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陰謀家是他,諸葛亮都排不上號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雖歷史很短,但對后人的影響很大。金戈鐵馬、鼓角爭鳴、人才輩出、群星薈萃。演繹岀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戲。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和故事,至今還被人們每每提起。
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陰謀家不少,當屬曹操劉備諸葛亮等等。但是,要說最成功的,應該首推司馬懿,因為,司馬懿笑到了最后。
劉備撈取資本很有一套,那就是來不來就號稱‘皇叔’,誠然,他確實是如假包換的皇叔,但他也是一個破敗不堪的陳年舊皇叔,在當時的亂世,想要獲得尊重和地盤得靠實力,可是劉備是一個織席販履的走卒,他瞅準時機靠哭和‘無奈’暴露身份,而取得了關羽張飛的信任和忠誠,從此有資本扯起一支部隊在亂世尋找機會。他打出的匡扶漢室旗號也獲得了部分梟雄甚至漢帝的擁護和支持,就此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在玩弄政治手腕上,劉備堪稱天才。
在軍事上,劉備本身并無才能,但他善于投機取巧獲得聽命于他的謀士和武將,看看整天圍在劉備身邊打轉的那群人的能耐,連自稱英雄的曹操都眼紅。劉備靠籠絡一批謀臣武將而取得了三分天下的成功,他的天下是打和哭出來的,他不會用兵,但他會指揮用兵的人,白手起家以弱勝強,取得鼎足之勢,所以說他是成功的軍事家。
孫權承父兄基業(yè),文武并用,坐江東,任賢才,盟劉備,敗阿瞞,平山越,取交州,襲荊州,斬關羽,勝夷陵,興盛孫吳,穩(wěn)固江東;但他無雄心,窩吳楚,自固自樂;大興師,戰(zhàn)合肥,逍遙津蹴馬越塹,終成孫十萬;老昏匱,忌大臣,逼陸遜,朝不穩(wěn),綱不緊,終致東吳歸晉。
諸葛亮感三顧,投劉備,未出茅廬定三分;跨江東吳,聯(lián)孫權,戰(zhàn)赤壁,一心一意助劉備;借荊州,取益州,占漢中,足食足兵穩(wěn)推進;嚴法治,倡廉政,興水利,獎耕織,移風易俗治蜀漢,政通國穩(wěn)民安居;白帝受托孤,東和西結,北拒南征,七擒七縱定南中,危急存亡再造蜀漢;但整軍備,訓士卒,北伐曹魏,雖以攻為守,卻連年動兵,六出祁山終無功。
論玩政治三國當屬曹操最厲害,最成功;他繼承人曹丕也不亞于其父,卻都被司馬懿玩弄于股掌之間,曹氏天下最終被司馬氏所取代就是最有力的證明。論軍事才能,司馬懿是三國時唯一能與諸葛亮相對抗,而幾近旗鼓相當?shù)能娛聦κ?,諸葛亮本人也對司馬懿敬畏三分。
論陰謀,曹操早就對他身邊和對手沾上馬字的家族痛下殺手,而防止“三馬同槽”的馬姓對其后代有威脅。
而司馬懿卻能在這種情況下先是得以全身而退,后是大權在握,并能順利讓其后代最終取而代之,并統(tǒng)一三國,達到一統(tǒng)天下為司馬氏所統(tǒng)治。說司馬懿集政治家、軍事家、陰謀家為一身當之無愧,非他莫屬。
歷史上的的司馬懿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
諸葛亮數(shù)次北伐,均被司馬懿司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方針死死拖住蜀軍,時間長了蜀國因糧草給養(yǎng)不能按時供應而撤軍。
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馬懿任然堅持不出戰(zhàn)的方針,長期與蜀軍對峙,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服裝,激司馬懿出戰(zhàn),結果司馬懿仍不出戰(zhàn)?;实叟墒构?jié)命令其出戰(zhàn),司馬懿還是按兵不動,最終諸葛亮精力耗盡,病死五丈原,一代英才被司馬懿耗死,蜀國從此失去統(tǒng)一全國的機會。
這個史實告訴我們,司馬懿善于分析敵我雙方的優(yōu)缺點,總是能找到對付敵人的長期戰(zhàn)略,保證了魏國西南面的穩(wěn)定,起到長期消耗敵人的目的,最終以不敗不勝活活熬死敵人。
成則王侯,敗則賊,中國自古有定論;隱忍辛苦荊棘走,征戰(zhàn)平患建功厚;一日機至隨手握,三千白甲定千秋。因此,三國時期最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和陰謀家,非司馬懿莫屬。
打敗并熬死了最大的敵人,利用及其卑鄙的手段除掉了政敵,逐漸控制了整個國家的軍事和政治。每次都能正確分析出敵我主要矛盾,選擇出一條對自己最有利的方法去完成。同時擁有一顆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問題,通過各種辦法麻痹瓦解敵人,最終除掉了所有絆腳石,為司馬氏的江山掃清了障礙。
所以我認為司馬懿是三國時期最成功的軍事家、政治家和陰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