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9-3]
【9-3】
【歷史社科】
《社會學入門》—— [美] 喬恩·威特 Jon Witt

“每個社會都表揚活著的順從者和死去的叛逆者” —— 米揚·麥克勞克
感謝陪伴~
【摘 —— 第5 - 9章】
(A)
·【集權化的教育】對【弱勢群體】的影響尤為明顯
·有益的社會變遷經(jīng)常通過【對現(xiàn)狀的強烈反抗】來實現(xiàn)
·對女性來說,【35歲或大于35歲】結婚的女性,其離婚的可能性越小
·【社會地位】非常重要,它既塑造著我們可用的資源,又對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產(chǎn)生影響
·教育對個人以及社會的五個積極功能:
【文化傳承、促進社會整合、教養(yǎng)及社會控制、激勵文化創(chuàng)新、兒童保育】
·四種大學亞文化:
【大學生亞文化-注重追求樂趣和社交】
【學術亞文化-認同教師的知識關懷】
【職業(yè)亞文化-主要對職業(yè)前途感興趣】
【另類分子亞文化-對大學環(huán)境存在抵觸情緒】
(B)
·【內群體 in-group】:指具有共同身份和歸屬感的一類人
·【外群體 out-group】:指不屬于某群體或未融入某群體的那些人
·【社會角色 social role】:對具有特定社會地位的人的一組預期行為~有助于「社會穩(wěn)定」
·【參照群體 reference group】:指人們用起作為標準來評價自己及自己行為的群體
·【主要地位 master status】:一種能夠主導其他地位,從而決定一個人的一般社會位置的地位
·【角色退出 Role exit】:指從自我認同的中心角色中退出以建立和認同新的角色的過程~四階段:【懷疑、尋找替代選擇、行動或離開、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身份】
(C)
·【聯(lián)盟 Coalition】:指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結成的臨時或永久同盟
·【緘默法則 code of silence】:一種非正式規(guī)范,即避免自己的過錯牽連同僚
·【初級群體 primary group】:一個具有親密關系、面對面交往和合作特征的小群體
·【次級群體 secondary group】:幾乎沒有社會親密關系和相互理解的正式的、不受個人感情影響的群體
·【人際關系論 human relation aapproach】:一種關于正式組織的研究觀點,這種觀點強調科層制中「人」的作用、溝通和參與,并傾向于關注組織的非正式結構~【互動和小群體的重要性,注重員工感受、挫折以及與工作滿意度相關的情感需求】
(D)
·【科層制 bureaucracy】是正式組織的組成部分,它通過「規(guī)則和等級劃分」來獲得效率
·【科層化 bureaucratization】:一個團隊、組織或社會運動在追求效率的過程中越來越依賴「技術理性」進行決策的過程
·【寡頭鐵律 iron law of oligarchy】:指所有組織,甚至是民主組織,都傾向于發(fā)展成「由少數(shù)精英統(tǒng)治」的科層機構的原則
·【社會制度 social institution】:集中于基本社會需求的有組織的信念和行為模式~5種主要制度:【家庭、教育、宗教、經(jīng)濟、政府】
·(馬克思和恩格斯)【異化 alienation】:人類喪失了對自己創(chuàng)造性生產(chǎn)能力的控制,并與自己所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相分離,與自己的同事相隔離的狀態(tài)
(E)
·【工業(yè)社會 industrial society】:一種依靠機械化生產(chǎn)產(chǎn)品和服務的社會
·【后工業(yè)社會 postindustrial society】:指經(jīng)濟系統(tǒng)主要致力于「信息的處理和控制」的社會
·【后現(xiàn)代社會 postmodern society】:一個在技術上更加復雜、多元、相互聯(lián)系的、全球化的社會~四種要素:【故事、影像、選擇和網(wǎng)絡】
·【機械團結 mechanical solidarity】:指社會凝聚力建立在「共同經(jīng)驗、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其中事物或多或少以「恒?!沟姆绞桨l(fā)揮作用,很少改變~(埃米爾·涂爾干)將讓位于【有機團結 organic solidarity(在高度分工的背景下以「相互依賴」為基礎的社會凝聚力)】
(F)
·【越軌 deviance】:違反群體或社會的行為標準或期望的行為
·【男子氣概 machismo】:對男性的雄性特征、個人價值和自尊心的意識
·【同質結合 homogamy】:指選擇配偶時,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與自己性格或愛好相同的人
·【宗教 religion】:致力于建立共享的認同感、鼓勵社會整合并使信徒擁有意義感和目標感的社會制度
·【社會控制 social control】:在任何社會中所采用的防止人類「越軌」行為的技術和策略~分為正式(如權威機構)和非正式(如同輩群體文化)
(G)
·【經(jīng)濟 economy】:致力于商品與服務的生產(chǎn)、分配和消費的社會制度
·【平權家庭 egalitarian family】:指夫妻雙方擁有「平等地位」的權威性模式
·【家庭的功能性定義 functionalist definition of the family】:對家庭的定義側重于其如何滿足個人和整個社會物質的、社會的和情感的需求
·【去工業(yè)化 deindustrialization】:指(工廠、車間等)生產(chǎn)力的基本要素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而廣泛的「投資收縮」~【裁員 downsizing】:公司勞動力的減少,是去工業(yè)化的一部分;
·【家庭的實質性定義 substantive definition of the family】:
一個基于「血緣」和「法律」的家庭定義,前者意味著共同的基因遺傳,后者意味著對婚姻和收養(yǎng)契約的社會認可和肯定
(H)
·【結構決定命運】
·【離岸外包 offshoring】:工作向海外承包商轉移的趨勢
·【愛情】是我們在社會和文化的影響下所做的決定的產(chǎn)物
·傳統(tǒng)媒人的邏輯:【資源分配的重要性遠大于浪漫的愛情】
·(女權主義)現(xiàn)存的對許多越軌和犯罪的分析都是在男性頭腦中進行的
·(社會學家 威廉·奧格本)家庭的6個主要功能:
【生殖、社會化、保護、對性行為的監(jiān)管、親情和友愛、提供社會地位】
(I)
·【懲罰】可以使一個群體凝聚起來
·我們并非生來就是瘋狂的,而是我們【習得了瘋狂】
·組織或社會的規(guī)模越大,【個人關懷】的可能性往往就越小
·前工業(yè)社會的三種類型:【狩獵采集社會、園藝社會、農耕社會】
·【標簽理論(社會反應分析)】提醒我們是對【行為的反應】而不是行為本身決定了越軌
·(社會學家 羅伯特·默頓)斷裂存在于【社會目標】(大多數(shù)成員所共享的主導價值觀)和人們實現(xiàn)它的【手段】(成功所需要的物質、社會、文化的資源)之間
(J)
·【神圣的 sacred】【世俗的 profane】
·【關系網(wǎng) networking】在找工作時特別管用
·當規(guī)章制度變得功能失調時,它們會掩蓋組織的【更大目標】
·我們所做的選擇往往有意或無意地把自己與他人【聯(lián)系】在一起
·【勞動分工】~專業(yè)化(過于專業(yè)會導致“受過訓練的無能 trained incapacity”)
·虛擬社交網(wǎng)絡的【化身 avatar】——指一個人作為一個角色,以2D或3D圖像的形式,或者只是以文本的形式所表現(xiàn)的在線呈現(xiàn)
(K)
·“折磨人類的枷鎖來自繁文縟節(jié)” —— 弗蘭茲·卡夫卡
·“法律和正義并不總是相同的” —— 格洛麗亞·斯坦尼恩
·“哪里有規(guī)則,哪里就有對這些規(guī)則的觸犯” —— 喬爾·卡倫
·“我們買的不是東西,而是【意義】” —— 廣告學教授 詹姆斯·特威切爾
·“婚姻的目標不是要雙方想法一樣,而是要【共同思考】” —— 羅伯特·多茲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跟大多數(shù)人站在同一立場時,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了” —— 馬克·吐溫
·“對人類靈魂來說,最美好的事情不是覺得彼此的生命完全交匯在一起,而是永遠存在于【彼此的無言回憶中】” —— 喬治·艾略特
·“窮苦并不是一種擺脫不了的命運......窮苦是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體制的副產(chǎn)品】,我們應對其負責” —— 古斯塔沃·古鐵雷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