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5
所以頭就不停地轉,找一個與床頭斜面最合適位置。最后找到一個地方發(fā)現有感覺,所以就把頸部往上用力頂在斜面。
最后不知是累了還是由于頭骨擠壓感想睡覺導致睡著,被我媽叫醒已是吃晚飯的時候。睡前身上什么也沒蓋,醒來的時候身體感到涼涼的,頭骨也沒有睡前那種擠壓感了。
頭骨的擠壓感沒了,我也沒和父母講什么頭骨會動的事。吃飯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下午什么也沒有做,怎么也會讓頭骨變得自己挪動呢?
以前發(fā)現每次在頭骨發(fā)生會動,都是在很靜的時候。下午感覺都在動,搞得滿身大汗。一提到汗,想到以前發(fā)生有移動是時候,都是在身體很熱的時候情況下發(fā)生,下午發(fā)生的也是符合了同樣的規(guī)律,也是熱也是汗,只是方式不同。
以前是手或頸在用力,讓身體發(fā)了熱,而下午則是為了趕時間,同樣使身體發(fā)熱,看來發(fā)熱是頭骨變軟的前頭信息。以后在運動的時候就要注意這點,畢竟最近頭骨會時不時地發(fā)生莫名其妙的挪動。
自從喝了“硫酸鋅”后,這東西真的開胃,肚子餓得很快,比高一那時餓得還快。教室里也有同學就在教室里泡東西吃,像奶粉、芝麻糊之類的。
肚子常常在沒上幾節(jié)課就要抗議,但是離放學還尚早,所以我也決定去買奶粉放在桌下,實在餓的時候就泡著喝好了,總比餓了喝白開水要強,白開水那是越喝越餓,每次像洗胃一樣。
在超市里選奶粉的時候,看到有“伊利學生加鋅奶粉”,我想到高一時肚子餓得快,而現在肚子餓得更快,都是在我吃了含有鋅的東西后。會不會頭骨的動也和鋅有關,以前也沒有出現什么頭骨會動的現象,這種動也是在高中后才讓我有明顯的感覺。
不過鋅和頭骨的移動到底有沒有什么聯系?書上只講:鋅是微量元素,為體內多種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促進生長發(fā)育。難道是體內的什么酶變活躍,或是說鋅能促進生長發(fā)育就是說能加速一些激素的合成,這樣一想讓我想起近來奶頭中好像有硬物,碰到后很疼,這東西初中時就被人捏過,當時也很疼,看來最近的一些事情的發(fā)生與鋅的關系挺大的。
可能這樣想應該沒錯,那現在當初目的就有偏離了。
當初我是為了長高才去買的,現在弄得自己竟然發(fā)生頭骨會動,自從那晚睡覺左側眉梢后的骨后移后,逐漸前面的頭發(fā)分后看起來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好看了,連發(fā)質也有變差開始變硬,前面左側的頭發(fā)不能如以前齊向下癟著,在中間部分會向上突起。
我開始不再分頭路,直接把頭發(fā)向前梳,留點頭路影就算了。但我要想把已經改變的現象再變回來,看來想要變回來還是要通過吃含鋅的產品,只有這樣才會再次使頭骨變軟。
因為只有在頭骨變軟的時候,才有可能把改變的頭骨再弄回來。沒辦法看來以后要買還是買這種加鋅的奶粉,最后就買了“伊利學生加鋅奶粉”。
對于我的頭骨是否真的是由于吃了有關鋅類的產品,我也只是一個推測。也不是很肯定,為了證明這種猜測,也讓自己明白最近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到底為何而起,床頭也準備些“硫酸鋅”。
我見不得頭發(fā)變難看,就想把因移動而改變的頭骨給弄回來,也不想自己的頭發(fā)變化過程會高一老師那樣。但這種頭骨會動的事情從來沒有聽過,看來只能自己慢慢試著摸索。所以學校晚上晚上睡覺前想到的時候會去喝“硫酸鋅”,白天在教室肚子餓了,就泡包“伊利學生加鋅奶粉”喝。
讀高二,大家讀書開始用功,中午在教室里的人很多,開學的時候就覺得寢室里沒什么好玩,我也習慣在教室里趴在桌上睡午覺。當趴著睡的時候,始終覺得前面的頭骨有被向后移的感覺,老是趴在手上睡,手臂會被壓得很酸,當時我們學校發(fā)的教科書、輔導書加上自己買的,在桌上堆得很高,正好可以拿來當枕頭用,所以就直接趴在書堆上。
開始睡不著,就有點想壓著試試看的想法,因為我知道只要在一個地方長時間的壓著骨就會有反應,當把右側眉棱靠在書上的時候,只是動了一點就被什么阻到不會動了。
轉向左側眉棱的時候,左邊眉棱骨沒什么阻礙,就好像失控似的一直往后動,我也覺得很奇怪怎么左右會有這么大的區(qū)別,一沖動我就一直往后用力,由于它不像右邊會遇到阻力,只要我用力它就會不停往后移動,這樣向后用力了一些時間,眉棱骨向后一直移了很多,因為不見有阻力,我開始害怕就停止再向后用力。
怎么左右會出現如此大的區(qū)別?右邊的眉棱骨阻力很大不能向后大量后移,而左邊眉棱骨卻能不斷地后移且沒有感覺到有阻力。這樣一移后,把我當時用手指去拉耳朵上方的外緣硬骨(頂隆凸)時拉大出來的區(qū)域變小了,而且從右邊拉過來的骨也給擠走了。
我用手去摸后腦勺的頂部,在發(fā)旋附近處的頭骨,中間有一塊圓圓的突起,且這突起靠近左邊的地方有一條明顯的交界處,和在前額的交界處相似。
小學、初中有時剛理完短發(fā)也會用手去頭頂七摸八摸,或者洗頭的時候也會有指感,從殘存的記憶里依稀還能找到當初用手指碰及頭骨的感受。記得以前在中間就有這么一塊圓圓的突起,不過這塊突起用鏡子是看不出的,只有用手指去摸才會有感覺。鏡子中我看到自己后腦勺頂部,發(fā)旋周圍先是有一小塊平平的,再往下的后腦勺才開始向后突起。
想必我后面中間那突起以前就有了,但為什么左邊就沒有遇到一點阻力,可以一直不停地向后移,而右邊怎么又會遇到阻力?看來那晚睡覺時左側眉梢上方的外緣硬骨后移也和沒有阻力有關。
看來這次一沖動是雪上加霜了,發(fā)質已經不像高二開學來的時候那樣有光澤了,開始變得有點暗。頭發(fā)前面的一塊突起更明顯了,再想要把右邊的頭發(fā)分向左邊,頭發(fā)會在左邊眉梢對上處翹起,“四六”“六”這邊不能密密連著,中間開始出現斷開,已經不再連續(xù)、好看、整齊地向左長了。
只能把頭發(fā)向前梳,當時班級很多同學也都梳這種頭發(fā),有頭路的也只是留個影。而我想以后要是把頭發(fā)還原到原來的狀態(tài),發(fā)現要走的路是越來越長了。
自從猜測自己經歷的事與鋅有關,我越來越感到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當在喝“硫酸鋅”或是在喝了奶粉后,有時會明顯感到身體內會有股暖流遍布全身,全身很舒暢連肉都變滑的感覺。緊跟頭骨就會跟著變軟,所以這時候我會用左手指去對著左側的外緣骨向外拉或者用右手指向外推,只有這時刻頭骨才能容易地被手動地移,要是變硬時再怎么用力都是白搭。而這種體內有暖流一旦過去,就會在體內留有一股總想向外涌發(fā)的力,所以就會用拳頭去打桌邊,當練拳頭,或者上課兩腿部會互相自然交叉用力來耗能。
這時我已經知道這一切的發(fā)生都是鋅在搞的鬼,鋅既然為體內多種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促進生長發(fā)育,而我現是在高二這種年齡段。
以前電視上放的具有增高功能的產品,也都是宣傳產品會促進體內某些有利于增高的激素的產生,從而到達增高的目的,高爾寶宣傳時也就是一種外用到達內刺激產品。
雖然各廠家宣傳的產品賣樣、包裝迥異,但看多了這些廣告,就會想起老師經常講題目時常講的一句話:看看,這又是換湯不換藥吧!這些增高產品所宣傳的也是同一道理,實質目的都是為了增高,只是用不同的方法來刺激體內某些有利于增高的激素的產生。這樣考慮自己當初用鋅也只是這些方法其中的一種而已。
這可能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因為發(fā)現頭發(fā)變化已經開始明顯起來,發(fā)質開始變差,頭路也不分了。頭發(fā)先不說,最近感覺做數理化題目時反應變慢,頭糊糊的,思維沒有以前敏捷,背英語單詞就更討厭了。還好理科背的東西沒多少,記不住也可以慢慢推出來,幸虧當初沒去選文科,要不然遇到要背大量東西時那就死定了,更不用說以后去考什么試。
當初自己剛遇到頭骨變軟,還以為是自己的一種運氣,讓我遇到這種以前從沒聽說過事情,沒想到現在事情開始變得復雜起來,也不知道怎樣才是最好的方法去解決這件事,只能慢慢去摸索。而頭是整個身體的指揮中心,頭骨里面就是萬思之源的大腦,頭骨動的話里面的大腦就會影響到大腦,搞不好以后的考試會砸在這件事上。讓我在這個時候遇到這種事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