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哲學小辭典·外國哲學史部分》2.3.26 康德

2023-04-30 09:23 作者:晦無  | 我要投稿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26、康德(公元1724—1804年)


? 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創(chuàng)始人,二元論和不可知論者。出身于普魯士哥尼斯堡城的手工業(yè)者家庭,曾任大學講師、教授、校長。

? 康德哲學思想的發(fā)展,大體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他著重研究自然科學,具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傾向。恩格斯認為,他提出的宇宙發(fā)展論、星云說和潮汐說,是給形而上學“這個僵化的自然觀上打開第一個缺口”。[1]后期建立了他的先驗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的二元論、不可知論和唯心主義社會政治觀等。

? 康德哲學的基本特征是,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動搖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并企圖調(diào)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他把統(tǒng)一的客觀世界分為“現(xiàn)象”和“自在之物”兩個不同的世界,認為人們只能認識“現(xiàn)象”,不能認識“自在之物”。在康德看來,“現(xiàn)象”和“自在之物”之間有一條不可越過的鴻溝。列寧指出:“當康德承認在我們之外有某種東西、某種自在之物同我們表象相符合的時候,他是唯物主義者;當康德宣稱這個自在之物是不可認識的、超驗的、彼岸的時候,他是唯心主義者。”[2]

? 康德主張在開始認識之前,首先要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以確定認識的方式和限度。他認為知識由“質(zhì)料”[3]和“形式”[4]兩者構成。他把認識區(qū)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種形態(tài)。按照他的規(guī)定,感性的先天形式是時間和空間,感性和必然性、普遍性無關,只能提供直觀材料;知性的先天形式是先驗范疇,只有它才具有必然性和嚴格的普遍性,可以把規(guī)律加給被認識的對象;理性是以無限、無條件[5]為對象的,但它無力認識它的對象,否則就會陷入二律背反。他所謂的二律背反,就是理性一旦試圖認識自在之物,勢必要陷入兩種完全相反的困境。如世界是有限的或無限的;一切是可分的或不可分的;世界有自由或沒有自由;世界有最初原因或沒有最初原因。在康德看來,這種矛盾是理性固有的,是無法解決的。這種貶低理性的形而上學觀點,不僅說明康德的思想混亂,而且顯然是為不可知論和宗教信仰作論證的。他脫離社會實踐和認識過程來考察人的認識問題,把客觀物質(zhì)存在形式的時間和空間,當作先驗的直觀形式,把反映客觀物質(zhì)一定方面的范疇看做是先天的、僵死的框框,分割現(xiàn)象和本質(zhì)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否認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否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發(fā)展的辯證過程,因而陷入極端荒謬的二元論和不可知論的泥坑。

? 康德宣揚資產(chǎn)階級的人性論。他提出一種先驗的、普遍的、不變的“善良意志”的道德原則,企圖把一切行動統(tǒng)率于他的所謂“絕對命令”和“應當”中去,否認階級社會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的階級性。他認為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人的意志是不能完全按照道德原則辦事的,因而不能實現(xiàn)“最高的善”,即“道德與幸福的結合”?!吧屏家庵尽敝荒艿奖税妒澜绮拍軐崿F(xiàn)。因此,他要人們?nèi)萑态F(xiàn)狀和社會的不合理現(xiàn)象。他一方面表現(xiàn)了德國資產(chǎn)階級向往革命,主張改善現(xiàn)狀,承認社會進步,反對貴族世襲,實行資產(chǎn)階級的共和制,幻想“永久和平”;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了軟弱、妥協(xié),不敢采取革命行動,認為可以存在貴族等級制度,反對群眾斗爭,主張自上而下改革,竭力維護私有制。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康德只談‘善良意志’,哪怕這個善良意志毫無效果他也心安理得,他把這個善良意志的實現(xiàn)以及它與個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都推到彼岸世界?!?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6]

? 十八世紀德國的哲學革命是從康德開始的,他在批判十七世紀形而上學上起過重大作用,因而在認識論的發(fā)展上有著很大影響。但是,康德哲學的根本目的,是要調(diào)和科學與宗教、知識與信仰的對立,這正是德國新興資產(chǎn)階級軟弱、動搖的政治態(tài)度在哲學上的反映。康德哲學的嚴重錯誤和缺點,為現(xiàn)代資產(chǎn)階級的一些反動流派和工人運動中的機會主義者所利用,成為反對馬克思主義、反對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反動工具。因此,批判康德的唯心主義先驗論,對于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至今仍有著重要的意義。

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


注: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450頁。

[2] 《列寧選集》第二卷200頁。

[3] 經(jīng)驗。

[4] 先天的思維形式。

[5] 上帝、靈魂、自由意志。

[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11-212頁。

《哲學小辭典·外國哲學史部分》2.3.26 康德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曲阜市| 桐城市| 南陵县| 都兰县| 和政县| 淳化县| 宁南县| 花垣县| 得荣县| 武陟县| 大悟县| 靖边县| 翁源县| 六枝特区| 防城港市| 景洪市| 公安县| 桑植县| 宜州市| 全州县| 横山县| 行唐县| 达州市| 四平市| 梁河县| 长兴县| 墨竹工卡县| 永川市| 大石桥市| 嫩江县| 石阡县| 金湖县| 汶川县| 绥棱县| 德惠市| 河源市| 沛县| 武胜县| 安乡县| 聊城市|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