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常用草藥圖本中記載的膽木
[黎族名]
賽楞
[拉丁名]
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
[別名]
魚膽、烏檀、藥烏檀、苦膽木、山熊膽、熊膽樹、黃心樹。

[分布]
海南五指山、詹州、陵水、瓊中、臨高、保亭等市縣。多見于山坡、灌木叢中。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療流行性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外耳道癤腫、急性結(jié)膜炎、腮腺炎、痢疾、皮膚癤腫。
[用法用量]
根、枝入藥,常用量 9-15g。

[驗方]
①流行性感冒:膽木、貫眾各 30g,水煮服。
②蛔蟲癥:膽木 30g,煮水加紅糖服。
③阿米巴痢疾:膽木 15g、石榴皮 15g、竹葉椒根 9g,水煮服。
④鉤端螺旋體?。?/strong>膽木、大青葉、地膽草、紫珠草各 90g,加水 3碗煮1 碗,服用。
參考文獻:《黎族常用草藥圖本》第一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