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中國最早的釀酒鼻祖?
中國白酒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長達千年??墒牵阒赖降渍l才是歷史上最早的釀酒鼻祖?
中國酒史十分久遠,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因此,關于酒的起源眾說紛紜、說法不一,猿猴造酒說、黃帝造酒說、杜康造酒說、儀狄造酒說是影響力最大幾種。
猿猴造酒說
相傳,猿猴以采集野果為生,且有善于藏果的特性,往往將剩余的果實藏于巖洞、石洼中。時間久了,含有糖分的果實通過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發(fā)酵而生成酒精、酒漿。久而久之,隨著歷史演變留下猿猴善采“百花釀酒”、“嘗于石巖深處得猿酒”等說法。
唐人李肇所撰《國史補》中就有表述:“猩猩者好酒與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誘之。”發(fā)現(xiàn)猿猴有一個特點——好酒。明代文人周旦光的《蓬攏夜話》、李日華的《紫桃軒雜綴》都提到黃山猿猴造酒的故事,曰:“黃山多猿猱,春夏采雜花果于石洼中,醞釀成酒,香氣溢發(fā),聞數(shù)百步。”
不過,猿猴造酒說頂多算天然果酒,與自釀酒還相差甚遠。
黃帝造酒說
相傳上古時期,黃帝發(fā)明了“酒泉之法”。他命令歧伯準備五種以上優(yōu)質熟谷,進行蒸煮,再經發(fā)酵釀造,并放置于陶器自然老熟。有一天,黃帝飲用一小口,感覺入口清冽,甘甜若醴,神清氣爽,說道:“此物,甘美可口,玉液瓊漿,天功造物,神妙之水,即可當藥用之,亦可當醪醴飲之。”
而后,此釀造方法傳至民間,老百姓也都用蒸煮谷物的方式釀酒,并命名為——軒轅酒。
杜康造酒說
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版本當屬杜康。
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杜康又名少康,生于陜西白水縣人,夏朝人。幼年隨父母遷址洛陽杜康村,少年以放牧為生,常將帶的飯食掛在樹上,忘了吃。一段時間后,少康發(fā)現(xiàn)掛在樹上的剩飯變了味,產生的汁水竟甘美異常,這引起了他的興趣。經過反復研究和思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然發(fā)酵的原理,而后不斷改進,終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將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
最權威的歷史認證來自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一句“古者少康初作萁帚、秫酒。少康,杜康也?!钡於硕趴滇劸萍夹g的鼻祖地位,就連曹操也感慨:“何以解憂?唯有杜康?!?/p>
儀狄造酒說
除了杜康,還有一位釀酒鼻祖——儀狄。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fā)明了釀酒技藝。在公元前2世紀的史書《呂氏春秋》中有記載:“儀狄作酒”。到了漢代劉向編輯的《戰(zhàn)國策》中記錄下一段段魯共公姬奮勸諫魏惠王魏嬰的對話,“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欽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p>
這說的是,夏禹的女兒讓儀狄釀造美酒獻給禹,而禹喝了之后覺得味道醇美,卻又擔心后世指點他飲酒誤國事,因而疏遠了他。
關于釀酒鼻祖一事上,有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酒是儀狄發(fā)明的,而不是杜康,只不過杜康名氣大;也有人認為“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二人在釀酒技藝上有所不同。雖眾說紛紜,但并不影響二人在中國酒文化中的歷史地位,反倒增添了更多釀酒起源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