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聯(lián)動】方程法解行程×二次函數(shù)×和定差小積大


網(wǎng)上有家長提問:
兩輛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快車行80km后和慢車在途中丙地相遇,相遇后慢車立即掉頭與快車繼續(xù)向乙地行駛,當快車到達乙地時,兩車最遠可能相距幾千米?
他說:
“⑨老師麻煩看下這道行程問題,我知道可以用比例做但是必須要用字母來表示才行啊,那如果我用方程的話,比如設慢車走了x千米,方程中好像會出現(xiàn)x的平方?如果方程沒錯的話,難道是要解二次方程嗎?”

【思路】
這是一道正比例模型的行程問題;
我們需要用到多個字母來表達正比例關系(比例方程);
通過比例關系得到目標的二次函數(shù)表達式;
聯(lián)動最值原理“和定差小積大”可得到表達式的最值.
【步驟】

【詳解】
行程問題一定要畫行程圖,畫一條直線段,一端是甲地,另一端是乙地,中間靠右是丙地[1];
快車以v1的速度從甲出發(fā),慢車以v2的速度從乙出發(fā),兩車經(jīng)歷了共同的時間t1后相遇于丙地,那么甲地到丙地的距離與丙地到乙地的距離之比就是v1×t1∶v2×t1=v1∶v2;[2]
接下來考慮行程圖丙乙段內(nèi)部,相遇后兩車同時同地從丙地出發(fā)向乙地行駛,快車車速仍是v1,慢車車速仍是v2,設快車經(jīng)歷了t2的時間從丙地到乙地,那么在相同的t2時間里,快車走的距離與慢車走的距離之比就是v1×t2∶v2×t2=v1∶v2;[3]
第2條中“甲丙”比“丙乙”等于v1∶v2,第3條中“丙乙”比“相遇后慢車路程”[4]也等于v1∶v2,于是聯(lián)立成比例[5]——甲丙∶丙乙=丙乙∶相遇后慢車路程;
已知“甲丙”是80km,另設“丙乙”為x km,比例可重寫為——
80∶x=x∶相遇后慢車路程;將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6]——
80/x=x/相遇后慢車路程;接著等式兩邊取倒數(shù)[7]——
x/80=相遇后慢車路程/x;然后等式兩邊擴x倍[8]——
(x/80)×(x)=(相遇后慢車路程/x)×(x)
x2/80=相遇后慢車路程;觀察行程圖丙乙段,快車到達乙地時,兩車之間的距離是“丙乙”減去“相遇后慢車路程”,即——
x-x2/80;兩車相距:
x-x2/80
=80x/80-x2/80
=(80x-x2)/80
=x(80-x)/80;相遇后當快車到達乙地,慢車與快車的距離是一個關于x的二次表達式“x-x2/80”,將它因式分解為“x(80-x)/80”,然后注意到分子“x”部分與“80-x”部分,這兩部分若是相加會得到固定的和[9];
根據(jù)最值原理“和定差小積大”——
①當“x”與“80-x”的差距越來越小時,它們的乘積越來越大;
②當“x”等于“80-x”即x=80-x也就是x=40時,它們的乘積最大;
③當“x”與“80-x”的乘積最大時,表達式“x(80-x)/80”也達到最大;
④當表達式“x(80-x)/80”達到最大時,相遇后兩車距離“x-x2/80”也達到最大;將“x=40”代入相遇后兩車距離表達式“x-x2/80”最終可得——
x-x2/80
=x(80-x)/80
=40×40/80
=20 (千米)
答:兩車最遠可能相距20千米.
【總結】
這是一道正比例模型的行程問題,記得畫行程圖來梳理比例關系;
我們需要用到多個字母來表達正比例關系,但不要怕字母多,充分運用比例可以約掉大部分字母;
最終我們得到的并非方程而是一個目標函數(shù)[10];
目標函數(shù)含有x的二次項,并非線性[11];
嘗試將目標函數(shù)“x-x2/80”合并為一項“(80x-x2)/80”再因式分解成“x(80-x)/80”;
既然是求最值,聯(lián)想到最值原理“和定差小積大”;
代入最值條件“x=40”,最終求出兩車最遠距離.
【參考】
^因為從出發(fā)到相遇的相同時間內(nèi)快車比慢車走的路程多,所以相遇地點丙地應該在中點偏右,但在實際畫圖時丙地又應該盡量靠中點,這樣才能方便在丙乙段內(nèi)部畫出第二階段的細節(jié).
^這是一個經(jīng)典的正比例相遇模型:快車走了v1×t1千米,慢車走了v2×t1千米,兩車運動的時間相等,根據(jù)比的性質(zhì)(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除以相同的非零數(shù)比值不變),約去相同的時間t1,快、慢車的路程之比即速度之比.
^這同樣是一個正比例模型:快車走了v1×t2千米,慢車走了v2×t2千米,兩車運動的時間相等,根據(jù)比的性質(zhì)(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除以相同的非零數(shù)比值不變),約去相同的時間t2,快、慢車的路程之比即速度之比.
^相遇后慢車路程也就是慢車折返距離,也就是相遇后慢車掉頭從丙地出發(fā)開往乙地,當快車到乙地時慢車已經(jīng)走過的路程.
^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寫成比例,例如,1:2的比值是1/2,2:4的比值是1/2,于是1:2=2:4.
^比“a∶b”等于除法“a÷b”也等于分數(shù)“a/b”.
^若分子分母不為0的兩個分數(shù)相等,則它們的倒數(shù)仍然相等,例如1/2=2/4→2/1=4/2=2.
^等式的性質(zhì):等式兩邊同時乘一個數(shù)仍然保持相等.
^x+(80-x)=80.
^我們的目標是求兩車相距幾千米,而題目條件不足以得到關于這個距離的方程(含有x的等式),只能得到兩車距離的表達式“x-x2/80”,我們把這個含有x的表達式叫做目標函數(shù).
^也就是不能簡單認為x越大,目標函數(shù)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