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陸游《卜算子 詠梅》
卜算子 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是一首優(yōu)秀的詞,前四句的畫面感非常強烈,作者的整個情感,透過他看到的景物非常強烈的透過文字,直達讀者內心。后四句開始直接抒情,看似寫梅花,實寫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 但! 如果只看詞,這只是一位優(yōu)秀文人的作品,如果只看詞,這里其實看不出一個人的生命張力與風骨,如果只看詞,這里只有優(yōu)秀的景色描寫、容易引起共鳴的情感表達與不止所以的個人志向。 所謂“無意苦爭春”,更像是寫給打壓他的人,告訴他“我沒想跟你爭”,可后半句偏偏又“一任群芳妒”,滿滿的都是優(yōu)越感,兩句連一起,雖然寫的優(yōu)美,但更像向身邊人吐槽:我那么美,我那么美,我那么美美美美美。后面延續(xù)這種風格,所謂“零落成泥碾作塵”,往好處說可以是表明自己的志向,往壞處說,夸大了自我犧牲的意愿,是不是真的,卻要用他一生去檢驗。 故! 詞的好壞,常在詞之外,需要看詞人的一生。如果只看文字,便是上述這般——混沌。而單純看詞,中國大量的詠志,常有矯情之感,食之無味。單看文字,甚至有時會讓你有看歌詞的感覺,情緒輸出太過強烈,而缺少道理與智慧。 當你經歷風雨,一個擁抱確實能給你寬慰,但真正的生命張力,是在風雨之中你垂頭喪氣之際,突然感受到有人拍拍你的肩膀,他也站在風雨之中,卻就這么笑著,問你:“累了嗎?我知道有個地方,可以歇歇腳。我們可以討論討論,接下來的路怎么走。” 重看陸游詞,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不爭?那怎么看待競爭社會?香如故?怎么才叫香如故?無私?如果無私有基因,無私的人又更容易犧牲,剩下的是什么?白花齊放才是春?為什么不是我花開遍百花殺? 人是什么?自者是什么?為什么生存是本能?他者是什么?自組織是什么?穩(wěn)態(tài)是什么?文明是什么? 念奴嬌·登多景樓
宋·陳亮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