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既能有六便士也能逐月亮?——資本無眠你可眠
怎樣既能有六便士也能逐月亮?——資本無眠你可眠
樹上微出版
心中有月亮,也愛六便士,搞定六便士,逐歲月靜好。
想必我們都追逐月亮,也留戀六便士。
怎樣既能有六便士也能逐月亮?
這是一本寫給每個人的夢想之書,幫助你們搞定六便士,逐歲月靜好。本書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簡單粗暴式、通俗易懂式、可操作式、保姆式干貨,良心滿滿!擁抱核心資產(chǎn),可謂定心丸,縱使鬧市喧囂,依舊心平如鏡,依然屹立不倒。核心資產(chǎn)猶如女神,判是否女神,可以一眼看胖瘦。
知巨人犯錯,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謂在巨人肩膀上,讓自己少犯錯誤。看歷史危機,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可以昭昭于天下。
書單推薦
本書已由中國人文科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吳玉祥,1995年9月出生
江西上饒余干人
2017年畢業(yè)于江西陶瓷工藝美院。
前? 言
投資三性是我們投資前必須要合理平衡的,我們要明白它們?nèi)呤遣荒芡瑫r兼得的,必須要有一個舍棄的,其中安全性是首要看重的。投資回報率超出企業(yè)利潤增速很多的部分,毫無疑問是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沒有強大的承受波動的心理能力,就不配擁有高收益,沒有長期投資的耐心,就不配擁有超額收益。
提前退休,想必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但同時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事。很多人既想過財務(wù)自由的生活,又想過體面一點的生活,甚至認為過體面的生活才稱得上真正的財務(wù)自由,由此,出現(xiàn)了網(wǎng)上熱議的觀點:在一線城市1000萬打底才能財務(wù)自由。有這種觀點,那財務(wù)自由就很難實現(xiàn)了,因為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既想活在別人眼中的體面,又想要財務(wù)自由,那恐怕,消費水平每年增長速度都要超過通貨膨脹率了,那不但會適得其反,達不到財務(wù)自由,反而人也活得越來越累了?!疤煜掠⑿郏胛犰爸幸?!”(《唐摭言》)說的是唐太宗某次私自視察御史府,看到許多新科進士列隊而出,便高興地說:“天下的有為之士,都進入了我的圈套!”唐太宗這句話其實很有先見之明,洞悉科舉考試的弊病。過于看重希望,讓有為之士為其一生追求而一生辛勞。給有為之士希望,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會不安定因素。自古是這樣,現(xiàn)如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考試、學歷、房子、教育、醫(yī)療、升官,都爭先恐后去拼命,于是內(nèi)卷化,每個人都在拼命,每個人都累得半死,但沒有人活的快樂,到頭來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生活。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以色列著名歷史學家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提出過一個觀點,“快樂空調(diào)系統(tǒng)”,就是說不管人的欲望有多少實現(xiàn)了,快樂值也只會維持在一個范圍,維持不熱也不冷的狀態(tài),快樂只是稍縱即逝的,維持“常溫”才是長久的。欲望的簡單相加不會增添一絲一毫的快樂,內(nèi)卷也不會給社會的總體快樂值帶來一丟丟的提升。
安全性始終排在投資的第一位,那是不是把錢放在銀行理財就好了?表面上看是守住了本金,但其實收益率跑不過通貨膨脹,實際資產(chǎn)在貶值縮水。實際上,只要是在自己投資能力圈范圍內(nèi)去做,也是安全性。做到胸有成竹,有足夠的能力圈,并在能力圈下留足夠的安全邊際,這也是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一種方式。有了能力圈,留了安全邊際,然后再追求流動性和收益性,這才是投資正確的打開方式。所以,既要安全性,又要收益性,那就提高能力圈吧。
不斷虛心以史為鏡、以史為鑒,回顧歷史上的著名危機,了解人性是有多么的瘋狂,又有多少大師栽在了一次次的危機中,大師又是怎樣在危機中改正錯誤,一步步走向進步的。這其中有很多久經(jīng)沙場的大師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精神,不斷學習,不斷精進,才能夠讓自己少犯錯誤,才能在股市走得長遠,才能歷經(jīng)股市多次危機依舊閑庭信步、華庭安睡,這就是投資的勝利者。
內(nèi)容節(jié)選
價值的未雨綢繆
我們知道怎樣判斷大概的價值了,就該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了。至少要有安全邊際這個意識,才能在股市游刃有余。其實未雨綢繆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去執(zhí)行的,不僅是投資,生活中也是如此。
什么是價值呢?
格雷厄姆有一個比喻:價值就像是主人,價格就像是小狗,主人前進1000米,小狗也前進1000米,小狗遠遠落后于主人的時候,這個距離就是安全邊際,知道價值所在,就能判斷,價格現(xiàn)在的位置到底低估還是高估了。所以,知道價值對我們投資來說很重要。我們知道估值的低估值、高估值是一個區(qū)域,不是一個點,指數(shù)大多數(shù)時間會在估值中樞附近,小部分時間會在低估值區(qū)域和高估值區(qū)域。例如恒生68%時間14PE左右,16%時間11PE以下,16%時間18PE以上,估值中樞就是大概價值的位置。
?
但是估值中樞是不是永恒不變的呢?不是的,從歷史上來看,估值中樞是有所變化的,所以我們要判斷估值中樞是怎樣的一個趨勢,是上升趨勢?還是下降趨勢?如果是下降趨勢怎么辦,上升趨勢怎么辦?
?
過去歷史看a股中樞是下移了,我們?nèi)绾稳?yīng)對?我們知道,我們國家整體經(jīng)濟增速放緩了,另一方面a股體量、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貨物供應(yīng)”更充足了,加上沒有好的退市機制,使得估值中樞下移,需要低估閾值下調(diào),閾值調(diào)整是下調(diào)低估的閾值,低估會比原來更加嚴格。這樣我們買入的成本會更低,但下調(diào)閾值會導致短期的定投金額也減少,影響熊市里積累股份。所以要等市場回暖一定程度再調(diào)整。也契合了越上漲買入越少的原理。
?
像一些優(yōu)秀行業(yè),估值中樞是上移了,比如消費行業(yè),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yīng)對的方法就是合理估值就開始買入,然后等,等到估值中樞不再上移時,高估賣出。
?
全球大部分平均估值中樞14~16倍PE左右,2012—2014年,a股估值中樞與全球接軌了,下降了估值中樞,所以要保留更高的安全邊際。
?
估值中樞不會無止境的下滑,參考世界其他國家估值中樞是一個標準。
?
優(yōu)秀行業(yè)估值中樞會上移趨勢,盈利不穩(wěn)定行業(yè)估值中樞會下移趨勢。
投資,如何判斷懂了
我們知道,巴菲特說過,投資的第一原則就是“不懂不碰”,那怎樣才是“懂了”還是“沒懂”呢?
首先要有自己的投資三性系統(tǒng)。要投資,那么投資的三性就始終逃不開。投資三性必須是投資前先行要考慮的,只有正確認識并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投資三性,才能真正走正確的投資道路。投資三性分別是“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但是他們是必須有取舍的,不能一股腦的全想要,這是很危險的,投資忌盲目自信和膨脹,否則,傷害的就是自己。如果給他們的重要性排名的話,我認為是安全性大于流動性大于收益性。安全性是前提,這里不是說安全性排第一就是直接放銀行理財就行了,安全性是知道能力圈范圍,做到胸有成竹,有足夠的能力圈,并在能力圈下留足夠的安全邊際,這也是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一種方式。有了能力圈,留了安全邊際,然后再追求流動性和收益性,這才是投資正確的打開方式。投資三性第一章我們具體講了。
判斷有沒有懂,除了投資三性系統(tǒng)化,還有以下幾個標準要補充:
①知道能漲多少,漲的是什么原因。
寧愿要明明白白的虧,也不要稀里糊涂地賺。這個很重要。要能說清楚漲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漲。股價漲,要么是漲利潤,要么是漲市盈率。
??
一眼看胖瘦那一節(jié)就是一些判斷能漲多少的方法。知道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漲幅是多少,我們才能心里有底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
②知道能跌多少
?
我們可以通過看自己的投資的品種的歷史最大回撤,再結(jié)合現(xiàn)在的估值來判斷。比如滬深300的歷史最大回撤是40%,假如現(xiàn)在是合理估值,那么滬深300現(xiàn)在買入就會大概有20%的回撤。
?
③知道要多長時間,這就是根據(jù)投資三性里的流動性。
這一條經(jīng)常被大家忽略。投資流動性,我們要合理平衡好,適合放多久的閑錢就搭配適合多久的投資品種。做投資一定要考慮時限。
?
像股票類的投資,實現(xiàn)前面說的漲幅的時間,可能要3年以上,有的時候甚至要4~5年。
?
如果是半年后就要用的錢,買這種標的肯定是不合適的。再比方說,一級債基,持有一年以上幾乎不會虧錢;純債基,持有半年以上幾乎不會虧錢。
?
各種投資,都有它的合理持有時長。如果這個事情沒搞清楚,就也代表著“不懂”。
?
④是不是能承受得了品種的波動性?
我們知道,股票類資產(chǎn)的波動性是很大的,比如滬深300的波動有20%~30%左右,那投資滬深300前,你就要想想,自己到底能不能承受得住最大的波動,如果不能,那就不要投資這個品種了。前面我們分析了“能夠跌多少”。在買之前,一定要試想一下,如果真的跌了那么多,我還拿得住嗎?比如滬深300
指數(shù)基金,你投了100萬,跌成80萬的時候,你心慌不慌,會不會在最低點忍不住賣了?
?
閉上眼睛,暢想一下。如果手抖,就說明沒懂。
?
⑤知道自己投資的品種適合什么估值指標估值,和應(yīng)該怎樣估值。
這就是能力圈的范疇,知道自己能力圈范圍,這才是投資中真正的懂了。不懂不碰,投資不能沒有困難創(chuàng)造困難也要上。不在能力圈范圍內(nèi)應(yīng)該就不要碰,雷打不動,遵循這個原則,投資就簡單了。
想要了解更多?
進入樹上微官網(wǎng)首頁,添加專業(yè)編輯好友,一對一為您免費提供出書咨詢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