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哪個皇帝奪天下最艱難?是明太祖朱元璋嗎?
中國歷史上每逢天下大亂,都會出現(xiàn)一些百年難遇的豪杰,終結(jié)亂世,開創(chuàng)新的王朝新的時代。這些豪杰中有的是草根的,有的是富二代,有的直接篡位等等。要說哪一位帝王奪取天下的難度是最大的。
是有前提條件的
第一:一定要是皇帝。像魏武帝曹操,晉宣帝司馬懿這樣被追封的皇帝是不算的。
第二:要奪取天下。稱帝后幾年就被滅掉的,也是不能作數(shù)的。起碼要有一個基本上的統(tǒng)一局面。
對于奪取天下的時候,哪一個開國皇帝面對的難度最大呢?我想毋庸置疑就是朱元璋。
首先排除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出身貴族,繼承父親嬴子楚秦王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也是第一位出生貴族的皇帝。被后世稱作“千古一帝”!
嬴政劃時代的實現(xiàn)了第一次真正意義的統(tǒng)一全國,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真正的皇帝,可以說是開天辟地第一人。但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是建立在先輩們成果的基礎(chǔ)上的。
西漢賈誼在《過秦論》中提到秦始皇是“奮六世之余烈”。這里面的功勞雖然并不能全部算在秦始皇一個人的身上。但是秦始皇的功勞也是相當巨大的,而秦始皇本來基礎(chǔ)就很好,在秦始皇執(zhí)政的時候,秦國已經(jīng)非常強大,在我國的歷史上開局基礎(chǔ)排在前三是沒有問題的。
出身相比
在中國的歷史上,秦始皇本來就是王,后來晉升為皇;隋文帝也是一個國公,在當時也是一個世家大族;李淵更不用說了,和隋文帝還有親戚關(guān)系;趙匡胤呢?人家也是大家公子,哪像朱元璋乞丐一個,要什么沒什么。
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之前,好歹也是泗水亭亭長,是秦朝的一員小吏。雖說是位卑言輕,但好歹還能混口飯吃,而且還討了個大戶人家出身的媳婦呂雉,家中還有兒女一雙。關(guān)鍵是,劉邦還能早早的結(jié)識到蕭何、曹參一些沛縣官吏。
可朱元璋就悲劇了,他原名朱八八(重八),老爸五四,光聽名字就知道朱元璋的出身有多低下。早年家鄉(xiāng)大災(zāi),短短幾個月就奪走了朱元璋幾位至親,而且身無分文的朱元璋甚至連給親人買一塊下葬的地都辦不到。
后來為了活命,朱元璋只好跑去皇覺寺當和尚,再往后連寺廟都呆不下去了,淪為一無所有的貧僧,只能靠四處“化緣”討飯吃。所以,光起步,朱元璋就比劉邦要艱苦得多。
朱元璋起家時獲得的資源和主流上層的支持最少,威望也不夠,在紅巾軍中只能是小字輩,連家族中人都很少,只能大量招收義子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努力的程度
作為一個什么都沒有的人,朱元璋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填飽肚子,然后才是怎樣改變自己。在朱元璋結(jié)束了云游三年的流浪生活后,開闊了眼界的朱元璋開始為自己的前途做準備了,三年的流浪生活讓朱元璋變得剛毅果敢,做事狠辣。只要有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他就不會放過。
在湯和的建議下,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最后就是憑借著自己做事能干,為人機敏靈活,打仗更是勇猛異常,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也就是從此才開始一步步的走向人生的巔峰。
對比一下那些世家大族的公子,衣食無憂不用愁,軍餉和兵員都是手到擒來,建功立業(yè)也只是一聲令下而已,像朱元璋這種沖鋒陷陣的估計就他一個。
主要對手相比
劉邦起兵于公元前209年,對手是秦朝、以項羽為代表的六國勛貴、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義軍。最終于公元前202年,劉邦領(lǐng)導的漢軍擊敗了項羽領(lǐng)導的楚軍,登基稱帝。一共打了七年
和劉邦開局就是老大不同,朱元璋不是起兵,而是參加義軍,1453年前后,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lǐng)導的濠州紅巾軍,反元。朱元璋面臨的對手,有元朝、紅巾軍內(nèi)部山頭、其他義軍,最終1368年于南京稱帝,后來又打到1393年,徹底一統(tǒng),打了四十年
劉邦和朱元璋誰的難度大?不好說啊,個人選擇朱元璋
朱元璋他玩的地圖堪稱魔鬼級別!一開始在漢族群雄中,朱元璋既沒陳友諒兵多,也沒張士誠錢多,而且還很不幸的夾在兩者之間。與此同時,朱元璋的北面還有蒙元這個龐然大物。
結(jié)果朱元璋卻能在鄱陽湖之戰(zhàn)中,以二十萬擊敗陳友諒的六十萬大軍,一戰(zhàn)擊潰強大的陳漢政權(quán),從而奠定了南方的勢力格局。此后,朱元璋又相繼消滅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漢族割據(jù)勢力,再打出“驅(qū)除韃虜 恢復中華”的旗號,揮師北伐,將曾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逐出中原。
最為一個沒有一點背景的人,一點點的積累自己的實力,要比那些世家公子難的多,因此這也是朱元璋奪天下最難的原因。
一個要飯出身的人,到威震八方的皇帝,不得不說,朱元璋乃是千古一人。值得敬佩和學習,奮斗精神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