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佛的理財經(jīng)
01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承認或者不承認,錢都可以算是最重要的東西之一,甚至很多時候沒有之一。
我們?nèi)巳硕紣坼X,也不得不愛錢。
我們奮斗的目的就是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幸福寬裕的生活,而錢是達到這一目的的最重要的工具,所以我們需要錢。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欲望。
打工,做生意,投資,都是為了賺錢,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在賺錢的同時,還有另一個魔鬼在吞噬財產(chǎn),這個魔鬼叫做通貨膨脹。
一個很客觀的現(xiàn)實是,錢是越來越不值錢的,錢的購買力是逐年下降的。
為什么國人這么愛買房?
很多時候房子其實是抗通脹最簡單的手段之一。
為什么這么多人去買高風險的P2P?
因為通脹時刻盯著每一個人。
如果錢沒有足夠的增值,就是貶值。
假如通脹是4%,那么錢放在那里不動15年,就蒸發(fā)了一半。
所以很多人熱衷于理財,不得不熱衷。
02
我經(jīng)常翻閱自己的后臺留言,提出最多的問題就是歸屬于理財方面的,類似的留言大致估算得有幾萬條。
大家恐慌自己的投資收益跟不上每年的通脹,擔心自己的錢越來越少。
還有的人覺得自己的錢太少了,想通過理財增值又不知如何做起。
當然還有更多的是自己發(fā)現(xiàn)了某某理財渠道,收益動輒年化30%以上,老師們是怎么怎么說的,問我靠不靠譜。
恕我直言,這種東西基本都不靠譜。
但凡有特別牛逼的投資渠道,十個里面十一個是騙子。
真有這么高的收益,誰會對外分享?
還有很多人問我是如何進行投資理財?shù)模业耐顿Y組合是什么。
倒不是我裝神秘不愿意透露,而是我的玩法是通過長期摸索,只適合我自己的玩法,換你玩就是坑你。
舒馬赫開F1的技術被你用在早高峰騎共享單車和公交車競速,你說說交警找到你的時候你還有沒有全尸?
我們的資本,心態(tài),知識儲備,操作技術,甚至三觀和家人對于投資的損失態(tài)度都不同,我的玩法給你玩兒,你死的不知道有多快。
例如股票,我玩兒A股和美股。
過去7年,我在A股中使用的策略是年初第一個交易日,買入價值最低的10支股票,然后再當年最后一個交易日賣掉,就是這么無腦押。。
就這么簡單的策略,7年下來的收益率有心人可以算算,但是這個策略在今年換掉了,因為發(fā)現(xiàn)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機會,目前還不好說賺還是賠,要到年底復盤才知道。
我在美股主做的策略就是操作互金類股票和一些中概波動,收益率也還可以。
近7年的股票賺錢之前,我從初中家里就給開了股票賬戶,賠了很多年的錢,08年股災我有過單支股票從近百元跌到個位數(shù)的慘痛經(jīng)歷,經(jīng)驗,判斷力和本能都是賠錢賠出來的;
我玩期貨,在大豆上的一次盲目自信導致的判斷失誤,在當時高杠桿的情況下一把賠進去3套房,雖然后面賭另一個產(chǎn)品賺了回來,但要承認這里面有運氣。
我敢做美股中的互金股和中概小獨角獸,說穿了也是因為職業(yè)原因我非常清楚里面的道道,看過我寫的獨角獸咳血系列以及高利貸系列的人,能發(fā)現(xiàn)我對他們的了解具體到了骨子里。
我的高收益背后,是高昂的學費,長時間的知識積累,以及足夠的試錯資本,這些我有,你們沒有。
根本不存在我告訴你一個股票你買了就能上天這種事兒,你買了不僅上不了天,可能還給埋了。
我炒房,炒車位,玩過外匯,期貨,這些操作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都是不現(xiàn)實且高風險的。
我深知這一點,所以我一直勸大家不要加杠桿,不要碰高風險產(chǎn)品,說穿了還是因為我自己玩,我自己狠狠地痛過,但我有資本和心態(tài)重來,我的讀者們未必有,所以我玩兒,但不讓大家玩。
我不教你我的玩法,是不想害你們。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玩法。
03
2018年初,我在知乎做過一次直播,題目是與理財入門有關的,累計有接近10萬人參與,在整個直播的過程中,我一再強調,對于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去找什么10倍股百倍股,更不是聽信各種小道消息,甚至跟著大神學炒股也統(tǒng)統(tǒng)都是謊言,你得先搞清楚你自己的一些事情。
對于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急慌慌地去找什么投資訣竅,這些投資訣竅本身未必是假的,但對于一個沒有經(jīng)驗甚至對于投資理財?shù)恼J知僅限于余額寶和銀行理財?shù)娜硕?,多多少少是不合適的。
就像給一個3歲小孩子一把燒紅的重鐵劍,縱然鐵劍威力驚人,但小孩自己恐怕會在傷人前先害到自己。
對于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基礎的理財概念,是對于不同理財渠道的基礎掃盲,是對于自身財務狀況和心理狀況的評估,是小成本的快速試錯,是搞清楚常見理財宣傳中的各種坑,是控制自己內(nèi)心的期望值,而不是茫然地去押寶某個投資。
理財達到財務自由是一個極小概率事件,理財本身沒這個威力,不要迷信理財,理財不是印鈔機,理財只是資金的放大器。
但如果完全不理財,可能連讓自己過得舒服都困難。
雖說純靠理財達到財務自由很難,但通過合理的資產(chǎn)配置,讓自己過得舒適很多,在面對通脹時從容很多,這本身不是很難的事情,并且這才是適合大多數(shù)人的事情。
做到這一點,不需要我那種花里胡哨的操作(我經(jīng)常自己騷到自己的腰),這需要的是基礎知識。
先入門,先搞清楚狀況,再一步一步來。
慢慢來,才比較快。
04
理財?shù)降资鞘裁矗?br/>
說到底,理財是一種技術,一種靈活調配自身已有資本,通過合理配置來實現(xiàn)利益最大化的技術。
再深一點,理財是一種思維,調配錢是一種技術,調配自己的技能,把自己作為資本來投入到人生的賭局里,也無不可。
不管是技術還是思維,理財這東西本身原理都不復雜。
說穿了就是通過平衡風險和收益做出決策,達到自己的目的。
想要掃盲入門,主要需要了解幾個核心問題。
自己的本金有多少,能承受多少的損失。
自己對于收益的期望有多少。
自己投資的項目是否是合法的,透明的,沒有外力干擾的。
自己的投資組合是否單一,是否能夠抵抗風險。
這一切總結起來就是了解自己,了解理財渠道特點,了解風險。
做到這個程度,不需要很復雜的知識,也不需要特別夸張配置,更不需要各種神奇的所謂投資密碼。
需要的就只是入門的常識。
而入門的常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有一些基礎的掃盲培訓,不需要高深的操作,就是了解各種理財渠道與基礎的理財概念就可以。
慢慢來,才比較快。
05
我很認同巴菲特一本書中的觀點,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于你駕馭金錢的能力。
有了駕馭金錢的能力,你才會有本金;有了本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睡后收入」;有了「睡后收入」,你才會變富裕。
你富裕了,才能更從容地去生活
(ps:搭配視頻AV8630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