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母親去世幾個月,小女兒還不知道,哥哥說你不照顧就不關你事

你養(yǎng)我小,我養(yǎng)你老。
按理說,父母養(yǎng)自己大,等父母年老時,自己是要贍養(yǎng)父母的。
如果自己無法照料,也不一定要親力親力,可以花點小錢請個年輕的保姆或護工,省事又省力。
但如今就有這樣的一件事,4個70多歲的兒女,分別輪流照顧97歲的高齡老太太。
生前,老太太最疼小女兒,可是沒想到,臨死前,直到過去幾個月,小女兒一點也不知道老太太去世的消息,連墓在哪里也不知道。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女兒叫楊曉蓉,兩歲小兒麻痹。好不容易長大和人結了婚,結果在37歲時就離婚了。
老母親看小女兒帶著孩子,又是殘疾人,于是接她接回家,還把家里的生意交給楊曉蓉打理。
幾兄弟也無話可說,畢竟是妹妹,加上有妹妹和母親一起住,也能順便照顧母親。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97歲的母親意外摔傷了。之前一直和母親住的楊曉蓉卻以自己腿腳不方便照顧,讓兩個哥哥來。
老二夫妻在新疆,也沒法照料。只能老大和老三來,只是,兩兄弟之后卻把楊曉蓉趕了出去。幾個月后母親去世后也沒告訴她。
直到楊曉蓉無地可去,只能搬進兒子剛裝修完,味道還沒消失的新房子。
楊曉蓉不想麻煩兒子,想找到哥哥,要回自己的房子賣了。
房子早被老大住了,自己的東西也被老大丟了,客廳中間還擺著父母的遺像。
老大看到楊曉蓉過來,話還沒說兩句,直接起身過去往楊曉蓉身上打。
楊曉蓉黯然神傷,她說哥哥打她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問老大為何要對妹妹這么生氣?
老大說,當初說好四兄妹一人照顧一個月,但因為母親一直跟楊曉蓉住一塊,老大老三每個月給1500,由楊曉蓉照顧著。
而且當初房子是在他的名下,因為老太太偏心楊曉蓉,不知道她耍了什么陰謀,說動老太太讓他把房子過戶到了楊曉蓉名下。
本來這也無可厚非,只要楊曉蓉好好照顧母親。
誰知道,老太太摔傷后,她就以腿腳不方便為由,拒絕輪崗。
明明住在樓上,半個月也沒下來探望過。
兩人就把楊曉蓉趕了出去,因為他們一直以為,楊曉蓉小兒麻痹,所以都是家里幫襯著。她離婚后,回到娘家,又帶著兒子,哪還有錢買房,這明擺著就是家里的錢,這些是有兄弟的份的。
再說老大從15歲就幫家里做榨油餅的生意,兩兄弟都沒分到家里的一分房產,現(xiàn)在這房子他們不愿意給楊曉蓉。

楊曉蓉很生氣,她說她也把30年的時間花在了經營生意和照顧母親上,自己不是白吃白喝白拿錢,是有付出的。
她還說自己是真的腿腳不方便,沒法照顧得來。所以才叫兩個哥哥。而且輪到老二時,因為老二不在家,她也幫忙照顧的了。
當初買這套房子時,她出了一萬塊,用了老大的福利名額,所以錢是自己的,但房子掛在了老大名下。
后來才把房子重新轉回到楊曉蓉名下。
楊曉蓉說當時白紙黑字都說好了,這房子就是她的。
現(xiàn)在她不過是不想麻煩兒子,想自己單獨養(yǎng)老,所以才想要回房子賣出去,不然,自己一個月2000塊也不夠用。
兩個哥哥不同意,還說房子給楊曉蓉住可以,但不能賣,也沒能給她兒子住。
兩人還找了老二,問老二站哪邊。
老二說楊曉蓉確實是幫過自己照顧老太太,自己給錢她也的確沒要。但當時是自己身體不方便,沒法彎腰下來。所以才叫楊曉蓉過來,但實際上楊曉蓉在照顧期間,經常外出。
而房子的事扯不清,不管幫誰都會被對方說偏心,所以他決定兩不偏幫。
當時母親去世,他因為疫情的原因沒法趕回來,家里兩個兄弟也沒打電話給他,更沒有在墓上寫他的名字。老二說這些都無所謂,只要生前對老太太好就行,死后這些虛名不重要。
不過,他只請求,要是楊曉蓉問到了母親的墓地,可以來告訴他一聲,他想送母親一程。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楊曉蓉腿腳不方便,加上老太太已經97的高齡,不管怎么說,楊曉蓉年齡也70多了,想要照顧好老太太確實是有點難。
幾兄弟有自己的房子,自己年齡也這么大了。
按理說就算要照顧母親,也可以請個年輕的保姆過來,而不是非得要自己親力親為。
明明自己身體也不好,一個不小心摔倒,只會雪上加霜。
明明出點錢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鬧得如此不可開交,有點因小失大了。
當然,楊曉蓉也做得不對,自己腿腳不方便,但可以做飯吧,喂飯吧?老太太不過是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但該吃的要吃,該喝的要喝,哪怕是陪著聊天說話也好。
而且兩兄弟也只是說不希望楊曉蓉把房子賣了,她可以住兒子家,也可以住在這老房子里,只要不賣出去,什么都好說。
至于養(yǎng)老,其實楊蓉有2000塊,還有兒子的贍養(yǎng)責任和義務 ,她可以不用覺得不想麻煩兒子。
人老了,自己不想麻煩孩子是一回事,但孩子有沒有盡到責任又是另一回事。如果不盡到責任,那么在兒子眼里,可能會覺得原來父母也不用自己贍養(yǎng)。
孫子有樣學樣,那害的只能是自己的兒子。
老大老三也做得有點過,怎么說老二是特殊情況,不管如何,也應該告知一聲。作為心疼女兒的母親,也一定希望自己臨死前能見到女兒。
自己生氣是一回事,可是正如老二所言,生前對老太太好,才是真的好。
死后那些虛榮,也只是讓活著的人起到一個慰藉而已。
對此,你是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