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虜拉丁帝國開國皇帝的一代英主:卡洛揚·阿森—保加利亞簡史21
公元1185年,拜占庭統(tǒng)治下的保加利亞人在彼得·阿森和伊凡·阿森兄弟倆的領導下進行了起義,從此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建立,擺脫了拜占庭的統(tǒng)治。而1197年阿森兄弟先后去世,留下三弟卡洛揚·阿森繼位為沙皇,逐步開啟了第二保加利亞王國的強盛時代......

彼得·阿森和伊凡·阿森兄弟
上期咱們講述了彼得·阿森和伊凡·阿森兄弟倆的傳奇故事,這兩位保加利亞民族英雄最主要的功績便是使保加利亞獨立,但壯志未酬身先喪,可憐阿森兄弟還未完成鞏固發(fā)展保加利亞的事業(yè),便雙雙被國內(nèi)權貴所謀害。

于是阿森家族僅存的最小弟弟卡洛揚·阿森,繼承了兩位哥哥未竟的事業(yè),繼位為新一代保加利亞沙皇,決心鞏固和擴大保加利亞的疆土!由此開啟了保加利亞卡洛揚·阿森的傳奇故事......
卡洛揚·阿森
卡洛揚·阿森是彼得·阿森和伊凡·阿森兄弟倆最小的胞弟,早在阿森兄弟倆舉兵暴動反抗拜占庭統(tǒng)治時,年輕的卡洛揚就默默在他們后方幫助他們,后來逐漸在對拜占庭戰(zhàn)爭中,磨礪出了出色的才能。

卡洛揚·阿森
公元1187年,在阿森兄弟的起義聯(lián)軍與拜占庭皇帝伊薩克二世進行對峙和談判時,卡洛揚·阿森就作為人質(zhì)奔赴拜占庭帝都——君士坦丁堡,在此呆了多年。隨后兩國再度交戰(zhàn),卡洛揚就趁機逃回到保加利亞。

伊薩克二世
隨后在跟隨哥哥彼得·阿森和伊凡·阿森與拜占庭作戰(zhàn)的過程中,卡洛揚·阿森逐漸顯露了他軍事戰(zhàn)爭方面的才能。尤其在拜占庭生活多年、對拜占庭人頗有了解的卡洛揚,更是在政治上看透了拜占庭當局所為。
公元1190年,老大哥彼得·阿森,即沙皇彼得四世主動讓位給更具才干的弟弟伊凡·阿森,隨后鎮(zhèn)守舊都普雷斯拉夫。而公元1196年沙皇伊凡·阿森一世被謀害,彼得·阿森再次出山執(zhí)掌朝政。

伊凡·阿森一世
當時保加利亞的大貴族伊凡科(Ivanko)被拜占庭唆使,謀害伊凡·阿森一世后自號為帝,結(jié)果被彼得·阿森擊敗,隨后被流放。而彼得此時已經(jīng)退位過,無意再擔任沙皇,遂與三弟卡洛揚·阿森共治保加利亞。
一年后(即1197年),彼得·阿森也被國內(nèi)封建貴族所害,為了穩(wěn)定局面,卡洛揚·阿森正式繼位為新沙皇,開始全面統(tǒng)治保加利亞第二帝國。而兩位哥哥的遇害讓他下定決心復仇!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在拜占庭多年的卡洛揚深知拜占庭歷來都是恃強凌弱,而足智多謀,行動果斷的他,決心以武力奪回被拜占庭占據(jù)的保加利亞土地,恢復往日保加利亞的榮耀,完成兩位遇害哥哥的未竟事業(yè)。
而作為鞏固自己統(tǒng)治的第一步,卡洛揚對內(nèi)采取收買和鎮(zhèn)壓的手段,成功制止了篡位者伊萬科向拜占庭俯首稱臣的圖謀,還打擊了馬其頓和羅多彼地區(qū)封建割據(jù)的分裂活動,維護了新生保加利亞國家的統(tǒng)一。

對外為了維持穩(wěn)定,卡洛揚在公元1201年同拜占庭帝國簽訂了條約,將色雷斯歸還拜占庭以換取暫時的和平環(huán)境。此后保加利亞全力向西向北擴張,奪取了塞爾維亞重鎮(zhèn)尼什。
待等統(tǒng)治穩(wěn)定后,卡洛揚覺得時機已到,便聯(lián)合了多瑙河北岸的庫曼人,共同向拜占庭帝國宣戰(zhàn),聯(lián)軍一路打到色雷斯腹地,成功迫使拜占庭當局于1202 年同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媾和。

庫曼人
就這樣,剛剛上臺的卡洛揚·阿森就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在13世紀初解放了整個保加利亞北部、貝爾格萊德地區(qū)和馬其頓、色雷斯的一部分。新生的保加利亞國家逐漸恢復了它原來的疆界......
文韜武略
雄才大略的卡洛揚·阿森并不滿足于上述成就,為了鞏固已獲得的成果和提高保加利亞的國際地位,卡洛揚又作出了一個當時令人難以想象的決定:同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協(xié)商,以求與羅馬教廷實現(xiàn)"教會合并"!

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
自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鮑里斯一世大公以來,保加利亞就皈依了基督教在希臘的分支——東正教,并爭取到在保加利亞地區(qū)設立當?shù)刈约嚎傊鹘痰牡匚唬m然后來在拜占庭統(tǒng)治保加利亞后,這項權力被廢,但保加利亞人歷來都有宗教事務“獨立自主”的傳統(tǒng)。

鮑里斯一世
而此時羅馬的天主教一直跟希臘的東正教“對著干”,羅馬教會早就想把拜占庭總主教區(qū)控制的巴爾干東正教地區(qū)與天主教地區(qū)在教皇的最高管轄之下合并,所以卡洛揚·阿森此舉在當時人看來頗有“送羊入虎口”的感覺。
公元1199年,羅馬教皇就派使團同卡洛揚·阿森會談教會"合并"的事宜,雙方經(jīng)過5年的協(xié)商和利益權衡,最終在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占領君士坦丁堡后達成一致: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教皇英諾森三世的特使在保加利亞首都大特爾諾沃加冕卡洛揚為“國王”,授予他“保加利亞人和瓦拉幾亞人國王”的稱號,還特許保加利亞的東正教可以不改變東正教的性質(zhì)而跟羅馬天主教進行“合并”。

英諾森三世
作為回報,卡洛揚也同意教皇英諾森三世在大特爾諾沃設首席主教,保加利亞承認了教皇的無上權威和管轄權。由此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正式跟羅馬天主教會結(jié)盟。新生的保加利亞國家逐步提升了國際地位。
當然卡洛揚之所以與之結(jié)盟,還出于軍事上的目的:當時正值第四次十字軍東征(1202—1204年),教皇英諾森三世是這場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與組織者,通過這場結(jié)盟,十字軍改變了原先征服埃及的路線,轉(zhuǎn)而進攻拜占庭帝國。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公元1204年4月,在十字軍的猛攻下君士坦丁保陷落,這是歐洲歷史的轉(zhuǎn)折點之一。隨后君士坦丁堡足足被十字軍洗劫達一周之久,破壞慘重。而殘存的拜占庭帝國領土也被十字軍攻陷。

君士坦丁保陷落
在拜占庭帝國的殘骸上,十字軍中來自西歐的封建貴族建立了拉丁帝國,拜占庭人則在其余未被占領的地區(qū),以小亞細亞為中心組建了尼西亞帝國與拉丁帝國相抗衡。而卡洛揚就在二者的夾縫中鞏固了新生的保加利亞國家。

拉丁帝國與尼西亞帝國
但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就在卡洛揚希望借助于拉丁騎士的力量,繼續(xù)消滅拜占庭帝國發(fā)展保加利亞時,他發(fā)現(xiàn)對面的拉丁帝國并不跟自己站在一個陣營......
亞德里亞堡之戰(zhàn)
在保加利亞卡洛揚和十字軍拉丁騎士一同對付拜占庭帝國時,雙方有著共同的戰(zhàn)略目標。但等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卡洛揚希望這些拉丁騎士承認他是保加利亞土地上的沙皇,并尊重保加利亞的獨立地位,結(jié)果遭到傲慢不遜拉丁人的拒絕。

十字軍拉丁騎士
這些來自西歐的封建貴族本身就是抱著發(fā)財和劫掠而來,不僅不愿意承認盟友卡洛揚在保加利亞的統(tǒng)治權,還對原屬于拜占庭帝國版圖內(nèi)的保加利亞領土提出了過分的要求,而這挑戰(zhàn)了卡洛揚·阿森的底線!
在領土主權和戰(zhàn)略利益上的明顯分歧,使得保加利亞和拉丁帝國雙方發(fā)生了沖突,最終引發(fā)了戰(zhàn)爭。此時的卡洛揚再度想起了老對手拜占庭帝國,出于戰(zhàn)略考慮,卡洛揚向同樣仇恨拉丁騎士的拜占庭人伸出了橄欖枝。

保加利亞、拉丁帝國與拜占庭/尼西亞帝國
此時的拜占庭帝國被十字軍擊潰,其領土分裂為大大小小諸多政權,為了保住東羅馬帝國的基業(yè),拜占庭人迫切需要將拉丁人趕出君士坦丁堡,收復故地恢復統(tǒng)治。所以也暫時擱置糾紛,跟昔日的老對手保加利亞結(jié)盟,以圖共擊拉丁帝國。
公元1205年初,卡洛揚與色雷斯的拜占庭貴族簽訂了軍事條約,共同反對拉丁占領者,一起作戰(zhàn)的還有保加利亞人的老盟友——庫曼人。而對面拉丁帝國則由開國皇帝鮑德溫一世親率大軍作戰(zhàn)。

庫曼人

鮑德溫一世
公元1205年4月14日,雙方在亞德里亞堡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正面沖突,史稱“圍攻亞德里亞堡戰(zhàn)役”或“阿德里亞堡之戰(zhàn)”或“奧德林戰(zhàn)役”。這場保加利亞第二帝國VS拉丁帝國的大戰(zhàn),最終以保加利亞卡洛揚的勝利而結(jié)束。

圍攻亞德里亞堡戰(zhàn)役
此戰(zhàn)之中,被認為不可戰(zhàn)勝的十字軍第一次遭到了潰敗,甚至幾乎全軍覆沒!就連首位拉丁皇帝鮑德溫一世也被俘虜,最后悲慘的死在了保加利亞首都大特爾諾沃。由此保加利亞人收復了復色雷斯和馬其頓大部領土。

拉丁皇帝鮑德溫一世
由此,卡洛揚·阿森和保加利亞第二帝國極大提高了當時國內(nèi)外的聲望,尤其是他俘虜拉丁帝國鮑德溫一世,更是成為了卡洛揚一生傳奇之功績,后世也都評價卡洛揚·阿森不愧為保加利亞一代英主!

鮑德溫一世與拉丁騎士
經(jīng)此一戰(zhàn),保加利亞在國際上的地位更顯,頗有恢復往日保加利亞第一帝國鼎盛之勢,而文韜武略的卡洛揚也乘勝追擊,在奪取西色雷斯、馬其頓地區(qū)后,攻克斯科普里等城鎮(zhèn)進入希臘北部,繼續(xù)為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開疆拓土!

卡洛揚
似乎新生的保加利亞第二帝國就要在卡洛揚·阿森的手中進入鼎盛,但不出意外的話,意外應該來了:公元1207年,一代英主卡洛揚在帶兵包圍薩洛尼卡(即塞薩洛尼基)時,在自己的帳篷中慘遭謀殺!
時至今日關于謀害卡洛揚·阿森的元兇仍沒有確切說法,有人認為他是被庫曼人盟友的將領殺死;也有人說他是被繼任者——他的侄子/外甥博里爾所害;更有甚者認為卡洛揚是被庫曼人妻子所殺......

卡洛揚·阿森壁畫
總而言之,卡洛揚·阿森就跟他那兩位民族英雄哥哥——彼得·阿森和伊凡·阿森兄弟一樣,死在了外國侵略勢力和內(nèi)部封建貴族之手!一心重振中世紀保加利亞國家的阿森兄弟三人最終都成為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阿森家族紀念碑
后世對阿森兄弟三人評價頗高,認為他們在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建立和鞏固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并未第二帝國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尤其是卡洛揚·阿森,更是讓新生的保加利亞得到了外界的承認,極大提高了國家的國際地位,此后保加利亞第二帝國逐步發(fā)展至鼎盛......

阿森王朝紀念碑
那么在卡洛揚·阿森死后,他的繼任者博里爾又是如何統(tǒng)治國家的?保加利亞又是在誰的手中走入極盛?保加利亞第二帝國的輝煌又是怎樣的耀眼?

歡迎持續(xù)關注本系列,敬請期待下期精彩內(nèi)容!
參考資料:《保加利亞史》、《巴爾干古代史》、《外國軍事人物辭典》、《保加利亞史略》、《歐洲歷史大辭典》、《拜占庭史》
喜歡本DK作品和世界歷史的朋友,也可以關注本DK其他平臺賬號,觀看更多內(nèi)容!

????不僅有海量世界史系列圖文,更有精彩視頻內(nèi)容、歷史時間軸梳理、世界各國歷史簡表、一手歷史文獻、輕松五分鐘歷史漫畫、人類史思維導圖等諸多精彩等著你來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