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未央】原創(chuàng)丨復活:驚蟄龍?zhí)ь^深蘊天人之約


?

【全文3500字? 通讀需10分鐘】

?

?

? ?
仲春二月,日落后,以白虎參宿為核心的冬季星空堪堪越過南正。
它曾如此壯麗,立春入夜前后,參宿三星連珠般高懸南天。以至一旦西墜,夜幕黯然,人們竟一時茫然迷失坐標。

?
此時,你要看向北天,北斗七星勺柄即所謂“杓”,指向正東,乃天下皆春,這是春季真正到來的標志。此時一枚亮星,隨勺柄指引自東方地平線上升起。
此星,名喚大角星。
是為全天第四亮星,北天第一亮星。

?
▲ 2023.3.6 驚蟄 晚八點星圖

?
▲ 2023.3.6 驚蟄 晚十二點星圖
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大角星現(xiàn)屬亢宿,其點位相對于角宿偏東而恰在亢宿頭頂,故列入亢宿。實際上,大角才是太古時代真正的蒼龍之角,與角宿一為雙犄角。
尤其仲春之初,驚蟄時分,白虎朱雀對分南天,東方蒼龍堪堪露頭,黃道附近角宿一、角宿二視角太低不得見,惟大角猛然高昂,位在北極恒顯圈附近,粲然可觀。
所謂“龍?zhí)ь^”,人們所見所指,其實就是大角星。

?
二十八宿,何以蒼龍為首?
只因四季自春始,而大角自東升,兩者時空相契。于是,見大角,知春歸。大角成為全年循環(huán)周期之始而總攬一年歲紀,因而與斗建為一體,有了斗極帝車的功能。也正基于這一點,大角成為帝君星占的主星。

?
作為帝星,大角的星官配置是成系統(tǒng)的。兩旁各有勾狀三星一組,為大角之鼎足,名曰左攝提、右攝提。顧名思義,攝提者,提綱挈領,總攝萬端。

?

?
▲ 大角為君? 左右攝提為臣
晝參日影,夜考極星。
實際上,所謂極星,在北極、北斗之外,還應加上大角,北斗七星一頭圍繞北極,一頭指引大角,這才構(gòu)成了完整的斗極斗建時空樞運體系。大角自成帝位,以左右攝提為輔臣,承天命,運天時,為四季之首,居列宿之長,率二十八宿沿黃道升降浮沉永動不息,四時八節(jié)周而復始晷刻不爽。

?
這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正月即寅月雖名為春實未入春,而是冬春交節(jié)混沌態(tài)。驚蟄亦即龍?zhí)ь^標定二十八宿循環(huán)往復的起點,雖非歲首,卻相當于歲首。
這才真正開春。
二十八宿本自周流不止,卻命蒼龍為東宮,命朱雀為南宮,命白虎為西宮,命玄武為北宮,何也?四季春為始,列宿角為始。定格在春天到來這一刻,四宮本尊各歸正位,東南西北由此排定。

?
▲ 二月二 剃龍頭
正因為正月的混沌態(tài),天之混沌要求人之虛靜,故頗多禁忌。“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即是一例。從科學角度看自然不經(jīng),而以文化人類學論之,則自成其理。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币坏蕉露?,龍角一出,諸般禁忌全打破。那就真到了大開大闔百無禁忌捋起袖子加油干的時候。
是以,除舊布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層層躍進。

?

?

?

? ?
為什么先民把驚蟄抬頭的這組星宿命為龍?
于四時言,龍主春。于生死言,龍主生。于德性言,龍主仁。為什么龍具備這些屬性?
以龍為字根的字,常有混沌義。聾、籠、朧等皆如此。Long這個讀音指向天地閉合、陰陽未分的蒙昧態(tài)。龍的初文則指向脊椎生物所共有的內(nèi)蜷的胚胎祖型。

?
▲ 各類脊椎動物胚胎

?
▲ 甲骨文兩類龍字
蟲如此,魚如此,鳥如此,獸如此,人亦如此。
史前及殷周早期玉龍以圜形或C型為主。因其弧度的盈縮與開閉的程度,又衍生出龍玦與龍璜。年代越早,其五官雕琢越囫圇,線條細節(jié)越拙樸,似缺乏龍的典型樣貌,愈顯高古而混沌,正與胚胎同。
十二辟卦中,龍三月卦為夬。從字形看,夬是玦的核心字根,C是夬的核心意象。從卦象看,五陽居下而一陰在上,如圜璧獨缺一口,正是古早玉龍玦型體式。

?
▲ 甲骨文 · 夬

?
▲ 十二辟卦 · 夬卦
所以,最早的龍,不限于某一具體的動物或靈獸,而是胚胎這種生命蒙昧態(tài)的抽象定義,由此具有了普遍性。
混沌,因而無限。

?
▲ 早期玉龍體式

?
龍,介乎天與水之間,介乎冬與春之間,介乎終與始之間,介乎生與死之間。
它是一種狀態(tài),也是不同的階段。
冬十月亥,萬物返歸地母子宮,凋謝寂滅等待重生;冬十一月子,陰陽合,雙螺旋,生命始;冬十二月丑,胚胎初成,生命之紐行將解開。春正月寅,胎兒成型,性別分化。春二月卯,天門開,龍?zhí)ь^,驚蟄,胎動。
龍,于地支對應辰,于八卦對應震,于生殖生育對應娠。辰的本義為蜷曲蠕動之胚體。辰加雨為震,是胚體蠕動時天地交泰之雷動。以辰為核心字根的娠,指胎動。
龍見,即是胎動。

?
▲ 辰是蠕動
原來,龍的深層意蘊,乃是關乎孕育與覺醒的元敘事。龍是生命的遠征。
冬季配北方玄武,龜蛇合體,五行屬水,五色為黑。龜蛇交尾構(gòu)型,是陰陽媾和、男女構(gòu)精的生殖符號;水是生命之源,是羊水,是昆侖山下東流往生的黑水;黑是子宮的幽閉,是鴟龜曳銜日出之前光明所不及的冥界。

?
▲ 馬王堆漢墓帛畫鴟龜曳銜局部
自亥及卯再及于辰,自玄武至蒼龍再至于昏見大角,歲時周期與生命歷程,大宇宙與小宇宙,深層同構(gòu),深度同頻。因此,龍有一以貫之的道的屬性,由萬類祖源那一枚胚胎開始,三生萬物出入萬千法門,具備超越次元壁的無窮變化與無限自由。
蒼龍于北方潛入黑水為鬼蛇,龜蛇于東方一飛沖天為蒼龍。隱遁土灰為蜇蟲,騰蛇乘霧為飛龍??梢詽擙埼鹩?,可以見龍在田,可以或躍在淵,可以飛龍在天。龍,小則小到無中生有渺茫毫末之太一,大則大到不知其幾千里之巨靈。
真是至小無內(nèi),至大無外。

?

?
▲ 煮酒論英雄
當生命如驚雷般猛然躍現(xiàn),你要明白,他早已在你不知不覺的某個深夜啟程,悄無聲息卻健行不息,經(jīng)歷了漫長的跋涉,這才來到你面前。
一如冬至入九,至驚蟄,終于天地舒懷,九九寒盡。


?

? ?
龍?zhí)ь^,直入生命的終極關懷。
仲春,黃昏,東方,大角星升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條蚯蚓、一條蛇,可以想象成足以興云致雨的覺醒的龍,也可以想象成——我們自己。
它帶來一聲春雷,更向人間昭示圜形的宇宙象數(shù)與生命密碼。

?
▲ 天道圜

?
時空周而復始,生命死而復生,草木枯而復榮。
既然世間萬物莫不如此,既然人為靈長貫徹天地,那么,人何能例外?
葉落歸根,龍蛇蟄伏,一同人之土葬。
春來萌蘗,龍蛇驚蟄,一如人之復生。
因此,死并非終點,而是循環(huán)往生的起點。墓穴亦非死后無知的盡頭,而是死生交替過程中,這一頭進那一頭出的站點。也許長夜冥冥,沒人知道穿透隧道穿渡黑水到底要多久,但日出必將到來,大角必定升起。
天人之約,亙古不失。

?
▲ 屈肢西首葬? 復歸于嬰兒
在佛教輪回說傳入前,生死循環(huán)作為天道圜的派生觀念,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固有的常識。
新石器以至戰(zhàn)漢時期各地多見屈肢西首葬。蜷姿特甚有如復歸于嬰兒,西首則朝向昆侖丘。先天八卦那是西北艮卦位,昆侖在焉,以象墳塋丘山。死則歸西,去往昆侖,潛游黑水,向東方更生。
在半坡遺址,人們將早夭的孩尸葬入陶甕,以鼓腹的甕棺模擬孕婦的子宮,而甕蓋或甕底預留的小孔則是轉(zhuǎn)世降生的陰門。
在牛河梁女神廟墓葬,紅山先民將玉豬龍置于遺骸心胸,以助死者回到生命胚胎蜷曲初態(tài),又在遺骸頭部正上方接一段馬蹄形管狀玉器,以找準命門找回母體。
玉豬龍也叫玉獸玦。
至此,我可以說:
凡玉玦者,本是玉豬龍C型胚胎體態(tài)的抽象。
凡玉管者,本是穿通兩界起死回生的通道。
凡玉璜者,本是此岸跨向彼岸、此生投向往生的橋梁。
凡玉者,皆為超度。
吾先民是以重玉也。玉出昆侖,那正是起死回生的天門。

?
▲ 紅山文化玉豬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