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三國演弈棋棋譜記錄法【2016鄰家默小七原創(chuàng)版】

2019-06-15 14:34 作者:某科學的鄰家索菲  | 我要投稿

【前情提示:本玩法并非官方原版,乃是本人參考中國象棋棋譜記錄法改編而來。】

大家好,我就是某位三國演弈棋鐵桿玩家——鄰家默小七。在2016年11月以前,三國演弈棋記錄棋譜的方式仍然在沿用官方制定的人名記錄法,不便于給新手看。因此本人在2016年11月提議,借鑒中國象棋的記譜方法,革新三國演弈傳統(tǒng)記譜方式!并得到了廣泛認可。

一、認識棋盤坐標

三國演弈棋棋盤坐標如上圖所示,(為了方便講解,我特地用的第二版)魏蜀吳三方每一方從自己的右側開始,從右到左依次是1~17,東漢則沒有,因為誰收了漢,漢的三車一炮就按誰的坐標走棋。每一方的本陣為5~13線,1~4和14~17則為鄰國。比如吳國的1~4對應的就是魏國,14~17對應的就是蜀國。

二、棋譜記錄方法概要

采用中國象棋記錄法,即“棋子名稱+原始坐標所在直線+運動方式(進、退、平)+到達坐標所在直線(或前進后退格數(shù))”。并且由于對局中會出現(xiàn)滅國、結盟、殺漢等情況,在這里我借用部分國際象棋棋譜記錄符號,滅國用符號“#”,結盟用符號“=”,殺漢用符號“x漢”。比如,車1平17#吳,即吳國被滅;馬4進2=吳,即魏國與吳國結盟;馬15進17x漢,即蜀國殺漢。

三、特殊記錄法(劃重點?。。。?/strong>

1.同一條直線上有兩個相同的棋子

當己方在同一條直線上有兩個相同的棋子時,則用“前”“后”來區(qū)分。比如,

吳國雙車(周瑜和呂蒙)都在10路線上,若是前面的車(周瑜)吃掉蜀國中兵(廖化),則記為前車平14。如何判斷前后呢?那就是距離自己比較遠的就是“前”,距離自己比較近的就是“后”。

2.不同直線上均有兩個相同的棋子

在“前”“后”的基礎上加上線路坐標。比如,

如圖所示,吳國8路和10路均有雙兵并列。如果是8路前兵(丁奉)平移到9路,則記為前8平9。如果是10路后兵(潘璋)平移到9路,則記為后10平9。

3.不同直線上有3個及以上相同的棋子

如圖,魏國被吳國所滅,魏國的棋子被吳國收編,被收編的棋子也要按收編方的坐標走棋,因此魏國的10路兵就變成了吳國的10路前兵。因此此時吳國在8路和10路均有三兵并列!

首先,如果只有一條線路上有三個相同棋子并列時,用“前”“中”“后”區(qū)分。拋開10路的三個兵不算,只看8路的三個兵,若是8路中間的這個兵(丁奉)平移到7路,則記為中兵平7。

其次,若是有兩條或以上線路上均有三個相同棋子并列時(即六個棋子均為同類,這類情況一般發(fā)生在收編或殺漢結盟后),在“前”“中”“后”的基礎上加上線路坐標。如上圖,若是10路中兵(蔣欽)平移到9路,則記為中10平9。

4.多條直線上有多種棋子均存在兩個或以上(極少出現(xiàn),只是舉個例子)

如上圖,吳滅魏,魏國棋子被吳國收編。此時就不能簡單的用“前中后+原始線路+進退平+到達線路”了,而應該加入棋子名稱。比如吳國7路中兵(蔣欽)平移至6路,則記為中兵7平6;其余的以此類推……

5.同類棋子在同一條直線上存在4個及以上(極特殊情況)

如圖,吳殺漢又滅魏,此時吳魏漢的七個車全部并列在9路線!此時則需要用“一二三四五六七”來區(qū)分,位置越靠前,數(shù)字越小。位置越靠后,數(shù)字越大。比如,最前面的車(董卓)平移至11路,則記為一車平11,若是中間的車(呂蒙)平移至11路,則記為四車平11,若是最后面這個車(華雄)平移至11路,則記為七車平11。

若是七個車分列兩條或更多直線,則按照第4點的方法來區(qū)分,即“位置(前中后或一二三四五……)+棋子名稱+原始坐標+進退平+到達坐標”。

此外,魏國被吳國滅了以后,魏國的五個兵也都成了吳國的棋子,對于吳國來說,這五個兵都在4路線,也用“一二三四五”來區(qū)分,記錄方法同上。比如最后面的兵(樂進)平移至5路,則記為五兵平5。

四、簡化記錄

若每方某些兵種只剩1枚棋子時,則可以簡化記錄為棋子名稱+行進方式(進退平)+到達坐標或進退格數(shù)。比如,車平11、馬進2。

五、棋譜書寫格式

按照吳國最先、魏國次之、蜀國最后,次回合另起一行,以此類推,并搭配阿拉伯數(shù)字按順序來記錄。比如,1.馬6進5,炮12平10,相7進9,即吳國上右邊馬,魏國左炮平士角,蜀國右相飛中。若是研究殘局或局面且魏或蜀先走時,則本回合吳國或吳魏的位置用省略號代替。例如,1.……,……,馬5退6,則為蜀國先走;1.……,魏9退1,兵8進1,則為魏國先走。

此外,由于有被將先走這一規(guī)則,當一方將軍其上家(吳將蜀、蜀將魏、魏將吳),有一方被輪空時,被輪空一方需要用“(輪空)”或其他符號代替。比如,1.車7平17,(輪空),士9退8。則代表吳國將蜀,魏被輪空。

若因本回合吳將蜀導致魏被輪空,則稱之為“空心回合”;

若因本回合魏將吳導致蜀被輪空,則稱之為“去尾回合”;

若因上回合蜀將魏導致本回合吳被輪空,則稱之為“掐頭回合”。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若因上回合蜀將魏輪空吳,本回合魏解將反將吳導致蜀又被輪空,則該回合稱之為“掐頭去尾回合”(也可以稱之為“實心回合”)。

六、特殊記錄

由于對局中會有困斃的情況,而困斃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因上家走棋被困斃而直接滅國,此時記錄為“【困斃滅國】”;二是因下家走棋被困斃,需要待上家走棋后再做最終判定,如果上家走棋后解除困斃,則無需備注困斃,按正常記錄即可。

七、對局結束的標記

當一局對局結束以后,還要在最后一回合后面另起一行,備注三方的狀態(tài)。分別是“[勝利]、[滅國](被將死、困斃都算作此類)、[認負](長將判負也算此類)、[超時判負]、[強制判和]”這五大類。需要注意的是,狀態(tài)標記的這一行不用標注這是第幾回合,不計入總回合數(shù)。

八、關于對局標題

需要簡明扼要注明該對局的進展情況,比如誰與誰結盟、誰殺漢、誰滅誰(困斃也算滅國,因此算作此類,但將死與困斃記法有別,稍后會說明)、最后誰勝利等。

格式如下:XX盟、X殺漢、X滅X(困斃則記為“X困X”)、X勝。每一段中間用“·”銜接,勝利需要最后注明。

若是一方將其他兩方都消滅了,也要注意按照消滅的先后次序記錄,先被滅的在前,后被滅的在后。記為“X滅AB”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結盟局,結盟發(fā)起方在前,被結盟的一方在后。比如:蜀馬跳到魏點與魏結盟,則標記為“蜀魏盟”,若是魏馬跳到蜀點與蜀結盟,則標記為“魏蜀盟”。雖然結盟的雙方相同,但由于發(fā)起者不同,所以標注也不一樣。

舉例1:一個對局中,魏國殺漢,然后滅了吳,蜀投降,則這一局記為“魏殺漢·魏滅吳·魏勝”。

舉例2:一個對局中,蜀馬跳到吳點與吳國結盟,然后魏先滅蜀再滅吳,則這一局記為“蜀吳盟·魏滅蜀吳·魏勝”。

舉例3:一個對局中,魏國殺漢,卻被蜀國困斃,然后東吳反滅蜀,則這一局記為“魏殺漢·蜀困魏·吳滅蜀·吳勝”。

舉例4:一個對局中,在未殺漢未結盟未滅國,三方都在且吳蜀認輸,魏國勝出的情況下,則該對局簡單記為“魏勝局”即可。

主動認輸?shù)囊环胶雎圆挥嫛?/strong>

若是三方和棋局面,則只需要簡單記為“和棋局”即可。

若是一方被滅,則需要注明誰滅誰,哪兩方和棋。記錄格式為“X滅X·XX和”。

舉例:一個對局中,吳滅魏,吳蜀和棋,則這一局記為“吳滅魏·吳蜀和”。

【提示:該記譜方式完全適用于官方規(guī)則玩法?!?/strong>

九、結束語:下棋需要留意保留棋譜,并養(yǎng)成每一局都保留棋譜的習慣。其實每一局棋都能表現(xiàn)當時人的內心世界,起碼能看出那人的棋力,性格,還有對三國的了解,等等的綜合實力。將來高手會應運而生,高質量棋譜將是眾棋手學習研究提高的樣本,也為今后規(guī)則的完善提供真實材料。

三國演弈棋棋譜記錄法【2016鄰家默小七原創(chuàng)版】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阿克| 涿州市| 扎赉特旗| 都江堰市| 陇南市| 蓬安县| 汝阳县| 汪清县| 墨玉县| 青海省| 巴青县| 钟祥市| 和顺县| 营山县| 莫力| 山西省| 连云港市| 铜川市| 崇左市| 沽源县| 威远县| 渝中区| 视频| 北海市| 邯郸市| 越西县| 神木县| 汕尾市| 娄底市| 许昌市| 博客| 乌拉特后旗| 莱西市| 兴仁县| 潍坊市| 唐山市| 兰坪| 弥渡县| 赤水市| 南江县|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