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加盟不是零售商的救命藥,家電下沉市場更不是萬金油
? ? ? ? ? ? ? ? ? ? ? ? ? ? ? ? ? ? ? ?

而今的市場環(huán)境,無論是開放平臺吸引加盟商,還是加快下沉市場謀規(guī)模出貨,對于很多家電廠商來說,都是“治標不治本”,只是在短期內解決出貨的問題,一旦無法持續(xù)就會遭遇被拋棄。
賀揚||撰稿
開放加盟,就可以拯救陷入經營頹勢的國美、蘇寧等連鎖大賣場渠道嗎?下沉市場,就能解決眾多家電企業(yè)和商家的銷售出貨可持續(xù)增長困擾嗎?
答案,顯然不是一些廠商想象的那樣。結果,也很難令一些廠商滿意。
開放加盟,是路但不是捷徑
開放平臺能力,吸引加盟商,提升出貨規(guī)模,這是當前蘇寧、國美等家電大賣場自救謀求造血功能恢復的“良藥”,但絕非神藥。
當這些平臺型商家的開臺開放之后,如果眾多的家電加盟商們賺不到錢,或者只是從平臺低價拿貨再倒賣出去,最終還是會成為“一地雞毛”,只是在短境內解決上述家電連鎖大賣場的出貨數(shù)量問題,并不能真正解決經營的健康、可持續(xù)問題。因為,開放平臺對于鄉(xiāng)鎮(zhèn)市場加盟商的價值,不只是能快速、便捷地拿到貨源,賺到錢,還要能跟上平臺的轉型步伐,建立經營市場和用戶的全新能力。
低價倒貨,還是批發(fā)思維,這沒有真正的用戶,只是從A商家的倉庫轉到了B商家倉庫中。在數(shù)字化分銷的時代,甚至倉庫都不能換,只要在后臺將一批貨的主人從A變成B。這對于家電企業(yè)來說,就是屬于典型的“偽流通”和“假循環(huán)”,沒有解決真正的市場出貨問題。
而且隨著國美、蘇寧的平臺市場競爭力、商業(yè)號召力的衰減,與京東、天貓、拼多多等平臺相比,他們可以獲得的家電產品價格政策、產品品類豐富性等,均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響。所以,開放平臺,是他們的手段之一,但缺乏絕對的競爭優(yōu)勢。在家電圈看來,透過開放平臺吸引商家進入之后,蘇寧與國美的任務才剛剛啟動,那就是要通過賦能加盟商,與他們一起發(fā)展與轉型。
所以,開放加盟對于國美、蘇寧的市場管理、市場經營、用戶拓展等考驗,絕對不比自營門店輕松和簡單。只要,對于加盟門店采取“只加盟只發(fā)貨不管理”手段,很快就會在市場上出現(xiàn)一些加盟商“掛羊頭賣狗肉”的亂搞局面,最終對于原本已經“用戶信任脆弱”的品牌,造成最后的沖擊。
加速下沉,不是加快竄貨
下沉市場,這家?guī)啄晖蝗蛔呒t,并不意外。可以說,就是外部力量利用技術手段沖擊了原有家電產業(yè)的經營秩序、格局,實現(xiàn)了以效率換效益的落地。
過去十年,電商平臺的主場一直在城市,但隨著移動網絡普及、物流全線打通、服務標準化,以及電商增長放緩,下沉市場成為唯一機會,電商利用數(shù)字化下的效率和速度重構鄉(xiāng)鎮(zhèn)市場,自然會引發(fā)原有格局被沖破,從而出現(xiàn)一輪下沉市場的出貨火爆潮。但是,這并不代表下沉市場就是家電行業(yè)的“金礦”。
與當年的家電連鎖大賣場下鄉(xiāng),以及頭部家電品牌企業(yè)進村,多是選擇“自主驅動”不同的是,這一輪家電下沉市場的拓展,是電商平臺的批發(fā)模式為主導,相對“輕資產”快節(jié)奏高效率。同時,鄉(xiāng)鎮(zhèn)市場上的家電經銷商為主角,相當于直達下沉市場的末端“神經”,直接扁平化了。
當然還有一點,如今的下沉市場,多是大品牌、大渠道合作之下推動的調結構,以及部分面向農村市場消費升級產品。雖然產品價格不高,但對原有農村市場的家電產品經營格局卻是形成了替代和沖擊。最終在短短幾年,筑就了下沉市場的熱鬧,也吸引更多大品牌開始推出更多面向下沉市場的精品和新品。
無論是將平臺的能力開放,吸引加盟商,擴大出貨量;還是加快家電的下沉市場拓展,直接搶奪那些“小而散、小而亂”農村用戶需求,對于家電企業(yè)來說,這都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戰(zhàn)略升級”,而是市場轉移和消費裂變,最終還得依靠相關廠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投入和深耕。而不是享受什么開放平臺紅利、下沉市場紅利,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
家電圈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