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節(jié)選)》理解性默寫及答案
1.(2020·新課標(biāo)Ⅰ卷)《離騷》中“??????????????,?????????????”兩句對古代服飾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2015·新課標(biāo)Ⅰ卷)在《離騷》中,屈原訴說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貶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堅定地表示:“??????????????,????????????。”
3.(2014·新課標(biāo)Ⅰ卷)屈原在《離騷》中表現(xiàn)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難生活,并因此流淚嘆息的名句是“?????????????????,???????????????????”。
4.在《離騷》中,屈原用比喻手法說自己因才能出眾而招致小人嫉妒誹謗的句子是“??????????????,??????????????”。
5.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自己在黑暗混亂的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
6.屈原《離騷》中“??????????????,?????????????”兩句以“鷙鳥”為喻表明自己絕不同流合污。
7.屈原在《離騷》中,用“???????????????,????????????”兩句表明自己寧死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決態(tài)度。
8.屈原《離騷》中“??????????????,?????????????”兩句,表現(xiàn)詩人忍受委屈壓抑意志,忍受著責(zé)罵和侮辱。
9.屈原在《離騷》中,用“??????????????,?????????????”兩句寫雖然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可早上進(jìn)諫晚上即遭貶黜
10.屈原《離騷》中“???????????????,??????????????”兩句,表現(xiàn)自己為了心所向往的美德,縱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11.屈原在《離騷》中,訴說自己既因為用香蕙作佩帶而遭貶黜,又因為采摘白芷為飾而被加上罪名的句子是“???????????????,??????????????”。
12.屈原《離騷》中“??????????????,?????????????”兩句,抨擊世俗本來是善于取巧的,違背規(guī)矩而任意改變正常的措施
13.屈原《離騷》中,表達(dá)“哪有方枘和圓鑿能夠相合,哪有道不同卻能夠相互安處的?”意思的兩句是“??????????????,??????????????”
14.屈原《離騷》中“??????????????,?????????????”兩句,表達(dá)詩人對君王不明白自己心跡的怨恨。
15.屈原《離騷》中“??????????????,?????????????”兩句,表達(dá)詩人要像古代圣賢那樣,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
16.屈原《離騷》中“??????????????,?????????????”兩句,抨擊違背準(zhǔn)繩而追隨邪曲、競相把迎合討好奉作法度的惡劣風(fēng)氣。
17.屈原《離騷》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表達(dá)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句子是“??????????????,???????????????”。
18.屈原在《離騷》中,寫自己長長嘆息掩面流淚,哀傷人生的艱難困苦的句子是“??????????????,??????????????”。
19.屈原在《離騷》中,表明自己寧愿突然死去隨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迎合討好他人的丑態(tài)的句子是“??????????????,??????????????”。
20.屈原《離騷》中“???????????????,??????????????”兩句,闡述猛禽不和凡鳥同群,從遠(yuǎn)古以來本來這樣。
21.屈原《離騷》中表明自己剛正不阿,追慕古代圣賢,寧死不失正義的句子是
“????????????????,??????????????”。
22.屈原《離騷》中“????????????????”一句和成語“方枘圓鑿”的意思相同,“????????????????”一句和孔子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思相同。??
23.在《離騷》中,屈原用“??????????????,?????????????”兩句,介紹自己是?顓頊帝的遠(yuǎn)代子孫(即楚王的同宗),父親名為伯庸。表明自己出身高貴。
24.屈原在《離騷》中介紹自己的出生年、月、日的句子是“??????????????,
”。
25.在《離騷》中,屈原說明他的父親觀察衡量他降生時的情況,給他取名字的句子是“????????????????,???????????????”。
26.在《離騷》中,屈原介紹他的父親為他取的名和字分別叫什么的句子是“????
,???????????????”。?
27.屈原在《離騷》中,用“???????????????,??????????????”兩句寫自己既有美好的內(nèi)在品質(zhì),又有美好的容態(tài)。
28.屈原在《離騷》中,用“???????????????,??????????????”兩句寫自己肩披江離與長在幽僻處的白芷,將秋天的蘭花連綴起來做成佩飾。
29.屈原在《離騷》中,用“???????????????,??????????????”兩句表達(dá)時光飛逝自己好像追趕不上,恐怕歲月不等待自己的感嘆。表明時不我待,要珍惜時間。
30.屈原在《離騷》中,用“???????????????,??????????????”兩句寫自己早晨采擷坡上的木蘭,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
31.屈原《離騷》中“??????????????,?????????????”兩句,感嘆時光迅速逝去不會久留,春去秋來時序更替。
32.屈原《離騷》中,想到草木飄零凋謝,恐怕有才德、有作為的人逐漸衰老的句子是“???????????????,??????????????”。
33.屈原《離騷》中“??????????????,??????????????”兩句,責(zé)問為什么不把握壯年拋棄污穢的東西(穢政),為什么不改變這種法度。
34.屈原在《離騷》中表明自己乘坐駿馬而奔馳,愿意做先鋒的句子是“????????????????,??????????????!?”。
35.屈原在《離騷》中寫后悔自己選擇道路時沒有看清,現(xiàn)在久久佇立想要返回的句子是“???????????????,??????????????”。??
36.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自己趁著迷途沒有走遠(yuǎn),掉轉(zhuǎn)車頭返回原路。
37.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讓自己的馬在長著蘭草的水邊之地緩緩地走,驅(qū)馬疾行到長著椒樹的山岡暫且在那里休息。
38.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自己到朝廷做官不被接納而又遭受指責(zé),退下來重新整理當(dāng)初的衣服(退隱尋找自己的初心)。
39.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自己剪裁菱葉與荷葉把它們做成上衣,綴縫荷花做為下衣,以此表明自己的高潔品格。
40.屈原在《離騷》中表明即使沒有人了解自己也無所謂,只要自己本心高潔就可以的句子是“??????????????,?????????????”。
41.屈原在《離騷》中寫自己通過加高帽子和加長佩帶來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潔的句子是“??????????????,?????????????”。
42.屈原《離騷》中“??????????????,?????????????”兩句,表明服飾的芳香和佩玉的潤澤交織在一起,自己光明純潔的品質(zhì)還沒有減損。
44.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自己離楚出游途中忽然回頭來放眼觀望,將到四方廣大的土地去看看。
45.屈原《離騷》中“??????????????,?????????????”兩句,寫自己佩戴著繽紛多彩的服飾,濃烈的芳香更加顯著,以此表明自己要繼續(xù)修養(yǎng)美好的品格。
46.屈原《離騷》中“??????????????,?????????????”兩句,寫人生各有各的愛好,詩人自己獨愛美好并且習(xí)以為常。
48.屈原《離騷》中“??????????????,?????????????”兩句,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會改變,自己的心不會因為受創(chuàng)而停止追求美好。
49.屈原在《離騷》中兩次寫到“佩帶”:第一次用“?????????????????????”一句寫因為自己用香蕙作佩帶而遭貶黜,第二次用“?????????????????????”一句寫要加長自己的佩帶。兩句中的“佩帶”都比喻自己高潔的品格。
50.屈原在《離騷》中四次以死明志:第一次,“???????????????,????????????”兩句表明為追求美好的理想,即使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的態(tài)度;第二次,“???????????????,???????????????”兩句表明自己寧愿突然死去而隨流水消逝,也不愿與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心愿;第三次,“?????????????????,??????
”兩句表明詩人以先賢為榜樣,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的決心;第四次,“?????????????????,??????????????????”兩句表達(dá)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內(nèi)心追求的堅決。
《離騷(節(jié)選)》理解性默寫練習(xí)答案
1.(2020·新課標(biāo)Ⅰ卷)《離騷》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兩句對古代服飾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2015·新課標(biāo)Ⅰ卷)在《離騷》中,屈原訴說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貶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堅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2014·新課標(biāo)Ⅰ卷)屈原在《離騷》中表現(xiàn)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難生活,并因此流淚嘆息的名句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在《離騷》中,屈原用比喻手法寫自己因才能出眾而招致小人嫉妒誹謗的句子是“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5.屈原《離騷》中“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兩句寫自己在黑暗混亂的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
6.屈原《離騷》中“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兩句以“鷙鳥”為喻,表明自己絕不同流合污。
7.屈原在《離騷》中,用“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兩句表明自己寧死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決態(tài)度。
8.屈原《離騷》中“?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兩句,表現(xiàn)詩人忍受委屈壓抑意志,忍受著責(zé)罵和侮辱。
9.屈原在《離騷》中,用“余雖好修姱以革幾羈兮,謇朝誶而夕替”兩句寫雖然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可早上進(jìn)諫晚上即遭貶黜
10.屈原在《離騷》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兩句,表現(xiàn)自己為了心所向往的美德,縱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
11.屈原在《離騷》中,訴說自己既因為用香蕙作佩帶而遭貶黜,又因為采摘白芷為飾而被加上罪名的句子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12.屈原《離騷》中“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兩句,抨擊世俗本來是善于取巧的,違背規(guī)矩而任意改變正常的措施
13.屈原《離騷》中,表達(dá)“哪有方枘和圓鑿能夠相合,哪有道不同卻能夠相互安處的?”意思的兩句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14.屈原《離騷》中“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兩句,表達(dá)詩人對君王不明白自己心跡的怨恨。
15.屈原《離騷》中“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兩句,表達(dá)詩人要像古代圣賢那樣,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
16.屈原《離騷》中“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兩句,抨擊違背準(zhǔn)繩而追隨邪曲、競相把迎合討好奉作法度的惡劣風(fēng)氣。
17.屈原《離騷》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表達(dá)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18.屈原在《離騷》中,寫自己長長嘆息掩面流淚,哀傷人生的艱難困苦的句子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19.屈原在《離騷》中,表明自己寧愿突然死去隨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迎合討好他人的丑態(tài)的句子是“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20.屈原《離騷》中“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兩句,闡述猛禽不和凡鳥同群,從遠(yuǎn)古以來本來這樣。
21.屈原《離騷》中表明自己剛正不阿,追慕古代圣賢,寧死不失正義的句子是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2.屈原《離騷》中“何方圜之能周兮”一句和成語“方枘圓鑿”的意思相同,“?夫孰異道而相安”一句和孔子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思相同。
23.在《離騷》中,屈原用“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兩句,介紹自己是?顓頊帝的遠(yuǎn)代子孫(即楚王的同宗),父親名為伯庸。表明自己出身高貴。
24.屈原在《離騷》中介紹自己的出生年、月、日的句子是“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25.在《離騷》中,屈原說明他的父親觀察衡量他降生時的情況,給他取名字的句子是“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26.在《離騷》中,屈原介紹他的父親為他取的名和字分別叫什么的句子是“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27.屈原在《離騷》中,用“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兩句寫自己既有美好的內(nèi)在品質(zhì),又有美好的容態(tài)。
28.屈原在《離騷》中,用“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兩句寫自己肩披江離與長在幽僻處的白芷,將秋天的蘭花連綴起來做成佩飾。
29.屈原在《離騷》中,用“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兩句表達(dá)時光飛逝自己好像追趕不上,恐怕歲月不等待自己的感嘆。表明時不我待,要珍惜時間。
30.屈原在《離騷》中,用“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兩句寫自己早晨采擷坡上的木蘭,晚上摘取洲中的宿莽。
31.屈原《離騷》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兩句,感嘆時光迅速逝去不會久留,春去秋來時序更替。
32.屈原《離騷》中,想到草木飄零凋謝,恐怕有才德、有作為的人逐漸衰老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33.屈原《離騷》中“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兩句,責(zé)問為什么不把握壯年拋棄污穢的東西(穢政),為什么不改變這種法度。
34.屈原在《離騷》中表明自己乘坐駿馬而奔馳,愿意做先鋒的句子是“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35.屈原在《離騷》中寫后悔自己選擇道路時沒有看清,現(xiàn)在久久佇立想要返回的句子是“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36.屈原《離騷》中“回朕車以復(fù)路兮,及行迷之未遠(yuǎn)”兩句,寫自己趁著迷途沒有走遠(yuǎn),掉轉(zhuǎn)車頭返回原路。
37.屈原《離騷》中“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兩句,寫讓自己的馬在長著蘭草的水邊之地緩緩地走,驅(qū)馬疾行到長著椒樹的山岡暫且在那里休息。
38.屈原《離騷》中“進(jìn)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fù)修吾初服”兩句,寫自己到朝廷做官不被接納而又遭受指責(zé),退下來重新整理當(dāng)初的衣服(退隱尋找自己的初心)。
39.屈原《離騷》中“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兩句,寫自己剪裁菱葉與荷葉把它們做成上衣,綴縫荷花做為下衣,以此表明自己的高潔品格。
40.屈原在《離騷》中表明即使沒有人了解自己也無所謂,只要自己本心高潔就可以的句子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41.屈原在《離騷》中寫自己通過加高帽子和加長佩帶來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潔的句子是“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42.屈原《離騷》中“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兩句,表明服飾的芳香和佩玉的潤澤交織在一起,自己光明純潔的品質(zhì)還沒有減損。
44.屈原《離騷》中“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兩句,寫自己離楚出游途中忽然回頭來放眼觀望,將到四方廣大的土地去看看。
45.屈原《離騷》中“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兩句,寫自己佩戴著繽紛多彩的服飾,濃烈的芳香更加顯著,以此表明自己要繼續(xù)修養(yǎng)美好的品格。
46.屈原《離騷》中“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兩句,寫人生各有各的愛好,詩人自己獨愛美好并且習(xí)以為常。
48.屈原《離騷》中“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兩句,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會改變,自己的心不會因為受創(chuàng)而停止追求美好。
49.屈原在《離騷》中兩次寫到“佩帶”:第一次用“既替余以蕙纕兮?”一句寫因為自己用香蕙作佩帶而遭貶黜,第二次用“長余佩之陸離”一句寫要加長自己的佩帶。兩句中的“佩帶”都比喻自己高潔的品格。
50.屈原在《離騷》中四次以死明志:第一次,“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兩句表明為追求美好的理想,即使多次死亡也不后悔的態(tài)度;第二次,“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兩句表明自己寧愿突然死去而隨流水消逝,也不愿與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心愿;第三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兩句表明詩人以先賢為榜樣,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的決心;第四次,“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兩句表達(dá)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內(nèi)心追求的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