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突然消失的神秘人物:徐福
熊野峰前徐福祠,滿山藥草雨余肥。
只今海上波濤穩(wěn),萬里好風(fēng)須早歸。
熊野峰高血食祠,松根琥珀也應(yīng)肥。
當(dāng)年徐福求仙藥,直到如今更不歸。
在日本,不少人一直認(rèn)為徐福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是他們的祖宗,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要說古代的帝王,都是想要長生不老的,他們想要一直做皇帝,千秋萬載,永恒永世,秦始皇當(dāng)然也不例外,而且他對于長生不老,有著一種強烈的渴望。
徐福是秦朝著名方士,秦始皇時期,徐福上書對秦始皇說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面有神仙居住。
當(dāng)時,秦始皇迷戀煉丹,想要求得長生不老,也有可能秦始皇巡游時見過海市蜃樓,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就讓徐福前去仙山。
徐福也不客氣,給秦始皇要了三千童男童女,帶著糧食、藥品等各種東西就浩浩蕩蕩的入海東渡求仙去了。
第一次回來的時候,徐福說自己確實見到了神仙,但是神仙嫌棄自己帶的禮物太薄了,沒辦法將靈藥給他。
第二次回來的時候,徐福說在出海的過程中,被一只非常大的魚給擋住了去路,沒有去成,秦始皇后來便命人將大魚給射死,于是徐福便第三次出發(fā)。
這一次,徐福是再也沒有再回來,讓秦始皇到死都沒有見到他的面。
《史記》中記錄徐福東渡之事比較多內(nèi)容的是“淮南衡山列傳”,其中包括徐福從東南到蓬萊,與海神的對話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為禮物等事
一般認(rèn)為這是徐福對秦始皇編造的托辭,還記載了徐福再度出海攜帶了谷種,并有百工隨行。
這次出海后,徐福來到“平原廣澤”(可能是日本九州島),他感到當(dāng)?shù)貧夂驕嘏?、風(fēng)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來”,停下來自立為王,教當(dāng)?shù)厝宿r(nóng)耕、捕魚、捕鯨和瀝紙的方法,不回來了。
“淮南衡山列傳”與“秦始皇本紀(jì)”稍有不同,稱徐福并未開始就帶數(shù)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尋訪仙家多年未果的情況下,再度出海時率數(shù)千童男女出海。
關(guān)于徐福所要尋訪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記》“封禪書”只是說在渤海中,并不能確定具體位置。而平原廣澤在何處,更是不能考證。
日本現(xiàn)有徐福墓,但成立年代頗晚,當(dāng)是后世徐福來日傳說傳入日本附會所建。又,徐福墓數(shù)量過多,如楊貴妃墓,前前后后有數(shù)十座,徒增疑點。
但日本早于徐福來到前早已有人居住,并已有其文化。徐福與童男童女到來充其量只是與當(dāng)?shù)厝送ɑ樵佼a(chǎn)生后代而已。
據(jù)《日本國史略》提到:“孝靈天皇七十二年,秦人徐福來。(或云,徐福率童男女三千人,赍三墳五典來聘。福求藥不得,遂留而不歸。或云,止富士山?;蛟疲芤吧?,有徐福祠。)
說徐福帶童男童女來日本修好,貢上三墳五典而尋求仙藥,然而不得仙藥,只等定居下來。在《富士文書》中則提道徐福來到日本,協(xié)助當(dāng)?shù)剞r(nóng)民耕種,帶來一些新的技術(shù)。
到達(dá)日本后,徐福再沒有返回中國,而且沒有得到長生不老藥,擔(dān)心秦始皇追殺,要求同行男女各自改姓成為“秦”、“佃”、“福田”、“羽田”、“福臺”、“福山”等姓氏。
巧合的是,連云港市現(xiàn)有云臺山脈,姓氏都與山有奇特淵源。
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都還有姓秦的日本人,有些家門口樓上還仍然刻著“秦”字。
徐福傳說與日本之接軌,大約開始于隋唐時期,隋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日本派小野妹子來華,次年,隋煬帝派裴世清出訪日本,裴世清在日本九州一帶看到有一個風(fēng)俗同于華夏的“秦王國”,于是就猜想,這大概是傳聞徐福止住不歸的“夷洲”,但又無法確定。之后,有人則把這個“秦王國”直接比定為日本。
如明人薛俊蓍的《日本考略·沿革考》(成書于公元1530年)中說:“先秦時,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dāng)?shù)千人入海求仙,不得,懼誅止夷、澶二洲,號秦王國,屬倭奴。故中國總呼曰‘徐倭’”。用肯定的語氣直接說徐福到的夷、澶二洲“屬倭奴”。
到了唐代,中日交往日趨頻繁,人們發(fā)現(xiàn)日本的文物制度類似中國,頗存上古遺風(fēng),于是逐漸將徐福東渡之地鎖定為日本。
在徐福與日本古代史結(jié)合上,對后世影響最大的,莫過于義楚的《義楚六帖》中的記載。
五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日本醍醐時代的真玄宗高僧弘順大使(即寬輔和尚)來中國,與我國的義楚和尚相識,相交日益深厚,寬輔把流傳在日本的關(guān)于徐福求仙到過日本的傳說講給義楚聽,后來義楚把寬輔的這一口述內(nèi)容,記載在他的《義楚六帖·城廓·日本》中:“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
秦時,徐福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也。今人物一如長安?!謻|北千余里有山,名富山,亦名蓬萊,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聳,頂有火煙,日中上有諸寶流下,夜則卻上,常聞音樂。徐福止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