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以奪門之變結束,朱祁鎮(zhèn)贏了皇位,輸了國家

年后趁著弟弟病重搞了場“奪門之變”。奪回了皇位不說,上臺第一件事就是殺掉了功臣于謙。并把當初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功臣們來了個大清洗,掌握朝政大權的全是如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這樣的奸險小人。雖然過了沒幾年,這幾個人也被明英宗清算,下獄的下獄(石亨),充軍的充軍(徐有貞),被殺的被殺(曹吉祥),可明朝的政治氣象,怎一個烏煙瘴氣了得。

正統朝“土木堡”的事畢竟年頭遠了,真正給后世攢下麻煩的,是天順朝。
復位當日,他傳旨逮捕兵部尚書于謙、吏部尚書王文。都御史蕭惟禎建議以謀逆罪,處死二人。皇帝猶豫,說當年抵御瓦剌,于謙是有功勞的。徐有貞說,不殺了于謙,您復位無名?;实圩罱K同意,二十二日以謀逆罪處死于謙、王文,籍沒其家。隨之,于謙所推薦的文武官員都被波及。
朱祁鎮(zhèn)被俘虜期間,親信紛紛離他而去,連他最寵信的喜寧都投降也先,唯有錦衣衛(wèi)袁彬不離不棄,為朱祁鎮(zhèn)出謀劃策除掉喜寧,在寒冷的天氣給朱祁鎮(zhèn)暖腳。但在朱祁鎮(zhèn)復辟后,因不愿與朱祁鎮(zhèn)寵信的逯杲和門達同流合污,顛倒黑白,而被朱祁鎮(zhèn)恩將仇報,在門達以受賄為由對袁彬嚴刑拷打時,朱祁鎮(zhèn)只說了一句話隨便你怎么整袁彬,人別弄死,給我活的就好。

擁立英宗復位的三員猛將:大學士徐有貞,武將石亨,太監(jiān)曹吉祥,相互之間先干起仗來,拉幫結派,你爭我搶,最后相繼敗亡,雖說沒惹什么大禍,可從天順初年到天順五年,這幫人來回折騰,至于國家建設之類的正事,那是顧不上了。天順朝,總共就八年。
朱祁鎮(zhèn)復辟為帝后,除了殺害于謙,清洗朝堂外,還做了這么幾件事:他立刻下詔為給王振王公公正名,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并在京城智化寺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但接下來他干的事可謂是匪夷所思。

在今天北京的西大市街,從前叫西四牌樓的北面牌樓,曾有個“當街廟”,正是朱祁鎮(zhèn)下令修建,紀念的是他不打不成交的好朋友,瓦剌太師也先是也。
據史料記載:“據聞明英宗北狩,后為額森(也先)放還朝,感其義,為之立廟,故北面。”
河套地區(qū)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政權的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公元1461年(明英宗天順五年),韃靼部的孛來多次侵擾明朝西北地區(qū),入寇永昌和甘州,但是被涼州都督毛忠打得大敗,孛來遣使向明朝求和,懇求入貢。明英宗朱祁鎮(zhèn)批準了他的請求。但是孛來入貢有一個要求就是由陜西蘭縣入關納貢。原先蒙古部落進入內地納貢,都是從山西大同進京城,大同是明邊防重鎮(zhèn),守衛(wèi)森嚴,而蘭縣是進入河套草原的必經之路。于是,韃靼部的孛來使團經蘭縣入貢,然后返回河套平原,接著就不走了。這一水草豐美的養(yǎng)馬之地,就此淪陷。邊患一直影響到明武宗期間,影響深遠。

還有一件事,也是朱祁鎮(zhèn)不經意做的,這件事責任不在他。
努爾哈赤的祖宗,董山由于實力弱被其他部落打到了朝鮮。天順年間,為了平衡實力,朱祁鎮(zhèn)對董山大力安撫,甚至開放撫順關馬市,使得建州女真迅速壯大。
《明朝那些事兒》這樣評價朱祁鎮(zhèn):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寵信過奸邪小人,打過敗仗,當過俘虜,做過囚犯,殺過忠臣,要說他是好皇帝,真是連鬼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