(tǒng)一再去制造方舟。

?

每個勢力的究極目的都想完成方舟的制造,一開始各大教會的行為都是為了擁有更多的石碑刻為此競爭,但現在環(huán)境局勢變得異常怪異,所有的勢力都在研究思想學,為了就是完成大統(tǒng)一,大家都想制造出方舟逃離這個星球,但方舟的制造者還必須是自己,每個勢力都想做領頭人,到了那個時候大家都研究思想學但大家的進度大致是相同的,誰也無法消滅誰。

?

三百多年內,冬厄文明思想高度的發(fā)展不斷突破,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處在一個全哲學時代,但哲學依舊救不了我們,各大勢力依舊僵持著。

?

“那分割時代是怎么結束的?”

?

分割時代的結束是在他們發(fā)現了一個嚴重問題后才結束的,在有知紀元1645年,人們觀測到,星球上的冬厄期正在逐漸加長,每一年都在以指數型函數倍增著,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星系的恒星被一艘我們未被觀測的星際飛船當成了航行跳板吸收了大部分能量,我們的恒星正在迅速衰竭,一旦我們的一周期都陷入到了冬厄之中,我們文明將完全沒有了生存的希望。其后的時間中,各大勢力完成了知識共享,將各自的石碑刻園統(tǒng)一了起來。

?

再加上當時我們觀測到每一年的冬厄溫度降低的更多,且冬厄期正在逐漸加強,我們知道我們必須飛出這顆星球,不然再過幾千年,這顆星球將陷入無休止的大寂滅中,那時我們的文明將徹底毀滅,后來各方勢力決定同心協力,簽下了停戰(zhàn)協議,成立了新世界聯盟,并且各大勢力之間同步了石碑刻園,這個時候我們的知識儲備已經相當于地球大約電氣時代的科技水平了。

?

之后我們又進入了分割時代之前的發(fā)展狀態(tài),但這次卻有所不同,我們發(fā)現這個文明的哲學思想高度早已超越了相匹配的物理科技水平,我們根本不需要再去研究思想學了,整個文明都在全力發(fā)展前沿物理,這個過程我們進行了到了有知紀元1875年,也就是我們離開那里的最后一年,我們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造出來天啟方舟。

?

我們的天啟方舟本身并不是一個整體,在制造它時,我們就想過聯盟中的各大勢力就要脫離世界政府,所以我們將方舟分成了十二個自主獨立的小型方舟,既可以加大方舟的制造效率又可以在天啟日到來時不會因為勢力之間的紛爭再起麻煩,哪個勢力想脫離就乘坐一艘小型方舟離開即可。

?

十二個小型自主獨立方舟任意幾個都可以組合成一艘大方舟,當然,只有十二個小型方舟都在一起的時候它才會發(fā)揮出它的全部功能,我們本來預估天啟日到來后會有一半以上的勢力都會選擇自主巡航,然后離開這個文明。

?

天啟日到來那天,新世界聯盟在這個星球上的最后一個會議中,當每個勢力都選擇好了自己的方舟后進行自主巡航投票時,各大勢力都選擇了與文明同往,沒有一個勢力選擇離開聯盟,在這幾十年大家全力發(fā)展前沿物理的時間內,各教會的思想控制逐漸減弱,加上現在的思想學空前繁盛,大家都覺得現在的狀態(tài)更好,新世界聯盟也就繼續(xù)延續(xù)下去了,大家決定一起乘坐方舟飛出逃離這個星球。

?

那一年我們用了一整個秋季,才讓所有的人都成功登上了方舟,有知紀元1875年4310天——天啟方舟起飛,冬厄文明從此脫離大寂滅,不再進行數據刷新,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發(fā)現,十二艘小型方舟組合成的天啟方舟是一個球狀的星際飛船,整體像極了他們的星球的縮小版。

?

那一年我們離開星球之前乘坐方舟去往了赤道區(qū)域,試圖根據皮里留下的一些信息去尋找他的遺體,他是冬厄文明前往赤道探險的英雄中的代表,我們想帶走他,那年我們在赤道上空尋找了一整個冬厄期也沒有任何發(fā)現,我們想到或許是惡雪覆蓋了下面大地的原因,我們決定等到第二年喜春期。

?

第二年隨著惡雪逐漸褪去,我們終于看到了,赤道區(qū)到處有著他們探往赤道的前人遺址,他們下去尋找了一整個喜春期,找到了很多過去先人留下的東西,但最后我們并沒有找到皮里,甚至皮里探險隊的其他所有隊員都沒有找到,但我們卻找到了皮里最后待過的營地,在那里有一處石碑刻,是當年皮里探險隊自己一路帶著的那塊,上面記載的是皮里一路走來發(fā)生的各種事,現在的他不知去向,但大概也已經陷入到了永遠的沉睡之中了。

?

那天新世界聯盟安葬了所有探險勇士,他們是這個文明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一抹痕跡。

?

我們用了千百年的努力才脫離了冬,這千百年來像皮里這樣的人不勝其數,在這個文明發(fā)展史的長河中,雖然他們大多數都未留下他們的事跡與名字。但在這幅長達千年的畫卷中,在他們生命燃燒的那一瞬間,這個世界屬于他們,這個文明屬于他們。在冬厄文明中,雖然沒有人能一直前進,但卻一直有人在前進。

?

回到方舟后,我們整理了皮里記載的石碑刻內容,在最后一處皮里寫著:哈科也走了,隊伍中除了我這個隊長以外的最后一個隊員也走了,哈科讓我?guī)纤?,并不是想讓我?guī)е黄鹑ネ嗟?,更不是為了一起回到家鄉(xiāng),我們已經回不去了。本來我還在糾結要不要寫出南行過程中這一慘痛現象,這些事情一旦被世人知道,剩存的隊員將永遠受到倫理的審判,但現在我們已經都回不去了,就將這些事情記錄下來吧,反正死去的人也將不在乎這些了。

?

……

?

隊伍在達到北緯14°的時候我們的食物就已經全部沒有了,后來我們餓了三天有人扛不住死去了,那個隊員說他走后讓我們把他吃了,我們的南行計劃不能失敗,整個文明的重任在我們身上,哪怕隊伍只有一個人達到赤道那我們也成功了,我們第一次嘗到了同伴的味道,進食的整個過程悲痛、惡心、難受……這一路上不斷有人走了,但他們都沒有留下尸體,我知道我們這些人背負著文明的重任,我們?yōu)榱宋拿鞯奈磥矸艞壸约旱膫惱?,我知道在未來的一天這些事情被后人所知,我們會背上倫理的十字架,但在文明最后的余暉中,人性的倫理已然不存在,只剩下我們這顆懷有最初意志的心。失去倫理是一個文明很可怕的事,一旦文明面對存亡威脅,倫理隨之就會崩塌,那種人間慘劇發(fā)生在這里就好了,我不想它發(fā)生在冬厄文明中,為于此我愿意背負罪惡。

?

石碑刻1307年4452天 惡冬 我到達了赤道,這里正值冬季,地表溫度……溫度……偉大的冬厄文明,我們的任務結束了,你們卻要開始新的征程了,再見了。

?

……

?

“真的不容易,你們花了我們時間標準的幾萬年才脫離了冬?!彼芟氲?,在那個距離自己無數光年的星球上,皮里在赤道的漫天飛雪中,僵硬的雙手掏出通訊器給冬世界傳回了最后一個訊息:這里依舊是冬厄。然后就永遠的倒在了那片冰天雪地中了。

?

你們是一個幸運的文明。

?

這時,逃逸到太空中的大氣形成的冰晶云面積擴大了很多,天空一片晶亮,外星飛船的光芒在冰晶云中散射出一圈絢麗的彩虹。下面,大氣旋形成的巨井仍在轟隆隆地旋轉著,像是一臺超級機器在一點點碾碎著這個星球。而周圍的環(huán)境卻更加平靜,肖融隱隱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冰面如鏡,肖融從冰面中看到了自己……肖融強迫自己,使思想回到了現實。

?

“你們到這里來干什么?”他問。

?

我們只是路過,你們的星球環(huán)境并不適合我們,但看到這里居然有生命存在,就想找人聊聊,現在我們要繼續(xù)去尋找下一個家園了。

?

“你們真的很偉大?!?/p>

?

好了,聊得很愉快,但我們還要趕路,三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認識你很高興。

?

由于冰晶云的遮攔,最后這行字已經很模糊。接著,太空中的巨型屏幕漸漸暗下來,巨球本身也在變小,很快縮成一點,重新變成星海中一顆不起眼的星星,這變化比它出現時要快許多。這顆星星在夜空中疾駛而去,轉眼消失在西方天際。

?

海天之間黑了下來,冰晶云和風暴巨井都看不見了,天空中只有一片黑暗的混沌,漫天風雪也如樹上落下的櫻花一般變得飄無目的四處散開。肖融聽到周圍風暴的轟鳴聲在迅速減小,很快變成了低聲的嗚咽,再往后完成消失了,只能聽到候鳥的聲音。

?

天空中的冰晶云已經散去很多,燦爛的星空再次出現了。因為飛船飛走時周圍所連帶的的帶電粒子再一次擊穿了地球的大氣層,只不過這一次是由內向外。這時的極光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比飛船來時的更加耀眼絢麗,肖融能感覺到自己腳下的冰層已經開始有松動的趨勢了,周圍的溫度也在逐漸恢復。

?

肖融躺在冰層上仰望著星空和頭頂上絢爛的極光,想象著那個遙遠的世界,真的太遠了,連光都會走得疲憊,那又是很早以前,冬世界的皮里在臨終時躺在冰層上,也像他現在這樣望著星空。穿越廣漠的時空荒漠,他們的靈魂相通了。

?

肖融一陣惡心吐出了些什么,憑嘴里的味道他知道是血,飛船的離開使周圍環(huán)境的大氣壓迅速升高,這很危險。在突然增加的重力下,他虛弱得動彈不得,只能躺在冰層上等待著救援。眼前的世界越來越模糊,他很困,但猛然的一瞬間,肖融狠狠地抓住自己。

?

在踏上北極點的時候,肖融感覺此生足矣,那時他可以從容地去死。但現在,他突然變成了世界上最怕死的人。他曾到達過世界的盡頭,這次又跋涉到了冬的極點,下次會去往什么樣的終極呢?這無論如何得活下去才能知道。幾年前在北極風暴中的感覺又回來了,那種即將一腳踏入死亡世界的感覺,如果現在真有什么可背叛的東西來拯救自己的生命,他會背叛的。

?

肖融想起了那年從北極剛回國被采訪時的場景,現場的記者問他為什么要去挑戰(zhàn)北極心,即便付出這么大的代價。他當時用了曾數次挑戰(zhàn)珠峰的登山者喬治·馬洛里話去回應:Because it's there。


(這篇文章是去年剛提筆時當做練筆仿寫出來的,當時就處于一種滿腦子腦洞但什么都寫不出來的狀態(tài),后來想了一個笨點子,拿著咱大劉老師的作品《山》硬把自己的腦洞套了進去,最后寫了一篇這么拙劣的文章,其中有不少段落還是大劉老師作品中的原文,我從中也學到了許多,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喜歡科幻的人,科幻的三要素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正是我最個人最喜愛的三部分,我覺得它與我是如此的契合,雖然我離觸摸到它還很遙遠,但希望我能一直堅持的走下去,寫出更好的作品。)


《冬厄》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平果县| 罗山县| 绍兴市| 苏尼特右旗| 临武县| 明水县| 大名县| 永仁县| 自治县| 东宁县| 沐川县| 洛阳市| 肃宁县| 景洪市| 平舆县| 巫山县| 合山市| 塘沽区| 岐山县| 漯河市| 定南县| 湛江市| 犍为县| 亳州市| 三门县| 大同市| 监利县| 藁城市| 临湘市| 安丘市| 武平县| 阜城县| 长垣县| 浙江省| 襄垣县| 方城县| 时尚| 喀喇沁旗| 抚州市| 仁怀市| 周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