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四位中傳后勤老師工齡加起來120多年啦


在中傳的校園里,有這樣一群人
在我們熟睡未醒的凌晨,他們開始忙碌的工作
當我們悄然入夢后,他們才停下手中的工作
他們默默耕耘,辛勤付出
在學校后勤的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
用他們的專注、熱情與敬業(yè)
保障著我們的生活
守護和溫暖著這個校園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后勤工作者

“作為一個老廣院人,
我舍不得脫下這一身白工作服”

張毅
1987年到北京廣播學院(中傳前身,下同)工作,現(xiàn)任中國傳媒大學飲食服務(wù)中心副主任
初到學校時,張師傅才十八九歲。從學徒開始做起,燒火洗碗,后廚的臟活累活雜活他都干了個遍,即使是下班后的深夜,仍堅持在廚房剔肉切菜,直至現(xiàn)在,也常常看書研究菜譜,發(fā)掘更多特色菜。他先和廚師長研究好各種配料的比例,再手把手教廚師,力求做出最好風味的菜品。
七點半到十一點半是張師傅上午的工作時間,這么多年他仍堅持早上六點左右到崗,中午一點下班?!斑@不算加班,既然要干一件事就要干好”,張師傅跟記者說,“讓食堂菜品種類花樣更多,服務(wù)更好,衛(wèi)生更干凈,這是我們食堂工作人員該做的?!?/p>

在同一崗位上工作三十年是一份堅守,更是一種責任。提及自己堅持下來的原因,張師傅說就是一種情懷?!白鳛橐粋€老廣院人,我舍不得脫下這一身白工作服,我記著廣院的情。”

“30年的堅守,早把幼兒園當成自己的家”

陳紅
1986年到北京廣播學院幼兒園工作,現(xiàn)任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幼兒園園長
1986年,陳紅來到北京廣播學院幼兒園,開始了自己的幼教生涯,三十多年來一直耕耘在幼兒園。她見證了幼兒園的變化:由當初幾間簡陋的平房到如今設(shè)備齊全的教學樓層,從無級無類的幼兒園到如今北京市一級一類幼兒園,陳園長付出了很多心血。
每天天色初亮,陳園長就踏著晨輝來到校園;夕陽西下,園長又要堅持檢查完教學區(qū)域后最后一個離開;遇到驗收的關(guān)鍵時期,更是要加班到深夜。中傳附幼有兩個校區(qū),為保證兩個校區(qū)的教學秩序、教學質(zhì)量,作為園長的陳紅經(jīng)常要兩地奔勞。同時,她還利用業(yè)余時間,主動進修,為探索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筑牢根基。

陳園長說,幼兒園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更多的是為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做鋪墊。三十多年的時光里,經(jīng)過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思索,陳園長和同事們自主研發(fā)出《幼兒語言表達新概念》的園本教材,開創(chuàng)了聽說演階梯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陳園長說是孩子和家長的愛給了她前進的動力,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那是她最幸福的時刻。

“17年,每一秒都不敢走遠?!?/strong>

顧洪生
1985年到北京廣播學院工作,現(xiàn)任中藍學生公寓主管,被大家親切地稱作中藍公寓的“大家長”
顧老師一直保持著多年的工作習慣——每天“早來晚退”一個小時,與樓媽們一起檢查寢室,排查安全隱患?!拔?strong>永遠都在公寓10分鐘可抵達的地點內(nèi),不敢走遠,得保證同學們的安全!”
從進入中藍公寓工作的第一刻起,顧老師的手機24小時處于開機狀態(tài),20年從未出過遠門,他說害怕學生們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不在!半夜一兩點回到值班崗位也是家常便飯,自己時刻做好工作的準備。
2012年的夏日是一個忙碌的暑假 。那年時間緊任務(wù)重,他帶著同事們沒日沒夜地工作。當時A區(qū)、E區(qū)共計1500多個床位,要在20天的時間內(nèi)完成重新裝修和裝床、桌椅。為了監(jiān)督進度,顧老師10天沒回家 ,與裝修人員一起工作、吃飯,困了就隨便找一個空地睡一會兒,醒了就在樓層中穿梭,仔細排查是否有安全隱患。
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為了縮短工期讓同學們住進安全舒適的公寓,50多歲的顧老師直接扛著厚重的床板上樓,不敢停歇。讓他欣慰的是,盡管時間如此緊張,學生們的住宿一個也沒耽誤。

“只有快樂地工作,生活才有奔頭?!?/strong>

董建霞
1987年到北京廣播學院工作,現(xiàn)任中國傳媒大學留學生公寓與場館服務(wù)中心教學總管
在她的眼中,每一個學生都像是她的孩子,看著孩子們青春洋溢的笑臉,一切煩惱對她來說就不過如過眼云煙。
早出晚歸是她的生活寫照,尤其是在研究生考試、藝考等大型考試的日子,往往在天色未亮的早晨六點她就已經(jīng)到崗,把所有工作安排妥當,才開始吃早飯,考試一盯就是一整天,直到夜晚十點,所有工作收尾后董老師才能踏實的離開,即使是在自己孩子高考的關(guān)鍵時期,仍舊堅守在工作的崗位,兒子也從不埋怨。對于學生們,董老師總是充滿了耐心。

曾經(jīng)有學生一周內(nèi)在立德樓丟失了三次錢包,每一次董老師都細心地做好登記,盡快聯(lián)系到他,不厭其煩地叮囑他多加小心。日復(fù)一日做近乎相同的工作容易讓人感到厭煩。但“因為熱愛,所以堅持”,與后勤相伴三十一年的董建霞老師用她平凡的堅守,講述了責任與熱愛的故事。

這四位老師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工作了一輩子
工齡加起來超過120年
他們吃苦耐勞、熱情奉獻
這種敬業(yè)的精神
值得我們拍手稱贊
在“五一”勞動節(jié)來臨之際
我們想對所有的工作人員說一聲
你們辛苦啦,謝謝你們?。。?/strong>

轉(zhuǎn)自中國傳媒大學官方微信平臺
視頻 | 余佳瑋 郭越千 程暄潞 韓煜馨 吳夢妮
記者 | 郭會 林舒琪 高翀 蘇碧瀅
攝影 | 郭會 林舒琪 周柯利 王藝瑾
編輯 | 李若琳
美編 | 張曉君
責編 | 王丹瑛 尚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