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永陵之中,保存著永樂大典的推測,究竟是真是假?(二)
所以很多學者也認同這一點說法,所有的正本就在那場大火當中被焚毀了,雖然可信度比較高,但是大家總覺得還有一點點,其他的可能性依然存疑,在最近幾十年有另一種說法,又開始火起來了,說這套書沒有被燒毀,僅皇帝陪葬了,埋在嘉靖皇帝的永陵當中,為什么這么講?
還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嘉靖皇帝太喜歡這套書了,沒事的時候就把書放在旁邊隨手翻閱,可以說對這套書手不釋卷,特別是當年失火的時候,大殿他都不著急,就專門派人去把這套書給救出來,可見他有多喜愛這套書,如果說他把這套書作為自己的陪葬品葬在了永寧當中,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另外,嘉靖皇帝這個人,也是特立獨行的,她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開始給自己修陵墓,嘉靖15年,永陵就開始動工了,就在修建自己陵墓的過程當中,嘉靖本人曾經11次去現(xiàn)場調研,看看我的陵墓修的怎么樣,壯不壯觀,質量如何?
您想想,永陵是在嘉靖27年的時候,最終建成的,整整歷時12年12年,當中他11次。不厭其煩的去勘測場地,對每一個工程細節(jié)進行具體的指導,這是多么看重這個陵墓,永樂大典一萬多冊全都密密麻麻地排起來,占地40立方米,按永陵的規(guī)模專門找一間屋子,或者用幾間屋子來裝這套書是完全有可能性的,這個觀點提出來之后,一大批學者又開始順藤摸瓜,看看永陵當中究竟有沒有可能藏起來,這套書,同時又在史料當中尋找,究竟有沒有這種可能性結果,一翻史料還真就被他們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嘉靖皇帝是在1506年的12月份加崩的,他下葬的時間是第二年的三月份,在這中間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為什么拖了三個月之久才下葬?
按當時的禮節(jié),完全可以早點入土為安,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有沒有可能嘉靖皇帝把永樂大典的正本讓人運送到永寧當中。要知道,一萬多冊書,從皇宮當中送到永寧當中,也不是一個小工程的,當然這只是猜測的一部分,究竟事實如何?大家繼續(xù)找結果,又發(fā)現(xiàn)一些蛛絲馬跡,在嘉靖皇帝去世之后,繼任者隆慶皇帝在4月15號頒了一道圣旨,獎勵了誰?獎勵了重新抄寫永樂大典的這些人,但是這個副本什么時候抄完的?
沒有正式記載,而且他這個時間點跟萬歷皇帝下葬的時間點非常接近,完全是有可能,萬歷皇帝知道副本很快就抄完了,所以我把正本帶走副本,留在人世間,更有學者,進一步提出,由于萬歷皇帝去世之后,要把這本書送到墳墓當中,所以抄寫工作不斷的加速,甚至有可能副本沒抄寫完就把正本埋進去了,這樣到康熙年間,一打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怎么少了1000本。就是因為副本本身就比正本少了1000本,但是咱們話說回來,帝王將相去世的時候把書籍帶到墳墓當中的多不多當然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