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fēng)谷早苗的消失 后記
我對《東風(fēng)谷早苗的消失》近乎無言,但對于她的完結(jié),就當(dāng)是為了自己,也要有必要寫上一些后記。
與上一篇的《彗星劃過的幻想鄉(xiāng)》相比,我的態(tài)度冷淡了不止一丁半點。就比起寫完時的感覺,在看到最后一章按照預(yù)定時間以專欄的形式上線后,我很難感覺到興奮和快樂之感。我已說過,《早苗的花嫁》是因我心情極好而被創(chuàng)作出,那么我也再次痛快承認,《東風(fēng)谷早苗的消失》是因自我反省而寫出來的。我一直都想寫個帶有現(xiàn)實主義,存在主義和純文學(xué)的同人文,于是在一月份動筆后,我實驗性的開始摸索,以自我感覺良好為基準(zhǔn),結(jié)果是完成了這篇23.5萬字左右的,全篇下來難免呼吸不暢的中篇小說。在四月和七月時,這篇小說還曾因考試與打工而被耽擱。
這部小說里有非常自私的自傳性質(zhì)和個人情緒,但都已被我美化。每一章的封面與插圖著實費力。仍然是先想到結(jié)局,然后再往后推理劇情的。因此,她已經(jīng)提前脫離了所謂大火的行列,所以對我而言,我只是希望這部作品最高程度的成功,就能超越所謂文字和屏幕的界限,進入到讀者的心里去,讓他們?nèi)ジ惺?,明白些什么,如果這樣,那就太好了。
雖然僅時隔半年,但我還是想對《彗星劃過的幻想鄉(xiāng)》再加批判,因為自己的任意妄為,導(dǎo)致了這部作品在后期直接成為了我不得不應(yīng)付的對象,就和我的第一篇小說一樣,因為過于飛揚跋扈,導(dǎo)致在收尾時極其困難,所以我力爭在《東風(fēng)谷早苗的消失》中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然后也成功了,簡直是理想主義的大獲全勝。
我還想說的是,我真的被這部作品吸收了太多的寫作熱情和專注力,可以說,我把這段時間以來所有的想法,都傾注在了這部作品上,接下來恐怕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很難動筆去寫些什么了。就像馬爾克斯這么說過:“寫完這兩本書(《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后,感覺整個人都被掏空了一樣?!?/p>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這篇小說主要的摘抄對象:
《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著
《挪威的森林》
《尋羊歷險記》
《舞!舞!舞!》村上春樹著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著
《罪與罰》陀思妥耶夫斯基著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著
《棋王》阿城著
《新世紀(jì)福音戰(zhàn)士》庵野秀明等導(dǎo)演
《在路上》杰克·凱魯亞克著
《紅樓夢》曹雪芹著
《一九八四》喬治·奧維爾著
《百年孤獨》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著
《西西弗斯神話》阿爾貝·加繆著
《漫長的告別》雷德蒙·錢德勒著
《涼宮春日系列》谷川流著
?一個打死都不能說出來的H游
再次感謝觀看這部作品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