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目迷《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見的出口》 “所謂特別,應(yīng)該是由平凡不斷累積而成的吧”

《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見的出口》書評?2022-11-23


前言
我想要寫好的小說
我說的「好的小說」,并不是那種可以永遠留存在人的心中、完全改變?nèi)说膬r值觀、受到很多人的好評而名留青史的小說;而是打開書閱讀后,可以讓讀者拋開對現(xiàn)實的不安、后悔、嫉妒、焦躁等負面情感,將讀者拉入故事中,那樣具有重力的小說。我認為讓讀者沉迷于故事中,一直到最后一頁,抬頭才驚覺過了好幾個小時,這般能引起浦島效應(yīng)的小說,才是最棒的好小說。
——八目迷

《通往夏天的隧道,再見的出口》是《含羞草的告白》『時與四季』系列的作者八目迷的出道作,也是『時與四季』系列的第一作。
因為改編的劇場版動畫上線(2022-9-9),在前段時間我特意去閱讀了原作。這本小說給我的感覺,正如作者在后記中所寫的,絕對稱不上是多么深刻的作品,但卻能產(chǎn)生重力,使得讀者沉浸其中的作品。
平平的主題、平平的文筆、并不深刻的主題、可以說有些糟糕的文筆節(jié)奏、略顯生硬的關(guān)鍵轉(zhuǎn)折,但這本小說中的主人公的情感思考卻意外的吸引到我,似乎真的有重力一般...
書評正文
【你知道浦島隧道嗎?傳說只要進入了那個隧道,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代價是迅速變老......】。香琦高中的學(xué)生塔也熏偶然間聽到了這個都市傳說,碰巧找到了傳聞中的浦島隧道。
? ? 熏開始獨自探索隧道,卻發(fā)現(xiàn)從東京來的轉(zhuǎn)學(xué)生花城杏子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隧道。熏為了找到因自己失誤而過世的妹妹塔也華伶,花城杏子為了變得【更特別】。為了不同的目標(biāo),兩人開始攜手探索........
清新的校園生活,奇妙的隧道,唯美的戀情————充滿前所未有體驗的美妙夏日,就此開啟.......
浦島效應(yīng):在經(jīng)過高速運動后,造成時間過的比靜止時慢,即被稱作浦島效應(yīng)。
日常的橋段再加上奇妙的浦島隧道的設(shè)定,一開始確實吸引人,浦島隧道飾演了在多愁善感的青春期某個時刻能給予人成長力量的角色,這比安排某一個特定人物行使如同說教一般的職責(zé)要有趣多了
在人物描寫方面,守住自認為的自尊、成為特別的存在;因為意外被縛上不幸身世的男主角;男女主角的青春形象立得鮮明...
關(guān)于文章的內(nèi)容似乎就是簡單的“【相遇】【改變】【拋棄】【重逢】”,而作者的文學(xué)追求和輕小說敘事之間的處理不當(dāng)卻讓后期本應(yīng)是高潮的部分顯得過于緊湊甚至有些混亂,鋪墊得太少像是寫崩了一樣,從祭典之后的劇情在我看來就像鉆進了隧道…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割裂感,甚至讓我感覺重心都發(fā)生了微妙的偏移。
不過作為出道作已經(jīng)讓人感到驚喜了,本以為又是“少年與盛夏”的青春話題,可是讓人更容易注意到的是“勇氣與熱愛”,或者說兩者可能本來就是一體的?
感觸
可能是從小就讀了很多小說的緣故,從我小的時候,就偶爾會突然多愁善感起來,記得某次發(fā)呆的時候,一個念頭莫名其妙的進入我的腦海之中:什么是“死”?人在“死”后會有什么感覺?我對死亡充滿了恐懼,這種恐懼并不源于死亡本身,我在恐懼我離開后的這個世界。我害怕我的一生不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一絲一毫的痕跡,害怕整個世界會將我遺忘,害怕我所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經(jīng)歷過的,都會化為虛無,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似乎就這樣一直纏繞著我。有一段時間我也同樣極度討厭“普通”這個詞,可怎樣才能變得“特別”呢?
“你不覺得那樣很絕望嗎?就算死了也不會留下任何東西,世界不會有任何改變。那么我是為什么而誕生?對于這個世界,我到底算什么?如果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活著的意義又是什么?那么一想,我不禁覺得“平凡”非??膳??!?/p>
當(dāng)讀到花城杏子的這段話時,我的心似乎又跟著刺痛起來。隨著年齡的增長,真的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普通的人,而“特別”這個詞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真的很難達到,當(dāng)你想辦法在這個世界留下痕跡的時候,總是得不到這個世界的反饋,這種深深的無力感就會蔓延上來。而人的一生,越來越多瑣碎的事情需要考慮,倒是沒有多少時間去憂慮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了。
在小說中,花城對川崎說了這么一句話:
反正到頭來,誰也不知道怎樣是正確的,所以只能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奔馳,直到自己覺得正確為止。
我也不禁思考起來,究竟什么是“平凡”而什么又是“特別”呢?“平凡”和“特別”好像生來就一定是對立的。小說中,在花城想要的“特別”其實就是一種抽象的情感: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所以當(dāng)她的漫畫小獲成功之時,她就面臨了決擇:是選擇她一直期盼的“特別”:放棄所熱愛的事物,與所愛之人一起來的“浦島隧道冒險”呢;還是選擇現(xiàn)實的、自己熱愛的、但會成為“平凡”之人漫畫行業(yè)。
其實她的答案從她們第一次探索“浦島隧道”就已給出:“浦島隧道”里有所入之人想要的東西、亦是曾丟失的東西,塔野在里面見到了妹妹的東西,而花城則在里面見到了自己小時候被丟棄漫畫。而在塔野給花城留下的信件中寫到:
你進入浦島隧道的理由是想變得特別,對吧?
我并沒有要否定你的愿望,不過坦白而言,我對于你成為特別之人的必要性抱持著疑問。我認為,你應(yīng)該是個能夠享受普通生活方式的女孩子。
雖然與你認識還不到一個月,但我自認為非常了解你。你在黑暗的浦島隧道中會感到害怕。自己畫的漫畫受到夸獎時會高興不已。三個人一起去祭典時會開心地聊天。被稱贊可愛時會羞得滿臉通紅。
你看就像是個普通的女孩子。
似乎花城怎么樣也都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可這樣的花城
花城杏子對塔野熏而言是最特別的人。
可以請你就這樣將就一下嗎?
是的,花城就是“特別”的,至少對于塔野來說,可這就足夠了。所以花城就選擇了所謂的“平凡”嗎?其實并沒有,她并沒有在其中做出選擇,作為漫畫家的她通過五年的努力后交出了理想的作品,之后義無反顧地前往“浦島隧道”尋找所愛之人...同樣的,塔野也是花城的最特別的人。
“像這樣平凡的事情,只要不斷積累下去,最終就會變得特別”?塔野對花城這樣期盼。
或許,“平凡”與“特別”并不是兩個二元對立的事物。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似乎就像是在“浦島隧道”中奔跑,在尋求自己所想要的東西,或者找回所失去的東西,在復(fù)雜的這個世界里,“特別”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這個世界并不只是由“特別”構(gòu)成的,“平凡”才更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關(guān)鍵。與其糾結(jié)于如何變得“特別”變得引人注目,不如成為自己和所愛之人的特別。所以,跑起來吧,為了變成那一份屬于自己的“特別”,不顧一切的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