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中華文化長河 名家書齋雅號大觀

2021-09-23 10:14 作者:過往與序章  | 我要投稿

中華文化長河名家書齋雅號大觀

室 名 堂 號一覽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六一居
蘇軾(1037年-1101年)雪堂、思無邪齋、徳有鄰堂、 桄榔館
米芾(1051年-1107年)寶晉齋
趙佶(1082年-1135年)紫宸殿
鮮于樞(1246年-1302年)困學齋
趙孟頫(1254年-1322年)水晶宮、梅雪齋、松雪齋、蓮花莊
王冕(1287年-1359年)梅花屋、浮萍軒
柯九思(1290年-1343年)蘊真齋
倪瓚(1301年-1374年)清秘閣、朱陽館、凈因庵、凈名居

解縉(1369年-1415年)喜易齋
沈周(1427年-1509年)水云居、有竹居、煮石亭、耕石齋、有竹莊
文徵明(1470年-1559年)玉蘭堂、悟言室、停云館、玉磬山房、歌斯樓
唐寅(1470年-1523年)桃花庵、桃花塢、夢墨亭、元如居、學圃堂
陳淳(1483年-1544年)墨花館、洗新亭

王寵(1494年-1533年)采芝堂、辛夷館、大雅堂、韡韡齋
錢轂(1508年-1578年)鴻硯齋、懸磬室
徐渭(1521年-1593年)青藤書屋、子云居、湘管齋、一枝堂、西州字堂、櫻桃館、水鑒堂
項元汴(1525年-1590年)退密齋、香嚴居、漆園、天籟閣、若水軒、蘧廬、墨林堂、博雅堂、凈因庵
董其昌(1555年-1636年)香光居、畫禪室、玄賞齋、戲鴻堂

陳繼儒(1558年-1639年)一拂軒、晚香堂、雪堂、柿葉軒
張瑞圖(1570年-1641年)白毫庵、果亭、芥子居、清 真堂、放鶴亭
米萬鍾(1570年-1628年)文石居、夕海亭、石隱庵、 湛園
藍瑛(1585年-1664年)飛云閣、蕪煙亭
黃道周(1585年-1646年)浩然堂、聽秋閣、琴鶴軒、 灑光堂、石齋、十朋軒、明誠堂
王鐸(1592年-1652年)天香亭、千秋館、蕉葦書屋、 癡庵、崝嶸云房、璚惢廬、婁絡亭

王時敏(1592年-1680年)西廬、儒齋、農(nóng)慶堂、珍玩 樓、藻野堂、稻香庵
倪元璐(1593年-1643年)白云居、解軒、水明庵、依云閣
項圣謨(1597年-1658年)易庵、疑雨齋
王鑒(1598年-1677年)染香庵、來云館、西新齋、弇山堂,寶觶樓
傅山(1607年-1684年)嗇廬、蔥蒜山房、歸莘庵

髡殘(1612年-1673年)石溪、大歇堂
査士標(1615年-1698年)不夜齋、待雁樓、梅壑、種書堂
龔賢(1618年-1689年)草香堂、安節(jié)堂、安廬堂、半畝園、掃葉樓
梁清標(1620年-1691年)蕉林書屋、作圣堂、棠邨、秋碧堂
戴本孝(1621年-1691年)離泛堂
鄭簠(1622年-1693年)脈望樓、書帶學堂
梅清(1623年-1697年)雪廬、敬亭、瞿硎石室、南岡草堂、衡洞草堂、茶峽草堂、天延閣、東山草堂、梅花書 屋、巳指齋、醉吟白雪樓

朱耷(1626年-1705年)在芙山房、刃庵、何園、黃竹 園、禊堂、驢屋,洛園、懷古堂、鰕?扁軒
王翚(1632年-1717年)西夾閣、來青閣、響山樓、虛 室、澂懷館、拙修堂、味葵書屋、水云精舍
惲壽平(1633年-1690年)白云樓、東園、云起樓、白 華齋、菊澗、蘭室、白云草堂、歐香館、不遠齋、梅花庵、 紅雨軒、望古齋、苕華館、夢暉室、夢墨齋、研云草閣
王原祁(1642年-1715年)求是堂、古期齋、掃葉庵、 期仙廬、潭影軒、罨畫樓、穀貽堂

石濤(1642年-1718年)耕心草堂、大滌堂
高士奇(1645年-1703年)蘭渚軒、朗潤堂、蒼兀齋、 簡靜齋、漱芳齋、念云堂、紅雨山房
卞永譽(1645年-1712年)式古堂
康熙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佩文齋、藻鑑 齋、戒得堂
雍正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朗吟閣、樂善堂、勤政殿、四宜堂、松柏室
華喦(1682年-1756年)秋岳、小東園、解弢館、小園、云阿暖翠之閣
高鳳翰(1683年-1749年)南村、河干草堂、西園、灌 園、懋堂、文石山莊、桐陰別館、九如樓、息園

安歧(1683年-1742年)思原堂、古香書屋、沽水草堂
邊壽民(1684年-1752年)葦間書屋
李鱓(1686年-1762年)復堂、棗園、浮漚館、梅亭
汪士慎(1686年-1759年)七峰草堂、瘽齋、勤齋、巢林、心觀、齋萱堂、魚睨軒?
金農(nóng)(1687年-1763年)心畫家庵、冬心齋
黃慎(1687年-1768年)放亭、菊莊、暮成堂

高翔(1688年-1752年)犀堂、五岳草堂、彈指閣
鄭燮(1693年-1765年)北泉草堂、橄欖軒、病梨閣、銅菩薩庵、雪浪齋、然藜閣、無數(shù)青山拜草廬、清暉書屋
李方膺(1695年-1755年)半舫、成邨、借園、抑園、梅花樓
乾隆,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1799年)三希堂、淳化軒、道寧齋、樂壽堂、漱芳齋、畫禪室、五代五福五德堂、 春藕齋、隨安室、芝蘭室、抑齋、養(yǎng)性殿、熙和軒、倦勤齋

劉墉(1719年-1804年)石庵、木庵、香巖、勗齋、老 桂山房、清愛堂、仙舫
梁同書(1723年-1815年)頻羅庵、日貫齋、瓠臥室、 山舟
王文治(1730年-1802年)丁香坊
翁方綱(1733年-1818年)蘇米齋、寶蘇室、兩香齋、 蘇齋、晉觀堂、塔影軒、彝齋
羅聘(1733年-1799年)香葉草堂
伊秉綬(1754年-1815年)白雨山房、寒玉齋、賜硯 齋、默庵、長生古瓦齋、齋心觀古之居

嘉慶愛新覺羅·颙琰(1760年-1820年)味余書屋、琴 德簃、涵秋館、繼德堂
陳鴻壽(1768年-1822年)曼云閣、石經(jīng)樓、桑連理 館、雙連理館、阿曼陀室、千八百鶴草堂、十六椽竹館、夢 飼千百鶴齋
吳榮光(1773年-1843年)荷屋、可庵
梁章鉅(1775年-1849年)退庵、古瓦硯齋、藤花吟館
何紹基(1799年-1873年)龍寶軒、黑女庵、不洗硯齋、玉梅華盦
吳云(1811年-1883年)平齋、愉庭、退樓、聽楓山館、二百蘭亭齋
顧文彬(1811年-1889年)艮盦、過云樓
陳介祺(1813年-1884年)簠齋、古瓦量齋、寶簠齋
俞樾(1821年-1907年)茶香室、春在堂、詁經(jīng)精舍

虛谷(1823年-1896年)古柏草堂、三十七峰草堂、覺非庵
趙之謙(1829年-1884年)悲庵、梅庵、二金蝶堂、憨寮
咸豐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1861年)克敬居、同道堂、靜觀齋、古鑒齋
蒲華(1832年-1911年)九琴十硯齋、九琴十研樓、夫蓉盦、劍膽琴心室、芙蓉盦?
陸心源(1834年-1894年)穰梨館、皕宋樓、儀顏堂
任伯年(1840年-1895年)頤頤草堂
吳昌碩(1844年-1927年)缶廬、石人子室、半日邨、 禪臂軒、破荷亭
王懿榮(1845年-1900年)天繪閣
黃遵憲(1848年-1905年)人境廬
黃士陵(1849年-1908年)延清芬室、蝸篆居

沈曾植(1850年-1922年)海日樓、巽齋
林紓(1852年-1924年)畏廬
裴景福(1854年-1924年)壯陶閣、吟雪軒
康有為(1858年-1927年)萬木草堂、人天廬、開天天室
龐元濟(1864年-1949年)虛齋
齊白石(1864年-1957年)寄萍堂、借山吟館、三百石印齋、甑屋、杏子塢、悔烏堂、樂石室、星塘、借山堂
黃賓虹(1865年-1955年)冰上鴻飛館、竹北簃、青照臺、佩訓堂、賓虹草堂、石芝室、宙合齋、寶荀樓、籀廬、 鴻廬

羅振玉(1866年-1940年)大云書庫、墨緣堂
沈鈞儒(1875年-1963年)與石居
陳師曾(1876年-1923年)槐堂、觭庵
陳叔通(1876年-1966年)百梅書屋
經(jīng)亨頤(1877年-1938年)大松堂、仰山樓、培遠樓、臨淵閣、北海一廬、山邊一樓、長松山房、春霜草堂
何香凝(1878年-1972年)雙清樓
高吹萬(1878年-1958年)格簃、葩廬、卷窩、吹萬樓、懷舊樓、可讀齋、拜鵑室、寒隱廬、抱書堂、袖海室、 茍全狗命之室、閑閑山莊、食古書庫
于右任(1879年-1964年)鴛鴦七志齋
王福庵(1880年-1960年)糜研齋
陳垣(1880年-1971年)勵耕書屋

李叔同(1880年-1942年)晚晴山房、李廬、旭光室、殉教堂、城南草堂、銀洞草庵
魯迅(1881年-1936年)綠林書屋
沈尹默(1883年-1971年)瓠庵、秋明室
鄧爾雅(1884年-1954年)鄧齋、寒廬、無邪堂、水周堂、綠綺園、漪竹廬、萱草都房?
蘇曼殊(1884年-1918年)燕子龕
吳梅(1884年-1939年)瞿庵、百嘉堂、奢摩他室
余嘉錫(1884年-1955年)讀己見書齋、不知魏晉堂
馬敘倫(1885年-1970年)石屋、嘯天廬、天馬山房
周作人(1885年-1967年)苦雨齋、假藥廬

董必武(1886年-1975年)益樂堂
夏丏尊(1886年-1946年)平屋
柳亞子(1887年-1958年)磨劍室、羿樓、笑隱樓、樂天廬、鷗夢圓簃、靈芬別館、禮蓉招桂庵、上天入地之室
劉半農(nóng)(1891年-1934年)靈霞館
胡適(1891年-1962年)藏暉室
談月色(1891年-1976年)梨花院落、舊時月色樓、漢玉鴛鴦池館
朱屺瞻(1892年-1996年)梅花草堂、修竹吾廬、省廬
郭紹虞(1893年-1984年)照隅室
顧頡剛(1893年-1980年)晚成堂
吳湖帆(1894年-1968年)倩庵、醜簃、梅景書屋、迢迢閣、四歌堂、東莊、四歐堂

許地山(1894年-1941年)面壁齋
范煙橋(1894年-1967年)愚樓、鴟夷室、小天一閣、 無我相室、歌哭于斯亭
林語堂(1895年-1976年)有不為齋
鄭逸梅(1895年-1992年)秋芷室、紙帳銅瓶室、雙梅 花庵
周瘦鵑(1895年-1968年)且住、梅丘、荷軒、蘭庵、 寒香閣、魚樂園、懷蘭室、愛蓮堂、紫蘭臺、鳳來儀室、紫 蘭小筑、紫羅蘭盫、西門寄廬、花延年閣、紅鵑啼瘦樓、養(yǎng) 魚種竹之廬
錢穆(1895年-1990年)未學齋、思親強學室、素書樓
溥心畬(1896年-1963年)寒玉堂、二樂軒
潘天壽(1897年-1971年)止止室
豐子愷(1898年-1975年)緣緣堂、小楊柳屋、日月樓

鄧散木(1898年-1963年)廁簡樓、三長兩短之齋
朱自清(1898年-1948年)猶賢博奕齋
張大千(1899年-1983年)大風堂、環(huán)蓽庵、摩耶精舍、呢燕樓、聊可亭
錢松喦(1899年-1985年)頑石樓
聞一多(1899年-1946年)何妨一下樓
沙孟海(1900年-1992年)蘭沙館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古槐書屋
商承祚(1902年-1991年)決定不移軒
胡風(1902年-1985年)落荒土屋、聽詩樓、西曬樓、灌風樓、避法村、若不聞齋、四樹齋
聶紺弩(1903年-1986年)三紅金水之齋
傅抱石(1904年-1965年)抱石齋

宣統(tǒng)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無逸齋
李可染(1907年-1989年)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
趙樸初(1907年-2000年)無盡意齋?
陸儼少(1909年-1993年)晚晴軒、骩骳樓
唐云(1910年-1993年)大石齋、山雷軒
謝稚柳(1910年-1997年)壯暮堂、苦簧齋
啟功(1912年-2005年)堅凈居
端木蕻良(1912年-1996年)六米齋
關山月(1912年-2000年)鑒泉居
馮其庸(1924年-2017年)寬堂
黃胄(1925年-1997年)雨石居
劉紹棠(1936年-1997年)蟈籠齋

文人一個齋號,寥寥幾字,意義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對外表白

古往今來,大凡文人墨客都要給自己的書房、畫室起個雅名,亦謂之齋號。齋號的取名,既反映主人的個性與品性,又關聯(lián)主人的寄情與愛好。主人在命名前,要對齋名內(nèi)容的雅與俗、深與淺、簡與繁、穩(wěn)與浮作反復推敲,一經(jīng)定名終身不改。寥寥幾字,意義深邃,是主人明志修身的對外表白,是他人觀言察行的檢驗標準,是齋主外在形象和內(nèi)在修養(yǎng)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

曾國藩《看云歸岫草堂》

而除了“齋”字,古人書房取名還有用堂、室、屋、樓、館、閣、軒、舍、居、洞、廬、庵、簃亭、山房等等。齋號多是古代學富五車的文人雅士標示自己做人作文的追求的形象化符號,從齋號就可以領略其不同于別人的個性化心境和情趣。

當下,藏家對于齋號的熱衷度持續(xù)上升。2015年某拍賣公司春拍,李可染《九藤書屋》四字為代表,成交價高達391萬元,名副其實的“一字千金”。而此前一年,伊秉綬《遂性草堂》創(chuàng)造了齋號拍賣的最高價紀錄,估價僅為80-120萬元,但最終成交價高達2300萬元。

李可染《九藤書屋》 成交價:391萬元

伊秉綬《遂性草堂》 成交價:2300萬元

為什么近年會再次出現(xiàn)齋號熱的現(xiàn)象,最主要的原因則是隨著當下的收藏熱,尤其是人們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以及理解越來越深,對于齋號這種比較傳統(tǒng)的中國收藏家的追求,自然會出現(xiàn)這個熱潮。其次,對于現(xiàn)在做收藏的人來講,如果若干年后,希望把自己的收藏品進行展覽和展示,那么顯而易見的是,有一個比較雅致的齋號作為標題,肯定比某某人的收藏要更加的雅氣。

而對于書畫收藏圈來講,把齋號發(fā)揮到極致的當屬是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在張伯駒定印的《叢碧藏畫錄》一書中,上面記載了他在漫長生涯中收集的藏品: 展子虔的《游春圖》、陸機的《平復帖》、李白的《上陽臺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等等,而幾乎每收藏一件這樣的精品,先生就會新生一個名字,如游春主人、平復堂主、好好先生等,他還把畫室稱作“平復堂”,將客廳稱為“吟碧館”,將宅園稱做“展春園”。

部分齋號成交記錄

進入到今天,我們也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經(jīng)營書畫交易或者是收藏書畫的人,都會有一個所謂的齋號,一則來源為尋找和自己收藏或是經(jīng)營相符的古人齋號,二則是請求當代的書法或者是書畫大家,甚至是文化名人,為自己題寫相應的齋號。無論是兩者之中的任何一種方式,齋號中都承載者個人的收藏體系,以及文化背景,從這個角度來講,這些“齋號”比所謂的勵志題字更加的厚重,反應在市場價格上也是相對比較貴,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齋號中所蘊涵的“文化價值”。

鄧石如書【是清風明月之廬】

“齋號”做為一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象,這樣的一個“齋號熱”其實背后蘊含的是中國收藏力量的壯大,建立收藏體系也好,附庸風雅也罷,都絲毫不影響藏家們對于齋號的熱情,下一個“九藤書屋”或是 “通古齋”出來之時,還將會有“一字千金”的爭奪。

何紹基書【愛蓮堂】
齋號形式

01

依傍景觀

即以居室書齋所處自然環(huán)境或人文景觀為題示,標榜使用室名者澹泊名利、寄情山水的閑適意趣,通常是一個字如亭、館、樓、閣等,也有兩個字如山莊、草堂、山房、精舍等。

蒲松齡書房“聊齋”



據(jù)史料記載,齋號起源晉唐,盛行明清,至今歷傳不衰。我們把書房稱為書齋,是因為“齋”本義是齋戒的意思。古人認為讀書是件清心凝神的事,該抱著一種虔誠的態(tài)度,因而書房以多“齋”命名。

如王安石的“昭文齋”、劉鶚的“抱殘守闕齋”、周作人的 “苦雨齋”。

伊秉綬書【放懷堂】



堂,許慎《說文解字》:“堂,殿也。”其特征是高大、寬敞、明亮,所以文人學者起齋名用“堂”者頗多。也有種說法,“堂”有學堂之意,書齋名里頭帶著“堂”的,有不少是在里面教學生的。敢以“堂”為名,自然是大方之家,兼有老師的身份了。

如紀曉嵐的“閱微草堂”、張大千的“大風堂”等。

伊秉綬書【柘庵】



閣,原本指置放物品的架子,宮廷里收藏圖書,便以“閣”為宮之名,藏書家所造的樓也用“閣”命名?!伴w”因此也就有了“樓”的意思。

如唐伯虎的“魁星閣”、劉海粟的“存天閣”、吳青霞的“篆香閣”等等。

伊秉綬書【荷香館】



軒,從車旁,原指有帷幕的車子。由其形引申為有窗戶的長廊或小屋。
如歸有光的“項脊軒”、辛棄疾的“稼軒”。柳宗元的“西軒”

伊秉綬書【仲軒】



居,是居住的意思,書齋乃是文士生活起居的中心,因而文人書房不乏用“居”。

如葉圣陶的“未厭居”、啟功的“堅凈居”等。


伊秉綬書【友多聞齋】



屋,本義是古代半地下穴居的頂部,漢代起引申為房屋。文人書房用“屋”“書屋”命名,平實樸素,自有韻味。

如鄭板橋的“青藤書屋”、夏丏尊的“平屋”、毛澤東的“菊香書屋”等。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如洞、舍、廬、亭、庵、簃、庋、牖、廛、榭、園、巖、巢、村、蓬、窩等等。

伊秉綬書【梅華草堂】

02

特殊含義

很多名家的齋號不只是依傍景觀,而還具有特殊的含義,例如自己在哪一季節(jié)所生,家庭所給人的感覺,自己所偏愛的風格等等。這一類齋號則比較耐人尋味。

何紹基書【淡香書屋】

03

帶有名字

有一些名家的齋號則帶有自己名字中的一個字,象征獨一無二的齋號,給人一種量身定做之感。

齋號類型

趙之謙書【小脈望館】

1、述世類,以記述家世、身世為題。

七君子之一的沈鈞儒出生在一個七代藏石世家,一身與石交友,詩曰“掇拾滿吾居,安然伴石眠”,取“與石居”齋名,以表述其終身愛石玩石藏石之石緣。
晉代詩人陶淵明別號五柳先生,其后裔自明代從江西潯陽遷居鎮(zhèn)江演軍巷,憑“絡絲”手工勞動逐步發(fā)展成江綢業(yè)巨擘,遂取“五柳堂”齋名,以示對先祖的承襲和敬仰。

伊秉綬書【愛日吟廬】

2、述志類,以表述志向、志愿為題。

畫家李可染早在上世紀40年代抗戰(zhàn)期間,寄居重慶金剛坡鄉(xiāng)下,他在觀牛畫牛中,被牛的勤勞和獻身精神所感動,解放后他將自己的畫室取名“師牛堂”,終身以畫牛為樂,以“俯首甘為孺子?!睘殍b。
津門書法家龔望一身正氣,無視社會俗套,不愿做牽強附會之事,以明末清初有識之士傅山《作字示兒孫》中的論書句“寧拙毋巧,寧丑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率真毋安排”為座右銘,將自己的書房取名“四寧草堂”,把漢字書寫法則引入做人準則,一語雙關,維妙微肖。

伊秉綬書【千章百研之齋】

3、述理類,以表述道理、哲理為題。

清代大學士紀曉嵐?jié)M腹經(jīng)綸,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民間疾苦,他的博學和品德,深受皇臣及民眾的敬仰和愛戴??伤麉s為書房取了個不起眼的齋號——“閱微草堂”,告誡自己也告慰他人,要多看小的東西,小中見大,閱微而知著。

伊秉綬書【長生長樂之居】

4、述事類,以表述事業(yè)、事跡為題。

著名詞作家喬羽的 “可以居”,乍看乍聽似懂非懂,一經(jīng)介紹可敬可佩。個中緣由是:有很多人帶著自己新創(chuàng)作的歌詞登門求教,來訪者既有新朋故友,又有慕名而來,喬先生一視同仁給予熱情接待,但在閱看后的答復卻是相同的兩字——“可以”。創(chuàng)作一首歌詞本身已花費很多心血,“可以”能給人振奮而繼續(xù)努力,“不可以”能讓人心灰而失去信心。

何紹基書【題襟館】

5、述趣類,以表述興趣、逗趣為題。

裝幀藝術家吳壽松取魯迅小說中“三味書屋”的諧音“三未書屋”為齋號,每當他人問及其意時,吳先生總是笑呵呵地答曰“黨未入、官未做、財未發(fā)”,其中隱匿了齋主人生仕途中經(jīng)歷的多少辛酸故事,可讓旁聽者在捧腹一笑之余浮想聯(lián)翩。

吳讓之書【醉竹山房】

湯雅琁書【映月山房】

6、述情類,以表述情懷、情感為題。

電影藝術家黃宗江的“書有三窩卻無齋”,其意為:房有三居,居居有書,雖無齋號,閱讀不虛。表達的是愛藏書愛讀書情懷。

吳昌碩書【小花園】

7、述心類,以表述心態(tài)、心緒為題。

世間的喜怒哀樂同樣會在文人墨客中反映,文人可借書齋一偶,用齋號代言,抒發(fā)心中愉悅,宣泄胸中積郁。

林語堂既受儒家“有為”的思想影響,又欣賞道家“無為”的哲理,其生活態(tài)度堅持“有為”,但往往也有“不為”事,遂取“有不為齋”作齋號,以表白扼守孟子“唯有不為者始有所為”的心態(tài)。

吳昌碩書【雪廬】

8、述景類,以表述景色、景致為題。

這類齋號無修飾,或以周邊的山、水、橋、亭等風景取名,或以室內(nèi)外的石、樹、花、鳥等實景取名,師造化而自然天成。

南宋詞人辛棄疾在上饒郡城外興建寓所,其書房旁邊是大片農(nóng)田,乃以“臨莊稼”之自然景致 “稼軒”為齋號。

趙之謙書【兆雙爵室】

何紹基書【枕湖草堂】

伊秉綬書【勸耕課讀室】

伊秉綬書【校文講藝之齋】

伊秉綬書【昨葉書堂】

趙之謙書【安愚守約之齋】

吳讓之書【鄭齋】

莫友芝書【學耐煩齋】

何紹基書【迦蘭陀室】

徐三庚書【菖蒲壽石齋】

曾國藩書【愿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之齋】

張之洞書【清竹堂】

林則徐書【古硯樓】

左宗棠書【修古齋】

楊峴書【賓鴻館】

曾熙書【吟缶廬】

張伯英書【德風堂】

吳昌碩書【詠陔廬】

康有為書【梅花草堂】

鄭孝胥書【自青榭】

于右任書【愛吾廬】

黃賓虹書【百一硯齋】

齊白石書【苦蜜齋】

張大千書【慕泱泱齋】

沈尹默書【采芝齋】

劉海粟書【若墅堂】

譚澤闿書【養(yǎng)花草堂】

馬一浮書【有不為齋】

袁克文書【有余閑室】

章太炎書【雙棠館】

溥儒書【靜娛樓】

黃君璧書【云山草堂】

王福廠書【凡將齋】

鄧爾疋書【懷舊齋】

金梁書【萬佛樓】

徐生翁書【石榴松圍軒】

謝無量書【巖顛搜真齋】

吳湖帆書【湘瑟樓】

謝稚柳書【花影樓】

豐子愷書【新桐齋】

李可染書【快哉亭】

李苦禪書【問月樓】

陸儼少書【芙蓉軒】

唐云書【宜雨樓】

林散之書【采云軒】

沙孟海書【大明堂】

沈延毅書【集錦齋】

趙冷月書【癖石齋】

古今文人《齋號小集》

【漢】司馬相如——長卿石室楊雄——玄齋?
【晉】陳壽——萬卷樓陶潛——歸去來館
【南朝】劉勰——校經(jīng)樓
【唐】陳子昂——讀書臺?李 泌——鄴侯書院?杜 甫——浣花草堂薛 濤——吟詩樓?劉禹錫——陋 室白居易——廬山草堂?李渤——白鹿洞?懷素——“綠天庵”

【宋】歐陽修——非非堂?周敦頤——濂溪書堂曾鞏——南軒司馬光——讀書堂王安石——昭文齋程頤——點易洞?蘇軾——谷林堂、藤花館蘇轍——遺老軒黃庭堅——滴翠軒米芾——寶晉齋周邦顏——顧曲堂李清照——歸來堂陳與義——南軒?陸游——書巢、老學庵范成大——石湖別墅楊萬里——誠齋?朱熹——達觀軒、云谷晦庵張孝祥——歸去來堂辛棄疾——稼軒

【金】元好問——野史亭
【元】王冕——耕讀軒、梅花庵
【明】 宋濂——青蘿山房?李東陽——懷麓堂唐寅——魁星閣、夢墨堂王守仁——陽明洞楊慎——雙桂堂范欽——天一閣?歸有光——世明堂、項脊軒?唐順之——陳渡草堂徐渭——青藤書屋?王世貞——爾雅樓、小酉館李贄——思齋?湯顯祖——玉茗堂、雅積樓胡應麟——二酉山房董其昌——畫禪室袁宗道——白蘇齋?袁宏道——硯北樓張溥——七錄齋

【清】錢謙益——絳云樓?黃道周——茶洞書室、云山石室、明誠堂宋應星——家食之問堂張岱——陶庵、云林秘閣毛晉——汲古閣傅山——霜紅龕?黃宗羲——續(xù)抄堂、惜字庵顧炎武——堡中書齋侯方域——壯悔堂王夫之——湘西草堂朱彝尊——曝書亭、靜志居蒲松齡——聊齋?石濤——大滌草堂洪升——四嬋娟室?孔尚任——詩禮堂葉燮——二棄屋查慎行——棗東書屋?汪士慎——青杉書屋、清茗齋李鱔——和鳴齋金農(nóng)——瓦硯齋高翔——彈指閣吳敬梓——文木山房鄭燮——板橋書屋、橄欖軒李方膺——隨齋、借園袁枚——聽好軒蔣士銓——忠雅堂曹雪芹——悼紅軒紀昀——閱微草堂錢大昕——十駕齋、潛研堂?鮑廷博——知不足齋、賜書樓翁方綱——寶蘇齋鄧石如——鐵硯山房洪亮吉——更生齋黃景仁——兩當軒?龍廷槐——惜陰書屋孫星衍——岱南閣張惠言——茗柯堂姚元之——竹葉亭林則徐——云左山房龔自珍——羽陵山館魏源——古微堂曾國藩——求闋齋左宗棠——柳莊蔣光煦——別下樓孫衣言——玉海樓趙之謙——二金蝶堂、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虛谷——覺非齋顧修——讀畫齋俞樾——春在堂劉鶚——抱殘守缺齋康有為——天游堂?譚嗣同——莽蒼蒼齋、石菊影廬李伯元——芋香室吳趼人——趼廛

梁啟超書房“飲冰室”

【近現(xiàn)代】梁啟超——飲冰室梁鼎芬——棲鳳樓、食魚齋、寒松館章玉——四當齋?黃賓虹——虹廬、石芝閣?陳去病——綠玉青瑤館?沈君儒——與石居?于右任——鴛鴦七志齋陳獨秀——看云樓何香凝——雙清樓劉大白——白屋李叔同——晚晴室?魯迅——且介亭、綠林書屋

魯迅的書房

馮玉祥——抗倭樓蘇局仙——水石居、蓼莪居沈尹默——秋明室蘇曼殊——燕子龕?周作人——苦雨齋?黃侃——量守廬鄧之誠——桑園柳亞子——磨劍室、活埋之庵、 羿樓、上天下地之廬陳望道——柴房書屋劉半農(nóng)——雙鳳凰磚齋陶行知——不除庭草齋章太炎——膏蘭室

章太炎書房

許地山——面壁齋毛澤東——菊香書屋郭紹虞——照隅室梅蘭芳——梅花詩屋?周瘦鵑——紫羅蘭庵葉圣陶——未厭居?徐悲鴻——危巢?張恨水——待漏齋、黃土書屋、北望齋馮友蘭——三松堂林語堂——有不為齋?胡適——藏暉室

胡適的書房

鄭逸梅——紙帳銅瓶室、雙梅花齋、秋芷室澎湃——得趣書室?郁達夫——風雨茅廬聞一多——二月廬?矛盾——逃墨館?劉海粟——海廬、存天閣徐志摩——眉軒?潘天壽——聽天閣、止止室朱自清——猶賢博弈齋張伯駒——平復堂?鄧散木——廁簡樓、三長兩短齋

齊白石的書房兼畫室

齊白石——三百石印齋、悔烏堂張大千——摩耶精舍、大風堂李苦禪——遺諸齋?傅抱石——抱石齋李可染——師牛堂、識缺齋?王力——龍蟲并雕齋、甕牖、棕櫚軒俞平伯——古槐書屋夏衍——蝸樓沙孟?!?strong>決明館?王蘧?!?strong>明兩廬、珠朗樓?謝冰心——夢草齋?馬連良——古歷軒?王亞南——野馬軒?胡風——四樹齋、落荒土屋趙樸初——無意盡齋豐子愷——緣緣堂、小楊柳屋、日月樓林散之——散木草堂

陳寅恪的書房

陳寅恪——不見為凈之室沈從文——窄而霉小齋瞿秋白——曉霜樓聞一多——二月廬、何妨下一樓老舍——丹柿小院梁實秋——雅舍陳友琴——晚晴軒?聶紺努——三紅金水之齋鐘敬文——天風海濤室呂叔湘——未晚齋施蟄存——北山樓臧克家——無窗室潘漢年——聽車樓王季思——玉輪軒?錢君陶——無苦齋、新羅山館蕭軍——蝸蝸居?秦瘦鷗——晚霞閣姚雪垠——無止境齋王利器——爭朝夕齋師陀——餓夫墓端木蕻良——魯戈鄧林室、六米齋

啟功的書房

啟功——堅凈居?關山月——隔山書舍、鑒泉居馮亦代——聽風樓?黃苗子——望湖樓戈寶權——萬卷書齋?孫犁——耕堂周而復——北望樓?杜宣——桂葉草堂、晚晴齋賈植芳——無名齋袁苛——海日樓碧野——綠滿樓、望湖居駱賓基——夜聞雁鳴齋寇夢碧——亥靈胎館

齋號大全

兩個字:
塙齋 宖齋 弢庵 憺園 瘽齋安持 安廬 白室 悲庵 北樓冰庵 缽廬 藏亭 澄廬 遲齋楚園 達屋 待庵 德園 鼎堂東閣 東軒 東園 東莊 杜齋鈍庵 風齋 伏廬 弗齋 復堂復齋 耕堂 庚園 耿庵 弓舍垢齋 古庵 谷齋 灌園 荷屋何園 鶴廬 衡廬 衡齋 恒軒畫巢 畫舫 槐堂 悔庵 悔亭悔齋 悔庵 集齋 幾堂 寄廬寄齋 緘齋 繭室 減齋 蕉庵椒堂 借庵 覺齋 苦篁 曠庵蘭室 蘭齋 蘭坻 朗閣 冷庵李廬 荔軒 蓮府 林屋 絡園梅屋 蒙庵 夢樓 夢廬 默庵慕堂 木堂 牧齋 南圃 南園藕廬 蓬庵 破齋 蒲室 菉園乾齋 且園 秦齋 琴齋 勤齋青園 秋室 秋堂 秋庵 確齋忍庵 刃庵 山樓 山堂 涉園慎齋 省廬 省齋 省庵 石齋石庵 時齋 實庵 是庵 適廬書窟 恕堂 霜屋 水廬 睡庵松齋 蘇齋 蘇庵 隨軒 隨園遂園 桃塢 陶堂 陶齋 天廬桐園 瓦庵 忘庵 畏廬 臥庵勿齋 悟堂 西亭 西園 息庵希齋 溪飲 習說 翔廬 小圃小園 心廬 心齋 形齋 虛室虛齋 雪居 雪廬 雪堂 研莊雁園 養(yǎng)廬 養(yǎng)堂 也廬 壹齋彜齋 抑齋 易庵 逸廬 繹堂吟舫 愚庵 魚飲 玉堂 玉齋豫堂 原齋 約庵 耘廬 云房棗園 湛園 真閣 臻園 鄭齋止園 珠園 竹庼 竹居 竹樓竹軒 壯暮 錐庵 儼齋 俟齋劬堂 蕓樓 蓼庵 匏園 狷庵恪齋 韜庵 櫟園 檉居 榕園賁園 鏤齋 顓庵 缶廬 筠莊篁村 羿樓 觚廬 雋堂?

三個字齋號:
儃儃居 噉飯齋 庒徽室 弇山堂慞秋室 棐幾齋 洦靜齋 璚惢廬愛吾廬 安處樓 安節(jié)堂 安晚廬安心室 八經(jīng)閣 八硯樓 白水居白雪齋 白云居 白云樓 白云廬白云堂 百箑齋 百可齋 百樂齋百立孚 百忍堂 百石齋 百戲齋拜石亭 拜蘇樓 班香閣 般若堂半硯齋 飽米齋 寶冬堂 寶董室寶谷齋 寶簠齋 寶鏡室 寶奎堂寶米齋 寶墨堂 寶墨齋 寶石室寶蘇室 寶蘇堂 寶彜齋 寶鐘室寶朱堂 寶觶樓 抱樸齋 抱石齋暴書榭 碑硯齋 碧摩閣 碧虛館碧蘚巖 辟支堂 卞璧樓 冰壺樓冰香室 冰玉堂 波外樓 博古齋博雅堂 卜生庵 補過齋 不二堂不夜齋 不一齋 不遠齋 步黟堂采碧亭 采芝館 采芝堂 餐霞屋餐櫻廡 參硯齋 蒼雪居 蒼雪庵蒼穹廬 滄趣樓 滄瑕閣 藏明樓草夢居 草香堂 長風樓 長風堂長年館 長守閣 長水龕 長松館長州苑 暢敘亭 巢云館 塵遠齋陳王閣 澄碧齋 承恩堂 遲燕居崇漢堂 傳經(jīng)閣 傳經(jīng)堂 傳樸堂傳易堂 傳印堂 春草堂 春覺齋春滿樓 春住樓 春暉堂 春耦齋春笙館 淳和堂 淳化軒 賜蘭堂賜閑堂 賜研齋 賜硯齋 叢翠堂叢桂堂 翠雨軒 存誠齋 存復齋存天閣 大本堂 大滌堂 大風堂大海樓 大境閣 大空堂 大墨堂大瓶堂 大生堂 大石堂 大石齋大松堂 大歇堂 大雅堂 大研堂大硯堂 待雁樓 擔石齋 淡慮堂淡然齋 淡如齋 稻竹齋 道甯齋得句軒 得樹樓 得五樓 得一堂得余室 得雨閣 迪純庵 點點齋點易齋 雕蟲館 雕胡樓 調(diào)嘯閣蝶蕪齋 丁香館 定定館 定思齋東風堂 東原齋 冬花庵 獨醒庵讀畫樓 讀書堂 端居室 敦義堂多竹亭 鵝池閣 二老閣 二樂軒二玄社 法華庵 凡將齋 反拙樓芳草堂 芳潤齋 方竹樓 放言居飛云閣 費曉樓 豐草堂 豐樂堂風雅樓 鳳歷堂 鳳嘯堂 扶芳園浮眉樓 浮漚館 復初齋 高安閣歌斯樓 耕石簃 耕未堂 躬行齋共產(chǎn)黨 共月庵 沽酒亭 古鑒閣古酒亭 古期斎 古期齋 古權軒古香樓 古愚堂 古越齋 古胤室觀復齋 觀妙樓 觀音堂 廣藝堂歸漢室 歸實齋 桂馨堂 國石坊海日樓 海云樓 含苂室 涵清軒寒碧居 寒碧莊 寒柯堂 寒石齋寒香閣 寒玉齋 翰墨軒 翰香軒漢畫室 漢學居 好漢堂 好麗樓荷鋤軒 和風樓 和松亭 和松庵合江樓 鶴夢軒 嘿審齋 鴻硯齋紅茵館 后山齋 湖海樓 花語樓畫梅樓 畫沙居 畫禪室 槐西樓懷風堂 懷古堂 懷煙閣 懷玉堂歡喜園 環(huán)蓽庵 黃瓜園 黃竹園輝萼堂 悔烏堂 獲廉齋 積古齋積書巖 積跬廬 吉會堂 吉羅庵集螟巢 集虛齋 疾志齋 汲古齋寄鶴軒 寄寄軒 寄萍堂 寂寞堂繼述堂 嘉木堂 嘉石庭 嘉樹堂嘉魚館 堅白齋 簡靜齋 剪淞閣鑒古堂 見山樓 見忘居 蕉花庵蕉硯齋 揭涉園 皆孩堂 節(jié)性齋解弢館 解嘲堂 解襟亭 金管齋金賞館 金壽室 金易齋 晉燈龕晉觀堂 晉雅齋 晉元堂 勁松堂荊鄂堂 井硯齋 靜春齋 靜敬齋靜樂簃 靜樂誃 靜心齋 靜逸庵靜娛室 靜遠堂 靜怡齋 敬墨堂鏡堂齋 凈光塔 凈因堂 凈因庵九如樓 九雅堂 九英齋 舊山樓就懦軒 就新居 居夷居 居易堂聚沙居 聚學軒 聚藝堂 巨鹿園懼盈齋 決明館 君亮堂 開云樓看帆樓 看云閣 可吟亭 空明堂苦觀堂 苦篁齋 快晴閣 曠心廬窺生鐵 昆吾室 困學齋 來禽館來青閣 來云館 賴古堂 蘭沙館蘭竹室 蘭渚軒 覽云廬 懶宜室瑯玕塢 朗潤堂 老易齋 樂清軒樂石室 樂是居 樂只室 離垢居離砭堂 荔雨齋 蓮花館 蓮花室兩壺庵 兩罍軒 兩麗館 兩閑齋聊可亭 列宙樓 臨淵閣 靈芬館靈漚館 流憩廬 六硯齋 六友齋六志齋 麓云樓 履二齋 履恒軒落英堂 脈望樓 梅花屋 梅花庵梅壽堂 梅王閣 梅隱庵 夢蘭亭夢漚亭 夢徐亭 夢禪室 夢雉齋夢衲庵 面城堂 墨茶閣 墨非齋墨花館 墨花庵 墨煌齋 墨林堂墨山齋 墨王樓 墨香亭 默耕室木石居 木魚堂 穆如館 南碧齋南山樓 南社庵 南天樓 南雪齋南有堂 南韻齋 念吾樓 念云堂凝碧堂 凝香館 鷗波簃 鷗侶亭漚波舫 攀古樓 培寒樓 裴石齋佩文齋 佩訓堂 片石居 平安館破佛庵 破荷亭 破硯齋 期仙廬棲霞館 七爐居 漆園吏 其潤居奇懷室 奇觚庼 畦風閣 騎門齋契文齋 千峰堂 千秋館 千聲室千石樓 千石齋 謙牧堂 潛蚪室秦風堂 琴鶴軒 琴書堂 琴隱園勤得齋 青古軒 青華館 青桐軒青霞亭 青照樓 青照臺 輕順閣卿云堂 清峻堂 清樂軒 清氣軒清秋堂 清在居 清磬庵 秋高亭秋景庵 秋琳閣 秋水亭 求古居求是堂 求是齋 萚石齋 缺圓齋群碧樓 染香庵 染云堂 壬午舫人境廬 人竟廬 人外廬 榮木軒容膝軒 如如室 如心堂 瑞云樓若水軒 三不庵 三多村 三鳳樓三好堂 三槐堂 三樂堂 三昧堂三西堂 三希堂 三硯齋 三余館三余堂 掃花庵 沙上居 沙硯居山間居 山雷軒 山水樓 山月軒深竹堂 慎娛室 省愆廬 圣緣堂師古齋 師牛堂 師趛樓 十方堂十妙軒 石鼓園 石墨樓 石壽齋石秀軒 石秀齋 石語軒 石丈齋時行齋 食古居 食古齋 識缺齋矢一齋 世綸堂 世澤堂 世麟堂柿葉軒 守閑堂 壽椿堂 受經(jīng)堂疏豁堂 書畫船 書畫齋 書隱樓曙晚軒 樹德堂 漱芳閣 霜茶閣霜紅樓 霜姿樓 雙劍誃 雙清閣雙清館 雙松堂 雙栝廬 雙笠軒水繪園 水繪暗 水明庵 水仙庵水云居 水云樓 水哉軒 水竹村水竹居 碩果堂 思道堂 思玄亭思雨亭 思原堂 思擷館 飼龜軒松根室 松管齋 松石齋 松雪齋松游庵 松主庵 松子閣 松蟀樓頌墨廬 宋井齋 蘇米齋 宿云鄔隋經(jīng)室 歲星樓 塔影軒 太疏樓唐花庵 唐華庵 陶隱居 題襟館天尭樓 天道堂 天兒閣 天風閣天海樓 天繪閣 天瓶齋 天趣軒天沙樓 天香亭 天延閣 天一閣天隱廬 天籟閣 迢迢閣 迢迢谷鐵函齋 鐵硯齋 鐵芝庵 聽碧處聽漏軒 聽濤齋 聽天閣 聽雨屋停云館 挺秀庵 桐陰館 退補庵退思齋 退娛堂 晚翠軒 晚睛軒晚覺齋 晚明樓 晚晴軒 晚學軒萬柳堂 萬玉齋 萬竹庵 望山堂望云亭 忘我廬 偽準堂 未央齋未憬堂 味古齋 味經(jīng)閣 味梅室味書堂 味芋室 文博堂 文壽堂文選樓 聞道廬 聞鶯樓 問硯堂問竹廬 蝸殼軒 無悔齋 蕪煙亭武侯祠 五德堂 五峰堂 五福堂五味亭 舞鶴軒 悟石園 西爽閣希放樓 夕陽樓 惜袌軒 習說齋習悅齋 戲鴻堂 瞎牛庵 閑云廬香茅宇 香樹齋 香雪樓 湘管齋湘怨樓 湘中閣 響山樓 項易庵蕭閑堂 蕭閑齋 蕭蕭庵 蕭兀齋小晉齋 小蓬海 小山樓 小宛堂寫春園 寫韻軒 辛夷館 心溪齋心隱庵 心遠堂 心遠齋 信步齋杏花庵 雄鎮(zhèn)樓 修竹塢 虛白齋虛朗齋 宣靈館 懸塔軒 懸磬室玄賞齋 玄同軒 玄玄齋 玄隱廬學稼軒 學圃堂 雪床庵 雪鴻軒雪繭齋 雪蕉居 雪浪齋 雪蓬軒雪吞齋 雅須室 煙江樓 煙云樓延秋舫 顏樂齋 艷月樓 燕翼堂硯果堂 硯山齋 仰翠閣 仰山樓養(yǎng)素齋 養(yǎng)心堂 養(yǎng)真廬 養(yǎng)正堂瑤草廬 野石軒 野松亭 野竹亭冶歐齋 一擔齋 一溉室 一鳴堂一默軒 一硯齋 揖翠堂 揖山樓依古廬 疑雨齋 倚翰堂 已指齋以成室 藝海堂 易安閣 易畫軒逸墨堂 亦靜居 憶梧軒 因柳閣飲醉軒 隱求堂 櫻桃館 迎暉閣映雪堂 映雪齋 雍睦堂 永春堂用靜齋 有恥堂 有君堂 有竹居有竹莊 友古軒 魚壺齋 魚睨軒愉云館 雨墨齋 雨石居 雨鄉(xiāng)齋雨新齋 羽風堂 玉虹樓 玉壺軒玉壺齋 玉簡齋 玉蘭堂 玉芝堂欲善樓 寓酒軒 寓庸齋 元鑒齋員鑒齋 圓賞樓 緣緣堂 遠鴻閣岳雪樓 月當樓 閱山堂 云璈館云合樓 云靜廬 云輪閣 云平閣云起樓 云松館 云濤軒 云臥閣云隱樓 云庵居 勻碧齋 蘊真閣蘊真齋 韻漢樓 藻野堂 增默庵瞻近堂 湛華館 蔗香館 珍雅齋真率齋 甄篆樓 枕香亭 芝壽堂芝音館 知足居 止止樓 止止室致道堂 致雨堂 致遠堂 忠恕堂種石軒 晝夢齋 珠翚閣 竹柏居竹北栘 竹北簃 竹梧居 竹移軒竹簫齋 煮石亭 主一齋 祝福堂莊徽室 壯暮堂 壯暮翁 壯暮齋壯陶閣 綴玉軒 資寸堂 滋蘭館滋蘭軒 滋語軒 紫薇房 自得齋自在室 祖金軒 醉墨軒 醉墨齋醉石軒 醉月居 醉竹齋 尊古齋尊華堂 尊生齋 作圣堂 佞宋齋詒晉齋 詒硯堂 芙蓉庵 茗閑堂荻聲庵 葆石堂 葆真堂 蕙風簃藪石亭 匏臥室 挹紫齋 擷芳亭嚶鳴居 猗蘭堂 滂喜齋 瀟碧居漪蘭齋 寰翠樓 逍遙堂 屐研齋絳雪廬 絳云樓 瑜文齋 璇尚廬栩栩齋 栩栩庵 橄欖軒 樾蔭廬樵風庼 甌香館 昵燕樓 禪甓軒韡韡齋 懋止堂 蠲戲齋 鏤香閣馥秋閣 耦印堂 骫骳樓 缶廬主籀漢簃 籀書誃 翩然閣 鮚崎居醍醐坊 麋研齋 麋硯齋 鴳笑齋

四字齋號:
百梅精舍 百石山房 百陶舊屋拜蘇樓主 瓣薌書屋 半九十齋保利珍藏 寶晉山房 寶晉硯齋寶蓮亭主 抱華精舍 抱梅山房抱石山齋 北泉草堂 碧芙蓉齋畢竟空舍 辟疆園主 壁緣齋主冰壺琴館 補拙書屋 不能言齋不食魚齋 不洗硯齋 裁煙閣主采學齋印 藏壽室印 藏修書屋茶峽草堂 長松山房 朝徹書屋城西草堂 澄懷館印 遲燕草堂赤城山房 崇蘭草堂 丑簃長年丑簃畫記 丑奴庵主 丑奴暗主初岳山莊 楚御府印 傳壁經(jīng)堂傳樸堂印 春藹堂印 春草堂印春霜草堂 春水草堂 椿草堂主詞畫軒印 存天閣主 大碧山館大滌精舍 大風堂印 大官鑒丞大明草堂 大石齋征 大雅堂印淡甯精舍 淡遠堂印 德寶書齋笛音凝室 丁香吟館 定慧山房定齋書畫 東臯草堂 東郭草堂東郭竹堂 東丘印社 東山草堂東岳印社 冬青書屋 讀漢書樓讀霓堂印 二金蝶堂 二金梅室二莊主人 方寸鐵齋 放鷴亭客風過耳堂 奉華堂印 浮丘山房復性書院 歌頌齋印 耕梅草堂耕心草堂 耕煙草堂 攻玉山房古翠軒藏 古泉山館 古剎余輝古瓦量齋 古瓦硯齋 古香書屋谷陽書房 故鄉(xiāng)老屋 關中書苑廣長庵主 廣長暗主 圭齋書印圭璋文府 歸漢室主 歸研草堂歸硯草堂 龜潛精舍 過云樓藏海峰吟館 海山仙館 海濤琴室海天藝苑 海云庵主 寒碧主人寒柯堂印 寒綠山堂 寒于寶館寒云主人 好春書室 荷屋鑒賞河干草堂 鶴廬主人 黑女庵主衡洞草堂 弘石書屋 紅棃花館紅林離館 紅泥亭子 紅雨山房紅薇花館 后富春軒 湖鏡書屋虎丘別墅 花之寺僧 華延年室華原草堂 畫梅樓詞 畫唐梅室話雨樓主 槐溪詩屋 懷古田舍懷麓書樓 懷麓堂印 懷一齋主渙貞舫印 黃華吟館 黃龍硯齋揮煙詩屋 機云山社 積古齋印緝熙殿寶 吉泉山館 集虛草堂集虛齋印 寄心庵主 嘉磚硯齋堅匏暗藏 檢園精課 絜榘山房澗上草堂 江郎山館 江上書樓江上竹樓 揭涉園主 解嘲堂印解舂館印 芥彌精舍 金石畫室今都山房 今雨草堂 晉唐鏡館勁草廬主 經(jīng)世書局 景華書屋景婆娑室 靜寄東軒 靜逸庵主凈因庵主 九蘭畫舫 就新之居拘虛館印 居易堂印 居竹軒主聚墨書堂 聚學軒主 巨野山房句漏山房 句曲山莊 倦游窠主看吳山樓 可居室主 奎章閣寶來鷺草堂 瑯嬛仙館 朗潤堂印老桂山房 雷唐庵主 楞伽山房冷香館主 隸古定居 玲瓏玉莊菱花堂印 靈芬館記 靈芬館主靈漚館印 靈壽花館 靈壽華館令辟堂印 留耕堂印 留留書屋留余堂印 流翠軒印 柳營山房六藝之圃 龍寶軒印 龍王山莊龍尾山房 龍泓館印 盧園探勝麓云樓藏 露園園丁 鹿胎仙館鹿樵溪舍 綠杉野屋 綠天精舍綠天書屋 綠野亭印 綠蔭草堂綠云山房 綠云書屋 綠云軒主綠竹山房 螺川詩屋 羅浮精舍買夏園主 曼陀羅室 曼陀羅龕梅花草堂 梅花書屋 梅景書屋梅王閣印 梅墟草堂 梅影書屋梅庵主人 夢禪室鑒 彌陀凈舍米鹽居叟 秘晉齋印 妙吉祥室鳴玉琴館 磨兜堅室 磨印室藏摩邪精舍 莫愁村舍 莫等閑館墨稼山莊 墨井草堂 墨林主人暮云山館 木蓮精舍 木堂秘笈穆如館制 南村竹堂 南岡草堂南郭草堂 南紀印社 南萬柳堂南雪齋印 南云庵主 鬧紅精舍內(nèi)府圖書 擬晉山房 釀墨齋主歐湘館主 藕花小舸 盤溪小筑頻羅庵主 頻贏庵主 平山書屋坡可庵印 潑墨山房 破佛庵主破荷亭長 破硯齋藏 仆人堂主仆射山莊 葡萄印室 蒲蘆草舍曝書亭藏 棲云山館 七峰草堂千尋竹齋 乾清宮寶 秦明堂印青玉山房 青甌館印 清氣軒主清玩草堂 清儀閣藏 染香庵主仁壽硯齋 忍墨書堂 任天書屋三盨庵主 三才硯室 三斗鋗齋三街會館 三省書屋 三省齋主三石樓主 三石書屋 三悅書屋掃花庵主 山水小居 上池仙館上湖草堂 上鐵文廣 尚寶畫院勺海亭長 十九字齋 十硯齋印石柟軒客 石鼎山所 石墩山館石佛庵主 石經(jīng)樓印 石林精舍石蘿庵主 石門山房 石墨書樓石琴吟館 石泉書屋 石人子室石葉書巢 石芝山房 石銚山房石韞庵主 世傳堂印 世壽堂印柿葉山房 適夢草堂 適然亭長壽石仙館 疏芳小榭 疏影樓主書帶草堂 蜀石經(jīng)齋 漱六主人恕齋鑒賞 恕齋寫意 霜鶴堂印霜屋學人 雙菩提龕 雙棲精舍雙銀杏居 水仙庵主 水芝仙館朔風草堂 思無邪齋 私淑西廬四歐堂印 四望山館 似魚室主松風草堂 松健山房 松南書屋松濤軒主 松下清齋 松竹書屋松竹書屋 松籟閣印 隨園居士隨園主人 遂真園翁 損齋居士損齋書印 談藝堂印 陶然竹堂藤花吟館 天道堂主 天府珍藏天監(jiān)硯齋 天響琴齋 天游草堂天慵書屋 天慵庵主 天籟書屋鐵村草堂 鐵函山館 聽帆樓藏聽楓山館 聽雨屋印 桐陰館印宛委山堂 萬松居士 萬松書院葦間書屋 味閑書屋 文石山莊文繢山房 問古堂印 問樓花館問梅詩社 問天室主 我娛軒印臥雨山房 無倦苦齋 無所住庵武丘山館 武英殿寶 五峰堂主五岳草堂 五云草堂 五云閣史悟往齋印 悟言室印 西臯草堂西津仙館 西廬老人 西蜀琴館西田退軒 西田玉堂 西莊居士西泠印人 蟫藻閣印 息塵庵主夕葵書舍 溪南靜室 喜經(jīng)室藏喜易齋印 霞外草堂 賢志堂印閑云竹房 香雪秘笈 香雪莊印香葉草堂 曉樓書畫 曉松山莊小倉山房 小脈望館 小瓶花館小書畫舫 小松雪齋 小松圓閣小檀欒室 小天籟閣 小雪浪齋小亦吾廬 小游仙館 辛夷館印新羅山館 心陶書屋 星齋翰墨行有恒堂 修竹書房 修竹吾廬虛過庵主 玄秀樓印 玄隱廬記玄隱廬印 學圃堂印 雪夜草堂雪齋居士 雅逸山房 延蝶仙館延清芬室 延秀堂印 艷蕊仙房硯石山房 硯雨齋主 硯云山館陽城書屋 仰山堂印 養(yǎng)性窠主藥府藏印 冶歐齋主 一豐亭長一根草堂 頤情館印 頤壽草廬頤天齋主 頤頤草堂 抑齋居士易庵主人 銀藤華館 飲冰室藏隱幾吾廬 櫻桃硯齋 影山草堂映紅仙館 擁秋之館 庸曼德室詠歸堂主 有恒藥舍 有樂齋印有鄰硯齋 友多聞堂 友多聞齋右臺仙館 魚飲溪堂 娛清書屋與漣居主 與木石居 玉帶硯齋玉壺山房 玉幾山房 玉蘭館印玉蘭堂印 玉梅花庵 玉山草堂玉堂學士 玉延秋館 玉延亭主玉雨堂印 玉磬山房 芋香宧主郁岡精舍 郁文山館 元嘉硯齋曰歸草堂 曰華堂印 越山禪院岳雪樓記 岳雪樓印 月湖草堂月湖山莊 云阿精舍 云東藏室云東仙館 云還草堂 云嶺副寺云門山房 云隱樓主 在芙山房則古昔齋 曾歸澄廬 征賞樓印正齋秘玩 鄭齋藏本 織云堂印忠齋珍賞 鐘山草堂 鐘山梅筑終南印社 種松堂印 種松堂章種桃山館 種榆仙館 種玉山房重積德堂 重閬閣印 竹徑高齋竹裏主人 竹素書房 竹塢草廬竹塢山房 竹靄山房 篆石書屋紫薇舍人 自娛堂主 自在書房醉墨軒主 醉石山房 儼山書院儼齋書印 倩庵畫印 嬴縮研齋詒晉齋印 苕花館主 萑葦書屋萃玉堂印 匏瓜山房 岱麓書院崢嶸云房 嵩山草堂 恪齋鑒藏滸溪草堂 溟魚池館 瀟湘畫樓濠上草堂 璧月庵主 榕駿齋主甌香硯齋 睿思殿印 穰梨館主鸛之樓主 竺塢草廬 笏溪草堂觚廬書畫 鰕囗篇軒?

愛吾廬珍藏印 安持精舍印最寶古齋珍藏印 寶迂閣書畫記冰人齋圖書記 博雅堂寶玩印伯作鼎齋主人 不息齋鑒藏印滄州竹堂圖書 藏云齋陳經(jīng)印藏之海山仙館 傳經(jīng)閣藏書印春草閑房手定 春木齋良棲室次真齋收藏印 叢桂留人之館存天戲海之樓 大風堂珍藏印大偉貿(mào)易公司 淡如齋書畫印淡遠堂圖書印 道古堂書畫印滌硯齋書畫章 二金蝶堂藏書范叔集虛齋印 高氏西亭亭長孤琴館書畫記 瓜豆草堂之璽廣堪齋畢氏藏 桂林一枝室主海山仙館主人 寒碧主人所好翰墨軒書畫記 紅梨館書畫記紅茵館主人制 湖海樓書畫印花步寒碧莊印 吉金樂石之齋家鄰三味書屋 金石壽世之居晉府書畫之印 經(jīng)訓堂珍藏印靜寄軒圖書印 靜娛室書畫記九鼎十爵之榭 九龍山房詩畫峻齋金石文字 堪喜齋書畫印昆侖堂美術館 樂壽堂鑒藏寶樂只室書畫記 雷峰片石草廬冷香館余事章 連理雙桂樹樓良齋流覽所及 龍節(jié)虎符之館麓云樓書畫記 梅王閣畫梅記梅王閣書畫記 明靜見心齋印南郭草堂主人 內(nèi)府書畫之寶內(nèi)府圖書之印 念吾樓藏書記鳥見山莊主人 潘氏聽帆樓藏千萬蓮花院璽 秦瓦漢磚之室青苙綠蓑齋藏 青桐軒書畫記清森閣書畫印 清淵堂珍藏印求己堂藏書畫 忍墨書堂髯潘瑞墨齋圖書記 潤海居書畫印三尺雙龍硯齋 三槐堂書畫記三十七峰草堂 三希堂精鑒璽商周吉金之館 賞真齋藏書記上清北陰院印 邵念堂書畫記十二古琴書屋 十二漢磚硯齋十水五石之齋 十硯千墨之居式古堂書畫印 受福富昌鏡室漱石書莊藏印 薕葭樓讀書記雙德堂鑒藏印 雙杏草堂主人隨齋翰墨之印 太原郡圖書印桃紅藤紫之軒 天籟閣中文孫天水郡圖書印 聽帆樓書畫印聽松山房珍藏 汪氏古香樓藏惟清齋書畫印 慰慈堂藏書記文瀾閣掌書吏 文淵閣校理印五百圖書之室 五福五代堂寶伍氏南雪齋藏 伍氏迂庵主人西泠印社中人 習悅齋書畫印下邳郡圖書印 閑得魏齋癡人小草小石之居 小長蘆釣魚師小長蘆館主人 小書畫舫秘玩小書畫舫審定 小有洞天之室小右洞天之室 小欖青年書協(xié)行有恒堂珍藏 修梅仙館秘玩宣靈殘瓦之室 楊梅柯竹之齋養(yǎng)心殿鑒藏寶 養(yǎng)真廬書畫記夜明竹軒主人 隱龍山寶華寺玉林堂圖書記 御書房鑒藏寶云阿暖翠之閣 蘊真閣珍藏記照空堂珍藏印 真實齋圖書信直南書房講官 重華宮鑒藏寶竹南草堂珍藏 紫霞碧月山堂紫宸殿御書寶 貫誠齋藏圖書毓慶宮書畫記 矍硎石室中人岑氏懼盈齋印 恪齋鑒藏書畫恪齋所得金石 閔氏千尋竹齋繆晉齋珍藏印 璦廬主人書印甌缽羅室珍秘 昵燕樓書畫印懋勤殿鑒定章 蠲戲齋論學箋鏤香閣中神品?

寶晉齋陸氏珍藏慈溪居星樓珍藏第一生修梅花館二百蘭亭齋鑒藏二百蘭亭齋審定二十八將軍印齋海岳庵門下弟子鶴廬主人畫蘭記湖光山色阮公樓華步寒碧莊收藏黃鶴樓中吹玉笛繼興堂主人手啟家逗三吳第一樓瑯玝多種屋東頭李修易乾齋印章履謙堂山陰敝廬裴氏壯陶閣藏書食古居所得金石雙雙君子山居園水繪庵學畫女子水繪暗靜觀書畫松石園灑掃男丁萬壑千巖一草堂吳一峰藝術館贈五百本畫梅精舍小長蘆金風亭長煙雨樓邊釣鰲客研經(jīng)室私淑弟子曾藏王氏鏤香閣自怡悅齋書畫錄怡性堂詩龕酒禪

一個儒雅動情的齋號,可激勵齋主念念不忘,終身為之奮斗,也可讓旁觀者為之感慨萬千。人生仕途如同大海一樣,潮起潮落變幻無窮。文人們隨著自己志向愛好、情緒興趣、事業(yè)家庭以及經(jīng)濟條件等變化,往往會更換齋號名稱,每一新齋號的啟用,都記述著齋主新的一番意境。


中華文化長河 名家書齋雅號大觀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长兴县| 永登县| 舟山市| 吉首市| 绥宁县| 安阳市| 安岳县| 鄂伦春自治旗| 鹿邑县| 将乐县| 靖宇县| 平利县| 德格县| 清镇市| 巨野县| 和龙市| 藁城市| 孟连| 纳雍县| 寿宁县| 台南市| 固安县| 红原县| 两当县| 宁都县| 临夏市| 视频| 沂水县| 丰原市| 莒南县| 商城县| 大埔区| 含山县| 广汉市| 搜索| 晋江市| 乐业县| 甘孜| 平顶山市| 富平县|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