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 Buds Pro 2真無線耳機的數(shù)據(jù)簡析
圖片分別為一加 Buds Pro 2的頻響、THD、降噪與透傳曲線,及其和一加 Buds Pro與Enco X2的頻響對比。詳細評測看我們的視頻,這里簡單說下它的測試數(shù)據(jù)。






首先800-900Hz這個坑事實上是B&K仿真耳廓不合理的構造導致漏音而產(chǎn)生的,圖1的頻響和圖3的PNC曲線在這個頻段上的坑可以互相佐證。B&K 4128的配套耳廓無論是直桶耳洞的DZ-9769&9770還是錐桶耳洞的DZ-9773&9774,都與真耳的耳洞特征相去甚遠,在測量常規(guī)圓形耳塞套且插入深度較高的入耳式耳機時沒什么問題,但對于普遍使用橢圓形耳塞套和淺入耳構造的真無線耳機來說,漏音就是家常便飯(盡管如此要價依然高達三萬一只,比我耳朵都值錢)。這個問題我們在試圖通過第三方或自制耳廓解決,目前分析數(shù)據(jù)需要考慮到漏音的干擾,頻響和降噪曲線的對應頻段下陷姑且當它不存在就好。


排除這一干擾后再看一加 Buds Pro 2的頻響,其實除了低頻多一些外都還不錯,在近一年的產(chǎn)品中絕對算得上調(diào)音比較自然的一個了。雖然友商也推出過小米 Buds 3 Pro、FreeBuds 5i這種更加自然均衡的產(chǎn)品,但隨后小米和華為的新產(chǎn)品調(diào)音就又開倒車了回去......而綠廠的旗艦TWS,從一加 Buds Pro到Enco X2再到一加 Buds Pro 2,至少一直在進步(上代一加 Buds Pro的頻響是近期測量的結果,早期固件還要比這抽象得多)。
降噪方面還是前面說的原因,對仿真耳廓耦合不好拖累了PNC,其中頻降噪實際上應當比數(shù)據(jù)來得好看一些。不過嘛它搭載的芯片終究是Enco X2同款的BES2600YP,對比競品普遍采用的BES2700YP和高通S5系列,ANC算力還是要差一點。所以綜合這兩方面的考慮,我對它的降噪評價是有資格與競品同臺競技——差距實際上不像數(shù)據(jù)反映的那么大,但也確實存在。當然如果對比的產(chǎn)品是上代一加 Buds Pro,那么這代的提升還是相當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