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20-2008 英文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0-2008 英文版(bzfyw.com): Textiles - Tests for colour fastness - Colour fastness to rubbing
GB/T 3920-2008 英文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
GB/T 3920—2008
代替GB/T 3920—1997

前 言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 105-X12:2001《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X12 部分:耐摩擦色牢度》(英文版)。
本標準根據(jù) ISO 105-X12:2001重新起草。本標準與ISO 105-X12:2001的主要差異如下:
1. 在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了與所引用國際標準對應(yīng)的我國標準,其中 GB/T 7565 替代了
ISO 105-F09;
2. 刪除了4.1.2關(guān)于AATCC 儀器的注;
3. 在4.3的注中增加了建議的耐水細砂紙規(guī)格;
4. 刪除了調(diào)濕時具體溫度和濕度的規(guī)定,直接引用了與此溫濕度相同的GB/T 6529 的規(guī)定;
5. 將4.4中校驗試驗調(diào)整為注的內(nèi)容;
6. 在6.1中對顏色面積小且聚集在一起的試樣增加了“可參照本條款規(guī)定”;
7. 增加了6.3的注2;
8. 第8章中增加了d)條。
本標準代替 GB/T 3920—1997《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本標準與GB/T 3920一
1997的主要變化如下:
1.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GB/T 6529和 ISO 105-X16;
2. 增加了摩擦布尺寸、圓形摩擦頭尺寸以及摩擦頭壓力的允差;
3. 長方形摩擦頭尺寸由“19 mm×25 mm”改為“19 mm×25.4 mm”;
4. 摩擦頭的動程由“100 mm”改為“(104±3)mm”;
5. 試樣尺寸由“不小于50 mm×200 mm”改為“不小于50 mm×140 mm”;
6. 增加了剪取與織物經(jīng)向或緯向成一定角度的可選試樣;
7. 增加了對小面積印花試樣的描述;
8. 增加了“耐水細砂紙,或不銹鋼絲直徑為1 mm, 網(wǎng)孔寬約為20 mm 的金屬網(wǎng)”的使用;
9. 摩擦布的含水率由“95%~105%”改為“95%~100%”;
10. 將可調(diào)節(jié)的軋液裝置的使用改為注的內(nèi)容;
11. 增加了對試樣調(diào)濕的程序。
本標準由中國紡織工業(yè)協(xié)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基礎(chǔ)分會(SAC/TC 209/SC 1)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蘇夢蘭集團有限公司、中紡標(北京)檢驗認證中心有限公司、
杭州天堂傘業(yè)集 團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斯穎、陳建華、張其平、趙純圭。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GB/T 3920— 1983 、GB/T 3920— 1997。
1 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各類紡織品耐摩擦沾色牢度的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由各類纖維制成的,經(jīng)染色或印花的紗線、織物和紡織制品,包括紡織地毯和其
他絨 類織物。
每一樣品可做兩個試驗, 一個使用干摩擦布, 一個使用濕摩擦布。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
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 251 紡 織 品 色牢度試驗 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GB/T 251—2008,ISO 105-A03:1993, IDT)
GB/T 6151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通則(GB/T 6151—1997,eqv ISO 105-A01:1994)
GB/T 6529 紡織品 調(diào)濕和試驗用標準大氣(GB/T 6529—2008,ISO 139:2005,MOD)
GB/T 7568.2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標準貼襯織物 第2部分:棉和粘膠纖維
(GB/T 7568.2— 2008,ISO/DIS 105-F02:2008,MOD)
ISO 105-X16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X16 部分: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積
3 原理
將紡織試樣分別與一塊干摩擦布和一塊濕摩擦布摩擦,評定摩擦布沾色程度。耐摩擦色牢度試驗
儀通過兩個可選尺寸的摩擦頭提供了兩種組合試驗條件: 一種用于絨類織物; 一種用于單色織物
或大面 積印花織物。
4 設(shè)備和材料
4.1 耐摩擦色牢度試驗儀,具有兩種可選尺寸的摩擦頭作往復直線摩擦運動。
4.1.1 用于絨類織物(包括紡織地毯):長方形摩擦表面的摩擦頭尺寸為19mm×25.4mm。摩擦頭施
以向下的壓力為(9±0.2)N, 直線往復動程為(104±3)mm。
注:使用直徑為(16±0.1)mm 的摩擦頭對絨類織物試驗,在評定對摩擦布的沾色程度時可能會遇
到困難,這是由于 摩擦布在摩擦圓形區(qū)域周邊部位會產(chǎn)生沾色嚴重的現(xiàn)象,即產(chǎn)生暈輪。對絨類
織物試驗時,使用4.1.1所述的 摩擦頭會消除暈輪現(xiàn)象。對絨毛較長的織物,即使使用長方形摩擦
頭評定沾色時也可能會遇到困難。
4.1.2 用于其他紡織品:摩擦頭由一個直徑為(16±0. 1)mm 的圓柱體構(gòu)成,施以向下的壓力為 (9±0.2)N,
直線往復動程為(104±3)mm。
4.2 棉摩擦布,符合GB/T7568.2的規(guī)定,剪成(50 mm±2mm)×(50mm士2 mm) 的正
方形用于4.1.2的摩擦頭,剪成(25 mm±2 mm)×(100mm±2mm)的長方形用于4.1.1的摩擦頭。
4.3 耐水細砂紙,或不銹鋼絲直徑為1 mm、 網(wǎng)孔寬約為20 mm 的金屬網(wǎng)。
注:宜注意到使用的金屬網(wǎng)或砂紙的特性,在其上放置紡織試樣試驗時,可能會在試樣上留下
印跡,這會造成錯誤 評級。對紡織織物可優(yōu)先選用砂紙進行試驗,選用600目氧化鋁耐水細砂
紙已被證明對測試是合適的。
4.4 評定沾色用灰卡,符合GB/T251。
注:需定期對試驗操作和設(shè)備進行校驗,并做好記錄。 一般使用內(nèi)部已知試樣,做三次干摩
擦試驗。
5 試樣
5.1 若被測紡織品是織物或地毯,需準備兩組尺寸不小于50 mm×140 mm的試樣,分別用于
干摩擦 試驗和濕摩擦試驗。每組各兩塊試樣,其中一塊試樣的長度方向平行于經(jīng)紗(或縱向),
另一塊試樣的長 度方向平行于緯紗(或橫向)。若要求更高精度的測試結(jié)果,則可額外增加試樣
數(shù)量。
另一種剪取試樣的可選方法,是使試樣的長度方向與織物的經(jīng)向和緯向成一定角度。
若地毯試樣 的絨毛層易于辨別,剪取試樣時絨毛的順向與試樣長度方向一致。
5.2 若被測紡織品是紗線,將其編織成織物,試樣尺寸不小于50mm×140mm。
或沿紙板的長度方向 將紗線平行纏繞于與試樣尺寸相同的紙板上,并使紗線在紙板上均勻地鋪成一層。
5.3 在試驗前,將試樣和摩擦布放置在GB/T 6529規(guī)定的標準大氣下調(diào)濕至少4 h。 對于棉或羊毛等
織物可能需要更長的調(diào)濕時間。
5.4 為得到最佳的試驗結(jié)果,宜在GB/T 6529規(guī)定的標準大氣下進行試驗。
6 程序
6.1 通則
用夾緊裝置將試樣固定在試驗儀平臺上,使試樣的長度方向與摩擦頭的運行方向一致。在試驗
平臺和試樣之間,放置一塊金屬網(wǎng)或砂紙,以助于減小試樣在摩擦過程中的移動。對第5章制備
的試樣 按照6.2和6.3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試驗。
當測試有多種顏色的紡織品時,宜注意取樣的位置,若使用4.1.2所述的儀器,則使所有顏色均
摩擦到。如果顏色的面積足夠大,可制備多個試樣,對單個顏色分別評定;如果顏色面積小且
聚集在一 起,可參照本條款規(guī)定,也可選用ISO 105-X16 中旋轉(zhuǎn)式裝置的試驗儀進行試驗。
6.2 干摩擦
將調(diào)濕后的摩擦布(見4.2和5.3)平放在摩擦頭上,使摩擦布的經(jīng)向與摩擦頭的運行方向一致。
運行速度為每秒1個往復摩擦循環(huán),共摩擦10個循環(huán)。在干燥試樣上摩擦的動程為(104±3)mm,
施加 的向下壓力為(9±0.2)N (見4.1.1和4.1.2)。取下摩擦布,按5.3對其調(diào)濕,并去除摩擦布上可
能影 響評級的任何多余纖維。
6.3 濕摩擦
稱量調(diào)濕后的摩擦布,將其完全浸入蒸餾水中,重新稱量摩擦布以確保摩擦布的含水率達
到95%~ 100%。然后按6.2進行操作。
注1:當摩擦布的含水率可能嚴重影響評級時,可以采用其他含水率。例如常采用的含水率
為(65±5)%。 注2:用可調(diào)節(jié)的軋液裝置或其他適宜裝置調(diào)節(jié)摩擦布的含水率。
6.4 干燥
將濕摩擦布晾干。
7 評定
7.1 評定時,在每個被評摩擦布的背面放置三層摩擦布(4.2)。
7.2 在適宜的光源下,用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4.4)評定摩擦布的沾色級數(shù)(見GB/T 6151)。
8 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yīng)包括下列內(nèi)容:
a) 本標準的編號,即GB/T3920—2008;
b) 試驗所用摩擦頭:
c) 試驗是干摩擦還是濕摩擦,若為濕摩擦,則注明含水率;
d) 使用的金屬網(wǎng),或耐水細砂紙及其規(guī)格;
e) 對試樣和摩擦布的調(diào)濕時間;
f) 試樣的長度方向,即經(jīng)向、緯向或斜向;
g) 每一個試樣的沾色級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