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星辰》《小王子》《夜航》
飛行、審視、思考 飛行和寫作,哪一個更重要?對讀者而言應是后者,畢竟我們都是通過作品認識圣??颂K佩里的。但是他本人更熱愛、更引以為傲的,應該是飛行工作。翱翔高空所見,四處中轉所聞,打開了圣??颂K佩里的視野,樹立“所見非真相”的信念。從此世界變了,痛苦與幸福、磨難與生命變得形影不離。在《風、沙、星辰》里講到,人的偉大是藏著的,好似薛定諤的貓,不打開箱子就不知道真實的狀態(tài)。飛行正能顯出人的偉大,因為飛行員會平靜、堅定地求生。 起飛優(yōu)雅而浪漫,如同要前往另一個星球。飛行中獨特的操作、交流、休憩方式,共同營造了不同尋常的生命方式。回歸地面的飛行員因而容易產生錯位感,愣神于熟悉的普通生活。有趣的是,飛行員既會精神飽滿地醒來,興致勃勃地期待云海和星空,也會在遭遇暴風迷失時,思念清晨下了班,享用美味的咖啡??梢?,生活的真相存在于我們尚未注意到的夾縫。俯瞰世界,界限之模糊啟發(fā)圣埃克蘇佩里懷疑理所當然的社會。執(zhí)著于平常之物的過往,他得出:“用眼睛是看不到真相的,要用心看”。用心能發(fā)現(xiàn):道路不屬于人類,雜草隨時準備卷土重來;居住的木屋與宮殿、修道院同樣重要;混蛋會讓公主淪為奴隸......一個人與整個自然同樣復雜。為了不被蒙蔽,圣??颂K佩里仔細觀察,認真交流,深入思考未知的聯(lián)系。 千米高空上,得要全副身心投入其中才能逃過死神的追殺。一次墜機沙漠,給圣??颂K佩近距離觀察死亡的機會。在艱難求生時,他與觀察員都沒有抱怨,接受了飛行工作必然面臨的風險。饑渴交加造成巨大的生理痛苦,還有更為可怕的精神與沙漠共同謀劃的幻覺,讓人誤以為有希望,放下理智向那前去。而不論沙漠還是天空,一旦方向出錯就等同于終局。在《夜間飛行》里,飛行員在風暴中同樣遇見了看似希望的幻覺,朝著飛去而失去下落。沙漠中的作者瀕臨放棄時,對生的執(zhí)念重新煥發(fā),明確要“繼續(xù)前進直到死亡”,最終找到救贖。如是,生死之差有時看似是一點方位信息,實際需要巨大的忍耐力和頑強的意志力來保持理智。 死亡賦予新的意義,讓生命變得可貴。一位母親離世,讓三位孩子徹底成熟;小王子在地球死去,恰是返回原來星球的重要途徑。面對死亡,人變得渺小,須找到永恒的事物作為辯駁。究竟什么是重要的呢?點燈人、里唯埃的答案是堅守崗位,創(chuàng)造不朽的事業(yè);小王子、作者認同的,是自我,以及與自身建立感情聯(lián)系的對象。前者的重要是將事業(yè)凌駕于一切人欲之上,后者是平等地珍視自身、他人和自然。前者能成為成功人士,后者會秉持理解、開放的精神,觀察審視,探索真相。 ??《風、沙、星辰》中講到,人是種子,生活是土壤。書中著重描繪相關照的兩種生活,沙漠和巴黎?!鞍屠柚瘛睙o疑比“沙漠之神”更慷慨,但后者的信徒顯而易見更加虔誠。沙漠中人即使效忠巴黎數(shù)十年,享受了大半輩子豐厚資源,仍會在某個夜晚拿彎刀砍下守衛(wèi)的腦袋,返回沙漠深處。沙漠人秉持著特別的榮耀,它來自與艱苦的環(huán)境對抗、向可鄙的敵人亮劍。這股榮耀已融入沙漠人的生命,如果失去了它,即失去沙漠和敵人,就會坍塌。而若條件富足,人將理所當然地默認一切,乃至忘了要探尋真相,不知所來,無謂所往。因此沙漠人更清楚——生活不僅是外部的環(huán)境和條件,更是為了生存斗爭。 ??《夜航》中里唯埃是非典型的資本家,既不顧公平地控制員工,換取航線成熟,也深深地孤獨、痛苦。他理解法比安妻子的悲傷與憤恨,更清楚兩人有截然不同的追求。因此他沒有請對方認可,那是無法涉足、無權干擾的她的領域。圣埃克蘇佩里同樣理解里唯埃,即使不贊同那不近人情的工作方式,也尊重他為了實現(xiàn)追求而忍耐孤獨和痛苦,敬佩夜以繼日堅守崗位?!缎⊥踝印分械狞c燈人便是里唯埃。點燈人雖然干著不合理的工作,但比起其他星球上的國王、酒鬼,他更值得交談。因為他知曉自己在干什么。這很重要,是探尋自我的第一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無法找到過去。一個人與整個自然一樣,表象完成態(tài),內有復雜、動態(tài)的規(guī)律和邏輯,需要用心探索真相。人自身需如種子一般,從生命、社會、死亡中汲取養(yǎng)分。如果急于用經驗和文明填充自我,就要略過發(fā)掘真相的步驟,但往往這一步才是實現(xiàn)成就的第一步。因此圣??颂K佩里可以和有的人聊大象和蛇,有的只能聊橋牌、投資、房產。 圣??颂K佩里之所以令人尊敬,在于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思考的智慧,也在于他富有魅力的性格,更在于他所展現(xiàn)出飛行事業(yè)的偉大。他的不朽,在于使用文字承載探索而得的經驗智慧,并且經受住時間的檢驗。他認為人的價值是潛藏的,需要借助生活發(fā)掘,以終有一死的危機感珍視生命和自然,方可成就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