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彩照
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彩照

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出現(xiàn)于1861年,是一位名叫Maxwell的英國物理學(xué)家發(fā)明出來的,距離英國物理學(xué)家湯姆斯·楊格提出的“色彩”研究說僅過去了60年,而在彩色照片出現(xiàn)的前一年,Maxwell使用了色彩加色法,從而引發(fā)世界攝影從黑白步入了彩色。

此外在1860年,一名叫阿爾伯特·卡恩(Albert Kahn)的小男孩在法國出生了,盡管阿爾伯特·卡恩成長于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是一位販牛人,母親在他十歲時因過勞去世了,但阿爾伯特·卡恩非常聰明,18歲去往巴黎后經(jīng)過多年的打拼,成為了一名十分富足的銀行家、慈善家。

在沒錢的日子里,阿爾伯特·卡恩為財富打拼,生活充實,擁有了財富后,阿爾伯特·卡恩希望找到其他的人生意義,在接觸到彩色技術(shù)后,阿爾伯特·卡恩對此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1909年,阿爾伯特·卡恩毫不猶豫地雇傭了10多名攝影師,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進行了他的攝影計劃,這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在阿爾伯特·卡恩計劃拍攝中國之前,也早有人對中國的風(fēng)光進行了拍攝。

擁有英國與意大利雙重國籍的費利斯·比特在19世紀60年代來到了中國,并且在中國待了一年,他是第一個拍攝紫禁城的人,還在圓明園遭遇英法聯(lián)軍火燒之前拍攝了一些圓明園的照片,不過費利斯·比特所拍攝的多數(shù)是黑白照片,但它依然具有特別的意義。

1873年時,費利斯·比特的圓明園照片被拍賣出了20萬英鎊,相當于現(xiàn)今170萬人民幣。

阿爾伯特·卡恩的拍攝計劃從1909年持續(xù)到了1931年,期間橫跨了50多個國家,記錄了各地的風(fēng)俗人貌,共拍攝收集了約7萬2千張彩色照片、4000張立體照片,還有60英尺長、超過了100小時的電影膠片。

盡管阿爾伯特·卡恩的攝影計劃在1931年因為財政問題被迫中止,但阿爾伯特·卡恩所擁有的這筆財富卻是無價的,被稱為是“地球檔案”。

如今,阿爾伯特·卡恩所拍攝下的大多數(shù)彩色照片收藏在法國的Albert Kahn博物。據(jù)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表示,在1909年時,阿爾伯特·卡恩曾與他的助手曾短暫地在中國停留過,當時慈禧太后剛?cè)ナ啦痪谩?/p>
之后在1912年至1913年,阿爾伯特·卡恩又特別派了一個小組,在我國北京、沈陽、上海、張家口等多地進行了拍攝阿爾伯特·卡恩所收集的有關(guān)中國各地的彩色照片達到了4000多張。

一組晚清彩照被展出后,國內(nèi)不少人表示:格格妝容太辣眼,電視劇都拍不出來。當時晚清宮內(nèi)的格格、妃子還是了解過攝影技術(shù)的,比如光緒帝所寵愛的妃子珍妃就特別喜歡攝影,還在宮外開了個照相館。

格格在進行拍攝前也特別整理了自己的妝容,這才得以讓后世了解到晚清女子的妝容,而電視劇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妝容,就與真實情況完全不同了。

法國攝影師展出一組晚清彩照,格格妝容太辣眼,電視劇都拍不出來

美國亞洲文化學(xué)院文庫 ?崇德宣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