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玉祥門外元代磚墓清理簡報(bào)
西安玉祥門外元代磚墓清理簡報(bào)
《文物參考資料》 1956年01期 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huì)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一H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huì)淸理了西安某工地發(fā)現(xiàn)的元代磚墓一座。
墓在西安市玉祥門外建中路北段路西約20公尺。墓南北方向,墓道在墓室的北端,墓室可分甬道、墓室兩個(gè)部分?,F(xiàn)分別敘述如下:
(一) 墓道是豎井式,長2.66公尺,北寬93公分,南寬1.24公尺,深3.92公尺。
(二) 甬道:是用磚砌成拱形。門外用長方形及方形磚砌成仿木結(jié)構(gòu)的斗拱(參看33頁左圖),甬道長64公分,寬1.24公尺,髙1.58公尺。門口用小磚封著,下三層為側(cè)臥,上五層為直立。
(三) 墓室:成方形,頂是拱形,南北長2.90公尺,東西寬2.84公尺,高2.40公尺,在墓室的后壁上有四個(gè)高低不同的方形小孔,各長12公分,深J0公分。地磚為南北橫排的,直鋪到門口。
墓內(nèi)僅有薄薄一層淤泥,厚約15公分,所以淸理工作很順利。棺木在南壁下,已腐朽,只能從鉄釘分布情況覗察出一點(diǎn)痕跡。人骨很零亂,能辨認(rèn)出來是兩付人架。墓室的東北有陶俑、馬、車、洗、倉、荷花瓶、確、灶、蒸籠、鍋等。東南有金鑲玉人、銅鏡各一件。墓室中部有瓷碟、碗等,西南發(fā)現(xiàn)有劃花瓷枕等。器物都很完整,大致還保持著原來位置。(參看33頁平面圖)
出土物可分金、銀、銅、瓷、鉄、陶、及其他七類:
(一)金鑲玉人一對,高3.3公分,重4錢6分,玉質(zhì)堅(jiān)好,色白,有金絲繞于胸前和腹部,背后曳一長帶形,似婦女耳墜(圖一)。
(二) 銀簪一件,長12公分,出土?xí)r已殘破,似婦女頭飾。
(三) 銅器:
①銅鏡一面,直徑19.6公分,上有海獸、孔雀、靑蜓,燕子、葡萄等花紐,制作粗槌,似仿唐代而制作的。
②銅小環(huán),直徑2公分,似婦女首飾。
(四) 瓷器:
①瓷枕一件,長47.5公分,高13.6公分,寛20公分,略成長方形,色微黃,面上割有三組花紋(圖二)
②瓷碟一件,口徑16.4公分,高3.2公分,色靑如均密(圖三)。
③瓷碗六個(gè),一件口徑L1公分,高4.7公分,色灰棕。一件是荷葉形,口徑9.5公分,高4公
分,底中有雙層梅花瓣紋。色灰棕(圖四)。其他囹件口徑12.6公分,高3.8公分,色灰白,釉很薄,圈足小而低,口外沿一周無釉,內(nèi)印有云紋一周,制作粗糙。
(五) 鉄環(huán)四個(gè),直徑9.5公分,可能是棺材上的環(huán)°鉄錢一枚,徑L6公分,字為'大德通寶
(六) 陶器顏色全是灰黑色,計(jì)有:
①男御俑二個(gè),高2.87公分,頭帶方形氈帽,上身穿窄袖衣,腰圍布裳,小腿縈滕,如牽馬狀(圖六)。
②侍女俑二個(gè),一高23.6公分,額有髯發(fā),身穿窄袖長衣,袖手而立。一高24.7公分,頭勒有紗植帕,身穿窄袖長衣,袖手而立(圖七)。
③長衣女俑二個(gè),高23.7公分,腦后挽髻,身穿窄袖拖地長衣,肩有披肩,兩手作持物狀。
4陶馬四匹,高23.6公分,長21.6公分,三個(gè)相同,無裝飾(圖九)。一個(gè)是鞍裝具備,長29公分,高24公分。
⑤車一輛,長44公分,高32公分,寬23公分。
⑥瓶三個(gè),爾個(gè)是蓮花形,高19公分;一是小口大腹,瓶高17.6公分。
⑦倉五個(gè),都帶蓋,高21.5公分,(圖五)。
⑧牛一頭,長22公分,臥著(圖八).
⑨豬一只,長17公分,臥著(圖十
⑩犬一只,長13公分,臥著(圖十三)。
?鷄一只,長10公分,直立著。
12龍一條,長20公分,身上有鱗,直蹲著。 ,
?洗一個(gè),口徑24.1公分,發(fā)現(xiàn)時(shí)下有四塊石頭支著(圖十一)。
?罐二個(gè),高18公分,有蓋。
15燈一個(gè),高15.3公分。
16灶一個(gè)(上有鍋、蒸籠、蓋),高12.7公分,圓形,有煙突似壷嘴。
17蒸籠五個(gè),最高的一個(gè)5.6公分,最低的4.3公分,圖十二)
出土?xí)r有一件器物比較特別,値得注意,就是灶,灶上有鍋,鍋上有蒸籠,蒸籠上有蓋,按次序排列著(圖十二)。
此墓出土物的陶器,與西安元代有墓志的墓的陶器出土顏色相同,可以肯定是元代墓葬。出土的鉄'大德通寶'錢是元成宗時(shí)鑄的,距今約有六百一十八年,由此可以知道此墓最早年代不能超過元成宗時(shí)。
淸理者:陳有旺 賈瑞原 衛(wèi)大信
執(zhí)筆者:陳有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