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大佛的來歷之:石匠遇險吐真情
四川樂山大佛的來歷之:石匠遇險吐真情
三水交匯在樂山
洶涌澎湃把船翻
石匠鑿孔竹篙點
法師救人起波瀾
人們喜歡看樂山大佛,不光是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坐像,享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美譽。更是因為有其他方面的幾個原因。三個字概括:迷、玄、神!這迷,一千多年,大佛不倒,幾次大佛閉眼流淚,令人嘆為觀止,這玄:大佛身上居然有寶藏,令人瞠目結舌,說道神,這就更厲害了!自從大佛建成,居然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沉船事故,讓人不可思議!透著神秘!那說究竟為什么樂山大佛會讓人這么匪夷所思?這事兒咱就得從樂山大佛的建造說起……
唐朝開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13年。在四川嘉州凌云山外,順著這岷江的江邊來了一個出家的僧人,一邊順著江邊走著,一邊不住地觀察著江水的變化,等到了凌云山的山腳下,這個僧人站住身形,看著江水,雙眉緊鎖!不由得自言自語:
阿彌陀佛,看來就是這了!人們所傳不虛呀!
這個僧人誰呀?出家在四川凌云寺,法名海通!這海通精通佛法,云游天下,博學廣聞。佛家講究:慈悲為本,善念為懷。為老百姓多做好事!這海通就聽說在凌云山下:江水洶涌,波浪滔天,所過船只,皆被掀翻,無一幸免,百姓哭嚎,叫苦連天!海通為了了解情況,才來到這的!此時海通站在岸邊,他就發(fā)現(xiàn)這個地方的江水一浪高過一浪,洶涌澎湃。這地方的地勢太險了!首先說,這地方是個大甩彎兒,過往船只到了這兒,必須適時地調(diào)整船只行進的方向,要不然非撞到河岸上不可!再者,這地方是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河的交匯之處,三河并一河,河浪相碰,相互碾壓,因此這水浪顯得尤為激烈,有的浪頭居然達到幾丈高!難怪船只到了這會沉船呢,這么大的浪,這么險的地勢,就是再經(jīng)驗豐富的水手,也把控不住船只??!海通心情沉重!
他正在這想著呢?突然一個浪頭嘩拍打了一下河岸,隨著浪頭退去,在河岸邊上趴著一個人!很明顯,這是被浪頭卷到岸邊的!海通急忙疾步上前,一看是個中年人,把這個中年人抱在懷中,一探鼻息,還有氣兒。海通抱著他,來到安全地帶,把他放下,給他做人工呼吸,控水,忙活了好一陣,這個人這才緩過來!
海通一問情況,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兒!這個中年人叫石青,家住的地方離這不遠,是一個靠打魚為生的小村莊!由于長年累月的都在河上打魚,有不少的船只被江水沖到這地方了,只要是到這,這船準翻!就是因為江水太狂,船只把不準方向,從而撞到山石上的。石青不愿看著鄉(xiāng)親們白白送命,這石青是個石匠,想了一個笨辦法,他琢磨著在這江岸上,船只所到之處,竹篙能夠到石壁的地方,他都給鑿出篙眼兒來,這樣船只,一旦行駛到此處,水手可以用竹篙點這篙眼兒,從而把握船只行進的方向,使船只得以安全通過!這石青就在這石壁上鑿這篙眼兒,沒想到一個浪頭過來,把石青卷入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