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文化》第一集 身心之外還有道—西方的理是固定的,中國的理是變動的。
中華文化以三作為必要的數(shù)字,我們都是“無三不成禮”。西方講二,他們凡事都是兩個,任何問題只有兩個答案。我們講三,任何問題一定有三個答案。這是非常明顯的區(qū)別。所以西方人不是“yes”就是“no”,而中國人很少講“yes”或者“no”,我們都講“差不多”? “好像是”? “不一定”? “再看看”? “很難說”。我們?yōu)槭裁磿@樣子?當(dāng)然有道理。因?yàn)閮蓚€極端畢竟是少數(shù)的,大多數(shù)都是變來變?nèi)サ摹1热?,如果你問西方人這個人有沒有信用,西方人會說“有”,或者“沒有”,因?yàn)樗麄兺耆鶕?jù)銀行的賬戶往來做判斷。如果你問中國人同樣的問題,他會說“不知道”。因?yàn)橐粋€人對銀行可能很有信用,但是對別人可能毫無信用。這都是事實(shí),大家隨處可見。
人類現(xiàn)在最麻煩的,就是二分法的思維。認(rèn)為一切都是非此即彼,非對即錯。把名號看成確定的,把定義講得很精確?,F(xiàn)在我們學(xué)校也在教二分法,其實(shí)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二分法是西方人的東西,中國人就是三分法。我們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把東西看成三個的民族,西方人怎么看都是兩個。凡是西方人看出兩個的,我們都能看出三個來。
我們經(jīng)常講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梢娢覀兌际侵v理的,但是我們沒有同理心,當(dāng)然,西方有同理心,所以很多人就認(rèn)為我們也要有同理心,若這樣,中華文化就不見了。為什么?因?yàn)槲鞣饺说睦硎菑姆▉淼模凶龇ɡ?。他們的理完全根?jù)法律,法律是這樣,道理就是這樣。之所以說他們不會變,就是因?yàn)榉墒撬赖?。中國人的理是從情來的,叫作情理?/strong>
情是會變的,所以同樣一個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北京有北京的理,到上海有上海的理。西方的理是固定的,中國的理是變動的?,F(xiàn)在很多人因?yàn)闆]有這樣的修養(yǎng)和認(rèn)知,就認(rèn)為好當(dāng)然是好,但那是在西方好,到我們中國就不適合了。西方的滯彈性比較小,所以他們制定的法律比較明確。而我們中國制訂法律,那是非常可怕、非常麻煩的。如果訂得太嚴(yán)格,沒有人敢執(zhí)行;如果訂得稍微寬松一點(diǎn)兒,所有人都不服。事實(shí)就是這樣的,要不然我們很早之前就實(shí)施法治了。
地有地理。有人說地理是一種迷信,大家千萬不要這樣認(rèn)為。我們應(yīng)該很清楚,地理是真的。比如同樣一個家庭,把門稍微調(diào)整一下,所有人的磁場都會非常高。這是馬上可以改善的事情。但是可怕的是那些不懂裝懂,只知道一招半式就走江湖的人,他們讓你今天買這個,明天買那個......他們的目的是推銷東西,其實(shí)是沒有效果的。那你怪誰?一切一切都是人出了問題。
這樣大家才知道,為什么我們中華文化特別重視人。西方也不是不重視人,他們重視的是制度。因?yàn)樵谖鞣剑耸遣豢煽康?,流動性很大,整天跑來跑去跳槽?,F(xiàn)在我們很多年輕人也學(xué)西方,喜歡跳槽。其實(shí),跳槽對自己非常不利,就好比滾動的石頭連苔都生不出來;就好比抹布,借你擦一擦,借他擦一擦,哪天不小心擦到自己的臉,滿臉都會生瘡。現(xiàn)在的人因?yàn)闆]有重視根本,沒有讀懂《易經(jīng)》,總是在表面上下功夫,實(shí)在非??蓱z。
——摘錄于《財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