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古文字讀本-文選-白公父簠-梳理

白公父簠
該器著錄于《文物》的《周原出土伯公父簠
》一文


【白大師小子白公父乍(古金皿)】
大師是周代官職,文獻(xiàn)中有兩個(gè)職位都叫大師,《詩經(jīng)》曰:尹氏大師,維周之氐;秉國(guó)之鈞,四方是維。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guī)煛?/p>
鄭箋:言尹氏作大師之官,為周之桎鎋,持國(guó)政之平,維制四方,上輔天子,下教化天下,使民無迷惑之憂。言任至重。
此大師為主管王政之官,三公之一。
《周禮》曰: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十人。眡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又曰:大師掌六律、六同以合陰陽之聲。陽聲:黃鐘、大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陰聲:大呂、應(yīng)鐘、南呂、函鐘、小呂、夾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教六詩:曰風(fēng)、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大祭祀,帥瞽登歌,令奏擊拊,下管播樂器,令奏鼓朄。大饗,亦如之。大射,帥瞽而歌射節(jié)。大師,執(zhí)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兇。大喪,帥瞽而廞;作匶,謚。凡國(guó)之瞽蒙正焉。
此大師為樂官之首,金文的大師未知是哪一個(gè)。
小子本指未成年人,太師小子是太師兒子的意思。
詩經(jīng):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聞亦式,不諫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無斁,譽(yù)髦斯士。
鄭箋:小子,其弟子也。
孔疏:故今周國(guó)之成人者皆有成德,其小子未成人者皆有所造為。
(古金皿)是金文中對(duì)簠的自稱的一種,《說文》說:

把簠說成圓形,是錯(cuò)誤的,出土器物簠為方形。
【隹鐈隹盧】
鐈字朱芳圃認(rèn)為即錫,考證如下:


此書寫作年代鐈僅一見,未見此器。
盧通(金膚),下半部分的皿可以變成月,這種訛變見《說文》:

此字訓(xùn)釋不詳,但它在一些銘文中于镠字為對(duì)文,《爾雅》釋镠為黃金:
白蓋謂之苫。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镠。
郭璞注:镠即紫磨金。
《尚書》有“梁州貢璆鐵金縷”璆或通镠。
由于(金膚)與镠相對(duì),(金膚)應(yīng)也是美金之名,此為容庚之說,不知具體在《善齋彝器圖錄》的哪個(gè)位置。
【其金孔吉】
孔是很的意思,《詩經(jīng)》: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孔疏:至于旅酬之時(shí),語先王道德之音甚明。
【亦玄亦黃】
玄是一種特殊的顏色,《說文》曰:

【用成?、稻、需、(井刅米)】
成通盛,?在《弭仲簠》加了四點(diǎn)水。此字見《說文》:

段玉裁此字亦作穱,見《禮記》:
飯:黍,稷,稻,粱,白黍,黃粱,禾胥,(禾焦)。膳:膷,臐,膮,醢,牛炙。醢、牛胾;醢,牛膾。羊炙,羊胾;醢,豕炙。醢,豕胾,芥醬,魚膾。雉,兔,鶉,鷃。
《楚辭》曰:室家遂宗,食多方些。稻粢穱麥,挐黃粱些。
枚乘《七發(fā)》曰:客曰:“鐘岱之牡,齒至之車,前似飛鳥,后類距虛,穱麥服處,躁中煩外,羈堅(jiān)轡,附易路。于是伯樂相其前后,王良造父為之御,秦缺樓季為之右。此兩人者,馬佚能止之,車覆能起之。于是使射千鎰之重,爭(zhēng)千里之逐,此亦天下之至駿也。太子能強(qiáng)起乘之乎?”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都有早熟作物的意思。
(井刅米)即粱,過去認(rèn)為指粟米,李毓芳則考證:
在古代文獻(xiàn)中,經(jīng)常見到粱字,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界一般把他說成是粟的一種好品種。我認(rèn)為值得商榷。
在河南洛陽金工區(qū)出土了十三個(gè)陶倉(cāng),每個(gè)陶倉(cāng)外面均有朱書文字,內(nèi)容為作物名稱和數(shù)量,其中有“梁米萬石”“黍粟萬石”。顯然,梁米和黍粟不是一種作物的不同名稱......夏鼐先生的信中談到“洛陽漢墓出土的盛有高粱的陶倉(cāng)上書有‘粱萬石’三字,我們?cè)鴮?biāo)本送河北農(nóng)學(xué)院請(qǐng)其代為鑒定,種屬學(xué)名即該院專家所定?!边@使我們確定了漢代高粱叫粱或梁米。
由此,此銘文的粱或?yàn)楦吡弧?/p>
本簠用來盛裝各種農(nóng)作物,符合《周禮》的記載:舍人掌平宮中之政。分其財(cái)守,以法掌其出入。凡祭祀,共簠簋、實(shí)之、陳之。賓客,亦如之,共其禮車米、筥米、芻米。喪紀(jì),共飯米、熬谷。以歲時(shí)縣穜稑之種,以共王后之春獻(xiàn)種。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歲終,則會(huì)計(jì)其政。
【我用召賓卿吏辟王】
召有繁文從酉、皿者。其本義或于酒宴有關(guān)?!秴问洗呵铩罚?strong>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樂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此。使眾能與眾賢,功名大立于世,不予佐之者,而予其主,其主使之也。譬之若為宮室,必任巧匠,奚故?曰:匠不巧則宮室不善。夫國(guó),重物也,其不善也豈特宮室哉!巧匠為宮室,為圓必以規(guī),為方必以矩,為平直必以準(zhǔn)繩。功已就,不知規(guī)矩繩墨,而賞匠巧匠之。宮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之宮室也.”此不可不察也。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則不然。自為人則不能,任賢者則惡之,與不肖者議之。此功名之所以傷,國(guó)家之所以危。
白公父把此器用于招待天子和諸侯。辟王指君王,《尚書》: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guó)。
載見辟王,曰求厥章。龍旂陽陽,和鈴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見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jí)?,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綏以多福,俾緝熙于純嘏?/p>
從詩經(jīng)的例子看,辟前王后的順序或許是為了押韻。
【用祈?壽多福無疆】
關(guān)于眉?jí)鄣暮x是什么,《“眉?jí)邸贬屃x商榷》一文說:
眉?jí)?......楊樹達(dá)《卜辭求義》:“湄蓋假為彌,彌日即終日”其說至確。
《詩·邶風(fēng)》正義:彌,深水也。由盈滿引申為徧、全、終。
其反復(fù)論證,認(rèn)為眉?jí)劬褪怯篮愕膲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