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藝術(shù)名家——呂景輝






呂景輝先生的全景山水使用的藝術(shù)語言,不是大筆頭的寫意方式,也不是裝飾意匠稍多的青綠方式,而是高度重視用筆的水墨方式。他以強調(diào)豐富空間層次的飽滿構(gòu)圖、密集的線皴、筆筆見濃淡的細染,開發(fā)了山水畫表現(xiàn)崇高之感和天人之思的另一種類型。




呂景輝先生取景寬而廣,布局繁而放,丘壑雄而厚,用筆勁而逸,運墨秀而蒼,畫風樸而純,望之浩然中不失蒼莽,沉郁中時露昂藏,繁密中見天地寬廣,虛靈中見氣象壯闊。其中也不乏對西法光影明暗的借鑒,也十分重視引進西方的構(gòu)成意識,且與傳統(tǒng)章法中的“勢”及“開合起伏”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在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中,先生拓展了山水畫的表現(xiàn)領(lǐng)域,強化了山水畫的精神內(nèi)涵,為現(xiàn)代中國山水畫之謳歌永恒的大美別開了新的生面。




呂景輝先生的山水作品從內(nèi)涵上來論,有氣韻生動的妙意。氣韻生發(fā),源于對水墨的精湛渲染,可以層層積墨,作蒼潤魅力。也可以水墨互破,寫氤氳意象。再賦以青綠襯托,便是色不礙墨,墨不礙色的流麗悅目,把山水表現(xiàn)得如一天清淑氣,萬里碧榆風。站在這種纖塵不染的山水面前仰觀,自有東崖復沓蔽輕霧,西峰崢嶸噴流泉的感嘆!風行雨霽,云上山巔,百尺懸瀑,松拔峰矗,石徑牧歸,他的山水作品有豐富的當代生活氣韻,也有鮮明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哲學高度,是當代文人的新建樹!



呂景輝先生也常常放開手筆,著意于大寫意山水的嘗試,一改溫文爾雅的從容而代之以放筆直取的意筆縱橫。他以豪放淋漓的筆墨、蒼茫郁結(jié)的明暗,宏敞響亮的氣局,渴求著物我神遇跡化的開悟之境。筆墨隨機、放松,富于行草般的書寫性,粗筆大墨而不雜亂,橫涂豎抹而有節(jié)律,心手相應,不滯不礙,是發(fā)自心靈的暢達。在筆法上,他受惠最大的是“石濤”,“我之為我,自有我在”,以奔放勝。


呂景輝先生用筆勁健、堅實,筆筆中鋒,行中有留,勾勒如曲鐵盤絲,如高山墜石,用墨則化繁為簡,多以干皴、渴點、略染輔助用筆,時或點染一種純凈的色彩。他似乎無意靠墨的遞增遞減再現(xiàn)空間的由近及遠,而是強化用線,以筆勝于墨的線條組織和穿插結(jié)構(gòu),幻化出山情水境的無限生機,幅幅有古意,幅幅有新機,為他那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賦予了詩情畫意的完美形式,讓人悅目,更讓人賞心。
大自然賦予了山水深邃和神奇,而人類,從古至今都未停止對山水的思考和領(lǐng)悟。呂景輝先生鐘愛山水,用手中的筆墨,繪出那一抹山,那一抹水,和那一抹情懷。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呂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