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這所高校竟由廈門大學師生組建而成

1924年廈門大學的部分師生出走組建了大夏大學。大夏大學,組建了當時最為強勢的教育學院,有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的名號,擁有當時頂尖的教育學家。
大夏大學是由1924年因學潮從廈門大學脫離出來的三百余名師生在上海發(fā)起建立的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箲?zhàn)期間先后內遷至廬山、貴陽、赤水,一度與復旦大學合并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聯(lián)合大學,光復后遷回上海。1951年10月,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大夏大學文、理、教育學科與光華大學相關系科合并成立華東師范大學,成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師范大學。
大夏首任校長是中國第一個在國外獲得工學博士的化學家馬君武。大夏主要創(chuàng)始人是歐元懷(第三任校長)、王毓祥、傅式說以及當時鼎立支持辦學的民國政要王伯群。王伯群(1885-1944),貴州興義人,中國同盟會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先驅、政治家、教育家;他在上海捐資創(chuàng)辦大夏大學,并擔任學校董事長和第二任校長,集多年努力,將大夏大學發(fā)展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私立綜合性大學,尤以建筑宏偉、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較完備和全國成立最早的教育學院而著稱。
大夏大學是國內最早實施導師制的大學,導師既關注學生等心智等訓練和培養(yǎng),也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他們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大夏大學也是較早實施通識教育的高校之一。譬如文科生除了國文、英文、歷史等課程外,還要讀涵蓋化學、物理或生物的自然科學;理科生則要涉及英文及演說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生“文理兼修”。良好的辦學實力,使得大夏大學獲享“東方的哥倫比亞大學”之美譽。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