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主義】傳殖主義(1-2-2-1)——祖先和血脈崇拜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機制

1-2-2-1.傳殖主義(Traducianism)
- 代表人物德爾圖良
- 在場域論上是造世到世襲再到我的出身形成的連貫敘事
- 在本體論上是創(chuàng)生性的存在(神圣維度和祖先)與派生性的存在(本身存在是一種罪惡,充滿欠缺的被造物)
- 在認識論上是信仰(faith)與異教(pagan,等于哲學)的對立。信仰代表著血脈的唯一性,給予我們唯一的人生目標即為祖輩贖罪或光宗耀祖,使我們克服存在主義危機,通過血脈崇拜來承接族群的生存意志,來與大他者的意志做斗爭,維持共同體的生存
- 在目的論上是一種信條(rule?of?faith),對于經(jīng)文(scripture)的堅持,認為其中包含一切真理,可以指導(dǎo)我們的生存,來建構(gòu)共同體。信條(rule?of?faith)會變成某種族權(quán)制,而信仰(faith)則變?yōu)?strong>族規(guī)與族譜,并與大他者產(chǎn)生聯(lián)系
- 傳殖主義實質(zhì)上是一種血脈崇拜/父性崇拜,德爾圖良將這種世俗的血脈崇拜/父性崇拜進行神圣化以及意識形態(tài)化,得到了傳殖主義。靈魂不是由造物主直接創(chuàng)造,造物主創(chuàng)造了第一批人類亞當和夏娃,而亞當和夏娃創(chuàng)造了后世的人類以及他們的靈魂。這一方面與大他者拉開了距離,用父系血脈代替大他者。而在另一方面又將大他者的罪責(世界的不一致性與不完滿,我的有限性與無限的惡的可能性)歸到了血脈身上,維護了大他者。因此血脈的傳承同時也伴隨著罪惡的倫理屬性傳承,但對于罪惡的繼承是我們自愿的,因為在傳殖過程中,人的理性(human?nature)是一直起作用的,所以我們的出生也就代表著我們選擇了罪惡的生活。血脈的傳承不僅僅傳承罪惡,也傳承自身的神圣性。由于祖先是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因此血脈本身具有神圣性,也就將其傳遞給了后代,而這種神圣性的傳遞也導(dǎo)致了對于父性的崇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