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學(xué)說中真正的精華

中國古代糟粕的學(xué)說有五行學(xué)說[1]、讖緯[2]、道教(道教和道家不相同)[3],精華的有如下:
漢字
漢字是象形字,相比其它文化的文字有精煉的特點,聯(lián)合國宣言漢字版是最薄的一本,如果用文言文寫,那就更薄了。
余世維說全球能把字掛在墻上欣賞的,也就漢字。
民國時期曾有錯誤的要消滅漢字的運動。[4]
科舉
漢朝末期曹操主張唯才是舉而人才濟濟,打破了舊有的察舉制。
科舉是隋朝皇帝楊堅或其兒子楊廣所建立,讓平民更容易成為官員,打破貴族的壟斷,沒有這個制度的外國容易被貴族血緣壟斷。
兵法
中國古代記載兵法的兵書很多,最著名的是《孫子兵法》,但是孫子的戰(zhàn)績沒有那些頂級的軍事將領(lǐng)輝煌。
兵書也有其局限性,清軍和元軍不是正宗,但是打贏中央政府,統(tǒng)一了中國取而代之。八國聯(lián)軍和甲午海戰(zhàn)被外國所贏,近、現(xiàn)代則更依靠科技。
識人學(xué)
看人的學(xué)說,三國時諸葛亮有《知人性》:
夫知人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nèi)欺者,有外勇而內(nèi)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
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
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白話)
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真正地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要困難的事情。每個人的善、惡程度不同,本性與外表也是不統(tǒng)一的。有的人外貌溫良卻行為奸詐,有的人情態(tài)恭謙卻心懷欺騙,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實際上卻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盡全力但實際上卻另有圖謀。然而,了解一個人的本性還是有七條辦法的:
用離間的辦法詢問他對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場;
用激烈的言辭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氣度、應(yīng)變的能力;
就某個計劃向他咨詢,征求他的意見,以考察他的學(xué)識;
告訴他大禍臨頭,以考察他的膽識、勇氣;
利用喝酒的機會,使他大醉,以觀察他的本性、修養(yǎng);
用利益對他進(jìn)行引誘,以考察他是否清廉;
把某件事情交付給他去辦,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5]
漢末的劉邵出了《人物志》,清朝時曾國藩出了《冰鑒》。
清朝乾隆時會按相貌選拔官員,但是我沒見那時候的官員有何特別。所以這個學(xué)問有其局限性。
現(xiàn)代識人學(xué)歸入“微反應(yīng)”(以前叫微表情)學(xué)。
心學(xué)
孔子、孟子、朱熹、陸九淵的學(xué)說,在王陽明處被再大成為王陽明心學(xué)(或者稱“良知學(xué)”),是古代哲學(xué)的最高峰。

文學(xué)
《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文筆好,高曉松稱相比《金瓶梅》,其為偶像劇,雍正六年(1728年)元宵節(jié)前遭到抄家,生活困難,“舉家食粥酒常賒”[6]。
《西游記》
作者為多人歷代而作[7],說的官場。[8]
《金瓶梅》
作者蘭陵笑笑生的,說的是“社會”,色情是其很小的部分。[9]
莫言是中國第一個和唯一一個諾貝爾文學(xué)獎得主,他喜歡清代蒲松齡的小說,兩人估計是一樣的天生性格,都擅長說小故事。
戲腔(戲曲唱腔)學(xué)
戲腔源于中國本土,我認(rèn)為比發(fā)源于17和18世紀(jì)意大利的中國大陸常教的美聲好聽,兩者都是沒有電子放大聲音器時期的產(chǎn)物,但美聲容易有“裝腔作勢”里的“裝腔”問題。
美食學(xué)
孔子對吃有高要求: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食饐而偈,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10]
食物不怕做得精,肉類不怕切得細(xì)。魚、肉腐敗變質(zhì)的不吃。菜肴顏色變壞、氣味發(fā)臭的不吃。煮得不合要求的不吃。不是吃飯時間的不吃(其實少食多餐更好)。牛羊豬肉等切割得不正規(guī)的不吃。魚類菜肴如果沒有醬醋芥等調(diào)料作醬來沾的不吃。肉類菜肴不易消化的不要多吃。飲酒以不醉為度。酒店里做好的酒和脯,不吃,這些只吃自己做的。生姜可以去腥不要從桌上撤走。
吃不要貪。
據(jù)說全球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米其林評分[11]最高的全球三大美食系是日餐、法餐和中餐。
歷史上中國沒有過暴動成功的宗教政權(quán),宗教有不少禁忌,對于食物也是,尤其是伊斯蘭教,[12]這可能也是他們的米其林美食評分不如中餐的原因。


來源:
認(rèn)知圣經(jīng)《為什么說五行學(xué)說不是真理?》,2019年。??
認(rèn)知圣經(jīng)《讖緯,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玄學(xué)》,2019年。??
認(rèn)知圣經(jīng)《道教的錯誤》,2019年。??
認(rèn)知圣經(jīng)《要求廢除漢字的名人們》,2018年。??
百度百科/白話。??
敦誠《贈曹芹圃》。??
認(rèn)知圣經(jīng)《〈西游記〉的作者究竟是誰?》,2018年。??
認(rèn)知圣經(jīng)《〈西游記〉并非胡適所說的“并沒有什么微妙的意思”》,2018年。??
高曉松《金瓶梅之金蓮和黛玉》,曉說/2017.4.21-5.5 期。??
《論語》/鄉(xiāng)黨。??
百科/米其林餐廳。??
認(rèn)知圣經(jīng)《不是吃貨——各派和各國不吃的食物》,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