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來源于生活,據說這些電影,能反映出當時的香港社會
香港,華語電影的重鎮(zhèn),幾十年來出品了無數部經典的電影作品,成就了風靡全球的導演,也培養(yǎng)出許多國際巨星,而香港這個多文化的金融城市,也存在著多樣的電影養(yǎng)分,不論是英雄主義、愛情、友情以及社會現。
《A計劃》(1983)
「A計劃系列」第一部作品,由成龍自編自導自演,演員還包括了洪金寶以及元彪,成龍多數較為人知的作品多為80年代末之后,包括了「警察故事系列」、《飛鷹計劃》、《火燒島》、《紅番區(qū)》、《霹靂火》等等,但1983年的《A計劃》確立了成龍動作喜劇的風格,也讓大家了解他編、導、演的才能。

《喋血雙雄》(1989)
吳宇森的巔峰之作,香港英雄電影的經典,甚至可以說是暴力美學的教科書,《喋血雙雄》不僅僅在動作場面上開創(chuàng)了一個嶄新的境界,更在愛情、友情、榮譽之外,探究了法理情的界限,讓本片不只在票房上有著杰出的表現,藝術上更成就了難以超越的動作電影標竿。

《重慶森林》(1994)
也許是王家衛(wèi)最平易近人的作品,《重慶森林》利用了大量的經典臺詞,建構每一個角色之間的曖昧關系以及個人心理狀態(tài),在數字與戀物之間呈現王家衛(wèi)獨特的愛情觀點,孤單、寂寞與人來人往的香港成為一個容易迷失的偌大都會叢林。

《花樣年華》(2000)
如果說《重慶森林》是王家衛(wèi)最貼近觀眾的作品,那《花樣年華》一定是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只要提到王家衛(wèi),國外任何電影媒體、文字無不談及這段曖昧迂迴的愛情故事,在張曼玉綺麗的旗袍背后,傳遞出香港鮮艷卻壓抑的內心波瀾。

《無間道》(2002)
翻拍的作品都拿下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沒道理原著不受到注目以及喜愛,《無間道》在2002年推出后開創(chuàng)了香港電影新一波的「警匪類型電影」,不過它本身細膩的營造出諜對諜的臥底氛圍,是香港電影當時少見的經典之作,而兩位男主角的絕佳演出也成為《無間道》成功的重要因素。

《餃子》(2004)
《餃子》是香港、日本、韓國合拍片《三更2》的一個單元,由諷刺派大師陳果執(zhí)導,用恐怖片的節(jié)奏和故事,描述一個試圖凍結青春的過氣女星,最終面對了驚人的副作用;《餃子》用獨特的視角和故事,隱喻了人對于年紀、外貌、婚姻、情欲以及「時間」的盲從與無法控制。

《文雀》(2008)
提到杜琪峰,《文雀》是比較少被拿出來講的作品,不過本片呈現出優(yōu)雅的印象派主義,以復古的音樂、畫面,呈現出香港特殊的懷舊氣息,其中一場經典的偷竊長鏡頭,在高難度的攝影下將「扒手」行為轉變?yōu)槿纭肝璧浮拱愕脑娨?,同時以人與人的「空間」帶出人口稠密的香港特色。

《維多利亞一號》(2010)
彭浩翔首部恐怖虐殺電影,在鮮血、殘忍殺戮以及情色鏡頭下,《維多利亞一號》呈現的其實是香港近年來房價飆漲、貧富不均以及中產階級過度壓抑的現象,用極端的手法控訴香港陷入的泥沼。

《桃姐》(2011)
《桃姐》靠著威尼斯影后葉德嫻精湛的演出,娓娓道出香港底層社會小人物的溫暖故事,也隨著彷彿在飾演自己本身角色的劉德華的溫暖照顧,說出了一個充滿愛的成長故事,桃姐沉默寡言卻任勞任怨的角色背景,似乎也反映出香港幾十年來的快速發(fā)展。

《低俗喜劇》(2012)
彭浩翔導演作品再次入選,當然《低俗喜劇》再次靠著彭浩翔獨特的觀點,諷刺直接的指出香港電影產業(yè)的荒謬,以及電影產業(yè)人員在風光外面之后的心酸。

尋求電影資源,更多電影推薦,關注公眾號:電影大濕(dian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