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經(jīng)注》第二章翻譯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l?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王弼:美者,人心之所進(jìn)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猶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而偏舉也。
譯文:美好的事物,人們都表現(xiàn)得欣然接受;丑惡的事物,人們都表現(xiàn)得厭惡痛苦。美好和丑惡如同喜悅和憤怒,善和不善如同是非。喜悅和憤怒同根而生,是是非非同屬一門,所以不能有所偏愛。
l?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王弼: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明名數(shù)也。
譯文:有無、難易、長短、高低、音聲、前后這六種情境都是相對相依的,不能偏愛其中某一方。
l?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
王弼:自然已足,為則敗也。
譯文:萬事萬物早有定數(shù),人為干預(yù)就會毀壞。
l?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王弼:智慧自備,為則偽也。
譯文:萬事萬物早有智慧,人為干預(yù)就是妄為。
l?功成而弗居。
王弼:因物而用,功自彼成,故不居也。
譯文:順應(yīng)事物的本真去發(fā)揮效用,自然就成功了,所以不居功。
l?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王弼:使功在己,則功不可久也。
譯文:如果把成果都攬到自己身上,那成果是無法長久的。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