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淡粉色的純——43:有用或是沒用,到底該怎么……

有用,沒用,根據(jù)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結論,一個事物或者一個抽象的理論,概念,到底是否有用,要看那東西對于那人來說是否有價值,如果有價值,那么就可以被界定為有用,反之則是沒用。
所以,這種事情,如果硬是要以一個學生的角度去,以“學生就應該去學習”這樣的角度來看的話……
“偌大個學校,竟然沒有我的容身之所……”
————■□■□■□————
“好~無~聊~啊——!”
放學后,吃過飯后的第一節(jié)住校生晚自習之間,下巴抵著桌面,劉熙寧發(fā)出了抱怨意味滿滿的悲鳴。
王心正在思考一道地理選擇題,所以并沒有理會劉熙寧。
然后……
“唉,好容易到了周末回家一睡覺就過去了一半,在磨蹭磨蹭連最后的周日上午也過去了,之后就是返校,自習,作業(yè),好容易到第二天了還要繼續(xù)上課,然后放學后又是自習……”
“這樣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嘛!??!”
那抱怨變本加厲,使得原本只有2個人的2年8班過出了4個人的效果。
有這樣想法的劉熙寧其實并不是個例,其實除了剛剛訓完練非常疲累的丁一正在補覺之外2年6班的住校生們其實也是這樣……
因為2年6班的住校生不只有小鏡子他們5人,所以如果要在自習課上開小會的話,班級外面的圖書角那邊的可供6使用的實木長桌,在合適不過了。
所以……
“所謂的城市建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近些年常被提起,這個詞句,要想弄明白它,從實際出發(fā),還要。說簡單點就是,在參與實際工作中,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比如……”
劉浣娜一字一句地翻譯著一板一眼的英語閱讀,之所以會這么做則是因為大約10分鐘前小鏡子提議到“啊!對了,要找話題可以看看英語閱讀嘛!又方便,又能學習,領導來了還能糊弄過去!”這樣“一石三鳥”的方案。
然后……
“所以說你能從這段閱讀里提煉出什么可以作為話題的素材了嗎?”
結結巴巴翻譯完這一段劉浣娜沒大表情地問到。
“額……很……助眠?”
“……”
對于小鏡子的回答,無可奈何地翻了個白眼的劉浣娜吸了口氣,隨后向上吹了下自己的劉海。
隨后……
“的確是挺助眠的……”
不僅僅是丁一,就連先前挺精神的吳彩萌都睡著了。
走廊里十分寂靜,寶石般光亮的深紅瓷磚上彌漫著油布那富有機械感覺的味道。“上課時間居然睡著了,真受不了小鐲子(吳彩萌)這個孩子?!?/p>
“如果你能把嘴角的口水擦干凈的話,也許會更有說服力一些……我認為?!?/p>
被劉浣娜以奇怪的語序這樣吐槽到,錢雪茹一邊“嘿嘿”地笑著試圖模糊尷尬的氛圍,一邊用右手擦了擦自己的嘴角。
與此同時……
“所以我說了吧,小鏡子,光是讀個閱讀是不會……?。⌒“l(fā)卡(錢雪茹),不要用手擦啦!這有濕巾!用濕巾擦啦!”
話說到一半的劉浣娜,留意著用手背擦著自己嘴角的錢雪茹,皺著眉頭操起了心。
【果然還是有話題的吧……】
將著一切盡收眼底的小鏡子默默地展開著這樣的獨白。
————■□■□■□————
母:【你都在想些什么啊】
父:【這有用嗎?】
父母:【還不趕緊去學習!】
父母:【真是的,這孩子一天天,老是在想一些有的沒的?!?/p>
————■□■□■□————
“吶,小梳子(劉浣娜)為什么偌大個學校沒有我小鏡子的容身之所呢?”
“???怎么了?突然這么說……”
“嗯?沒有啊,就是突然想到這么一句話了呀?!?/p>
“我說你啊……”
時針停留在7與8之間分針則是剛到8的位置,第二節(jié)晚自習開始的第15分鐘,劉浣娜就又忍不住想要吐槽。
“你都在想些什么?。。俊?/p>
一瞬間,小鏡子的眼眸中產(chǎn)生了動搖,這動搖真的十分微小,微小到……
“沒有啦~就是在想一些事情而已……”
沒人察覺……
“所以我才再問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不是嗎……”
苦笑著的劉浣娜已無力吐槽。
“吶,小梳子……”
“嗯?”
“你有想過【共同話題】具體是什么東西嗎?”
“嗯……”
接到了小鏡子的發(fā)問,劉浣娜用左手的拇指與食指捏住下巴露出思考狀。
“被你這么一說,還真沒有想過……”
“是吧,這種東西,普通的話,應該沒什么人會去想的吧?”
“你想表達什么呢?哲學嗎?”
“不是啦……或許……算是?”
這樣說到的小鏡子,將右側大臂放在桌子上更換了坐姿,小鏡子以大臂為枕,小臂以肘部為支撐直立起來,腕部自由垂落,抵在了額頭上,無處安放的另一只手則是彎曲著小臂墊在了右側大臂之下。
因為有作業(yè)要寫,在學習上紛紛向吳彩萌看齊的其他人,早早地回到教室里學習去了,而因為覺得小鏡子有些奇怪,所以劉浣娜留了下來心想陪陪這樣的小鏡子。
“從這樣的一句話里面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呦!”
“不好意思,親愛的,你搞糊涂我了……”
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樣,劉浣娜被小鏡子的東一句西一句給搞糊涂了。
“那是因為它還沒有形成共同話題啦~”
“……”
劉浣娜沒有回答,作為一個各個方面發(fā)展還有自信可以被稱之為是正常人的自己,真的沒有辦法理解,這個人到底想說些什么。
“吶,就好比現(xiàn)在!”
小鏡子又一次調整了坐姿,說道。
“嗯……”
【看來應該是要好好說話了……】
“我們現(xiàn)在是在這個走廊里對吧?那么我們之間可以作為共同話題的東西就是眼前再用的筆,本,或者身邊的書,再或者是此時坐的椅子,桌子,亦或是我們學到的知識,對吧?”
“應該……對吧……?”
【……沒聽明白,那真的是中文嗎?她說的……】
“總結下來就是我們眼中觀察到的,以及我們了解的事情,可以作為話題出現(xiàn)?!?/p>
“啊……你是說,我們的聊天的話題,是取自于周圍環(huán)境自己已經(jīng)了解過的事情……是嗎?”
“是的。那么用圖示表示的話……這個是你,這個是我……”
小鏡子畫了一個方框(□)與一個圓形(○),在方框的邊角處寫了“我”然后在圓圈里面畫了一個梳子。
“然后,這里……”
小鏡子把□同○向交的部分用筆涂實。
“就是我們共同的話題!”
“這是……交集?”
劉浣娜略微有些傻眼地問到。
“是的,還挺直觀的吧?”
“額……是的……”
原本還云里霧里的劉浣娜,在將之前的對話導入到小鏡子畫的圖里的時候,就突然變得清晰了。
“□代表你知道所有東西,○代表我的,而我們之間的交集……”
“就是共同話題?!?/p>
劉浣娜睜大了眼盯著那圖型慢慢地點了點頭。
圖形的確很容易理解,不過,這梳子畫的真的有夠難看……
“可是……這有什么用呢?”
劉浣娜不禁發(fā)出了疑問。
然后……
“是啊,這有什么用啊……”
小鏡子苦笑著說到。
————■□■□■□————
就連我自己也不理解這到底有什么“用”,能怎么“用”,“用”了會怎樣……
所以才說沒有我的容身之所啊……

【問:在墨卡托制圖法中的世界地圖中從大連的位置出發(fā)的船,經(jīng)過東北航路到荷蘭,為什么會比經(jīng)過蘇伊士運河道荷蘭要少10天左右的路程。(東北航路,又名北極海航路,經(jīng)北極海連接亞洲與歐洲的航路)】

Q:答案是什么?
A:說出來能留一條命吧?
Q:快說!
A:好啦!
A:答案是:墨卡托制圖法中的世界地圖緯度得到拉伸,高緯度地帶長度虛長,所以低緯度的蘇伊士運河的實際路線,是要比東北航路長的。
A:球球你點個贊好不啦~!
Q:球球點贊和我有什么關系?
A:那湯面你也沒給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