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論:糖尿病治本須補腎,滋陰兼助陽。因三消源本于腎,故治
周仲瑛論:糖尿病治本須補腎,滋陰兼助陽。因三消源本于腎,故治消總應以補腎為主。由于本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故常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方,壯水以制火,配加玄參、天冬、龜板、牡蠣等品,肺腎兩虛者合生脈散,腎火旺者加黃柏、知母。 若見陰陽兩虛,或以陽虛為主,可取腎氣丸加鹿角片、仙靈脾、淡蓯蓉等。 組方配藥應注意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原則。 2、補氣可生津,治虛當顧實 凡津虛不能化氣,而致氣陰兩虛,津氣俱傷,復因氣虛不能生津者,不可純用甘寒,當氣陰雙補,或徑以補氣為主而化陰生津。 脾氣虛弱者用參苓白術散,健脾補氣以化津,肺腎氣陰兩虛者,可用黃芪湯(《醫(yī)學心悟》方)加減,藥用黃芪、人參、白術、山藥、扁豆、蓮肉等補氣,麥冬、地黃、石斛、玉竹等養(yǎng)陰。并配雞內金、生谷麥芽運脾養(yǎng)胃。 如脾虛生濕,濕郁化熱,虛中夾實者,又當佐入黃連、花粉、蒼術、佩蘭、玉米須、蘆根等清中化濕,芳香悅脾。 3、升清可布液,流氣能輸津 凡脾氣虛弱,氣不化津,津因氣而虛者,須補氣生津,同時可配葛根升發(fā)脾胃清陽之氣,以奏生津止渴之效。還可用蠶繭升清以止渴。 若津氣虧耗,或脾虛氣滯,氣不布津,投滋柔之品而陰津難復者,還可配小量砂仁。 若病因肝郁化火,上炎刑金,灼傷胃液,下耗腎水,而見三消癥候者,又當在滋陰生津藥中配入柴胡輕清升散之品以舒肝郁,并伍丹皮、地骨皮以清郁火。 4、潤燥須活血,瘀化津自生 津血同源,互為資生轉化。陰虛燥熱,津虧液少,勢必不能載血循經暢行,燥熱內灼,煎熬營血,又可導致血瘀,瘀熱在里,還可化熱傷陰,終致陰虛與血瘀并見。 瘀阻氣滯則津液難以輸布。治當滋陰生津為主,兼以活血化瘀。酌配桃仁潤燥活血,赤芍、丹皮、丹參涼血化瘀,澤蘭祛瘀升清,鬼箭羽通瘀破血。血行津布則燥熱可解,瘀化氣暢則陰液自生。 此外,飲食調護對本病亦有特殊意義,除一般控制外,還應重視食療,如用山藥蒸熟去皮,每日適量食之,或蠶蛹炒香隨意食用。并可用豬、牛胰逐日做菜食之,亦可焙干研粉,日食10~15克,取其以臟補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