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南北昆曲名家大匯演盛況
1956年4月浙江昆蘇劇團進京演出《十五貫》大獲成功、引起全國轟動。借“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的東風,1956年11月3日至28日,中國劇協(xié)上海分會和上海市文化局假作上海黃河路長江劇場聯(lián)合舉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昆劇觀摩演出,約請了以韓世昌、白云生、侯永奎、馬祥麟先生為首的北方昆曲代表團,以周傳瑛先生為首的浙江昆蘇劇團,上海的昆劇專家俞振飛先生和言慧珠女士,前輩昆曲名票徐凌云先生和在上海的傳字輩朱傳茗、張傳芳、華傳浩幾位先生,同時還約請了上海市戲曲學校昆劇班的全體學員參加。共計演出了二十六天三十場,一百二十四出短折戲(其中復(fù)演劇目五十三出)和《白羅衫》、《漁家樂》、《十五貫》、《長生殿》、《販馬記》五出全本大戲。此次演出在社會上產(chǎn)生較大轟動,擴大了昆劇的影響力,劇場每天有許多觀眾在門口等候退票,演出組委會屢次收到向隅的觀眾們的來信,要求設(shè)法購票,北京、南京、武漢、安徽,甚至遠至甘肅省都派了代表團來滬觀摩。這次南北昆曲的示范交流,顯示了昆曲豐厚的藝術(shù)傳統(tǒng),南北昆曲學員們的演出亦頗引人注目。會演還有個顯著特點,同一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不同演員組合,分多次演出,真正起到示范、交流、觀摩的作用,意義很大,如《玉簪記.琴挑》白云生、馬祥麟和俞振飛、張嫻組合;《長生殿.驚變》白云生分別與韓世昌、李淑君合演;《長生殿.埋玉》俞振飛分別與朱傳茗、張嫻合演。會演后,北方昆曲代表團應(yīng)邀赴杭州、蘇州、南京繼續(xù)交流演出。南北昆曲的交流演出社會影響很大,可以說是近百年昆曲演出史上絕無僅有的盛舉,是難得一見的,也是空前絕后的。

南北昆劇觀摩演出大會期間,中國劇協(xié)上海分會除組織一些參觀訪問和招待演出以外,并邀請了在上海的昆劇專家和戲劇界、音樂界的專家,組成了“藝術(shù)研究委員會”,舉行了數(shù)次藝術(shù)報告和座談會?!八囄瘯毕略O(shè)三個組:演出組(成員:俞振飛、陳鯉庭、白云生、韓世昌、華傳浩、王傳淞、張傳芳、應(yīng)云衛(wèi)、馬祥麟、徐蘇靈、吳仞之、石揮、周璣璋、吳茵、丹尼、錢英郁、田莊、丁國岑),劇本組(成員:趙景深、楊村彬、金紫光、魏金枝、周傳瑛、鄭傳鑒、顧仲彝、傅雪漪、譚正壁、師陀、姚時曉、胡野檎、徐筱汀、蘇雪安、叢兆桓、劉厚生、王元美、于伶),音樂組(成員:沙梅、夏白、邊軍、陳歌辛、王云階、水輝、徐凌云、吳南青、孟祥生、張定和、潘宏勛、黎錦暉、劉如曾、黎英海、徐惠如、朱傳茗、朱國梁、沈傳芷、葉仰曦、侯建亭)和一個核心小組(成員:歐陽予倩、熊佛西、陳鯉庭、俞振飛、趙景深、楊村彬、夏白、沙海、應(yīng)云衛(wèi)、金紫光、邊軍、白云生)。
根據(jù)收集的資料如演出節(jié)目單、特刊、報紙廣告、紀念文集、老藝人口述傳記等綜合,現(xiàn)將二十六天三十場演出節(jié)目單發(fā)表如下??粗@些演出劇目和演員名單,由衷的讓人感到前輩昆劇藝術(shù)家們的魅力所在、當年為昆曲事業(yè)所做的努力和大合作協(xié)力同心的精神,現(xiàn)如今從事昆曲事業(yè)的演員們和喜愛昆曲的觀眾們理應(yīng)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傅雷曾在十一月中觀摩了韓世昌主演《胖姑》的一天夜場戲,并對其精湛的表演盛贊,留在《傅雷家書》之中作為時代見證。)
十一月三日夜場
三擋(《麒麟閣》)
侯炳武(飾楊林)孟祥生(飾賀方)? 傅雪漪(飾上官義)白玉珍(飾秦瓊)趙德貴(飾把關(guān)將)侯新英(飾程咬金) 張肇基(飾王伯黨) 侯廣有(飾王君可)王卷(飾柳周臣)景和順(飾尤俊達)

夜奔(《寶劍記》)
侯永奎(飾林沖)

嫁妹(《天下樂》)
侯新英(飾大鬼)侯廣有(飾燈籠鬼)侯長志(飾傘鬼)王卷(飾擔子鬼)景和順(飾驢夫鬼)侯玉山(飾鐘馗)傅雪漪(飾杜平)李鳳云(飾鐘妹)

游園驚夢(《牡丹亭》)
韓世昌(飾杜麗娘)白云生(飾柳夢梅)張鳳翎(飾春香)孟祥生(飾睡魔神)侯炳武(飾大花神)魏慶林(飾杜母)(堆花一場眾花神由齊潔、張鳳翎、安維黎、李淑君、孔昭、林萍、劉秀華、義維茹、
叢兆桓、白玉珍、景和順、侯長志、王卷、侯廣有、張肇基、趙德貴等分飾)

十一月四日日場
全本《白羅衫》(包括賀喜、井遇、游園、看狀、詳夢、殺盜六折)
周傳錚(飾馬大)華傳浩(飾李二)包傳鐸(飾奶公)王傳淞(飾徐能) 周傳瑛(飾前徐繼組)沈傳芷(飾蘇母)鄭傳鑒(前飾王國輔后飾蘇云)朱傳茗(飾蘇夫人)張傳芳(飾王小姐) 俞振飛(飾后徐繼組)沈傳錕(飾巡撫)汪傳鈐(飾太平府)
十一月四日夜場
激良(《昊天塔》)
侯玉山(飾孟良)張肇基(飾中軍)侯炳武(飾楊六郎)趙德貴(飾岳勝)

拾畫叫畫(《牡丹亭》)
白云生(飾柳夢梅)

出塞(《青冢記》)
馬祥麟(飾王昭君)孟祥生(飾王龍)侯長志(飾馬夫)
學舌(《西游記》)
韓世昌(飾胖姑)白玉珍(飾王留)孟祥生(飾老頭兒)

打虎(《義俠記》)
侯永奎(飾武松)孟祥生(飾酒保)侯長志(飾虎形)

十一月五日夜場
坐山(《通天犀》)
侯玉山(飾許士英)李淑君(飾許佩珠)侯炳武(飾程老學)

刀會(《單刀會》)
白玉珍(飾周倉)侯永奎(飾關(guān)羽)魏慶林(飾魯肅)

降香、水斗、斷橋(《雷峰塔》)
馬祥麟(飾前白素貞) 韓世昌(飾后白素貞)白云生(飾許仙)張鳳翎(飾小青)魏慶林(飾法海)孟祥生(飾小和尚)

十一月六日夜場
全本《漁家樂》(包括賣書、納姻、漁錢、端陽、藏舟、刺梁六折)
鄭傳鑒(飾簡人同)周傳錚(飾鄔漁翁) 張傳芳(飾前鄔飛霞)方傳蕓(飾后鄔飛霞)朱傳茗(飾馬瑤草)王傳淞(飾趙大)華傳浩(飾萬家春)俞振飛(飾劉蒜)薛傳鋼(飾梁冀)包傳鐸(飾家院)
十一月七日夜場
迎像哭像(《長生殿》)
沈傳芷(飾唐明皇)周傳滄(飾高力士)
寄柬(《西廂記》)
張傳芳(飾紅娘)周傳瑛(飾張生)王傳淞(飾琴童)
別母亂箭(《虎口余生》)
汪傳鈐(飾周遇吉)華傳浩(飾周母)包傳鐸(飾家將)沈傳錕(飾闖王)薛傳鋼(飾李過)
湖樓受吐(《占花魁》)
俞振飛(飾秦鐘)張嫻(飾莘瑤琴)華傳浩(飾時阿大)張鳳云(飾鴇母)
十一月八日夜場
夜巡(《壽榮華》)
侯永奎(飾卞九州)孟祥生(飾杜有用)傅雪漪(飾壽習文)

火焰山(《西游記》)
侯長志(飾孫悟空) 安維黎(飾翠云)馬祥麟(飾鐵扇公主)張肇基(飾靈吉)白玉珍(飾牛魔王)趙德貴(飾龍王)孟祥生(飾豬八戒)叢兆桓(飾李靖)侯新英(飾哪吒)李淑君(飾觀音)

惠明(《西廂記》)
李鳳云(飾鶯鶯)崔潔(飾紅娘)沈盤生(飾崔夫人)侯炳武(飾法本)傅雪漪(飾張君瑞)侯玉山(飾惠明)

梳妝、游春、跪池(《獅吼記》)
白云生(飾陳季常)韓世昌(飾柳氏)孟祥生(飾院公)魏慶林(飾蘇軾)叢兆桓(飾佛印)李鳳云(飾琴操)侯炳武(飾蒼頭)

十一月九日夜場
搜山打車(《千鐘祿》)
白玉珍(飾嚴震直) 傅雪漪(飾建文帝)魏慶林(飾程濟)

琴挑(《玉簪記》)
白云生(飾潘必正)馬祥麟(飾陳妙常)

賈復(fù)下書(《鬧昆陽》)
侯永奎(飾賈復(fù))傅雪漪(飾劉秀)侯新英(飾王林)魏慶林(飾鄧禹)

火判(《九蓮燈》)
傅雪漪(飾閔遠)侯炳武(飾富奴)侯玉山(飾判官)

刺虎(《虎口余生》)
韓世昌(飾費貞娥)白玉珍(飾李過)

十一月十日夜場(重演七日夜場戲)
迎像哭像(《長生殿》)
沈傳芷(飾唐明皇)周傳滄(飾高力士)
寄柬(《西廂記》)
張傳芳(飾紅娘)周傳瑛(飾張生)王傳淞(飾琴童)
別母亂箭(《虎口余生》)
汪傳鈐(飾周遇吉)華傳浩(飾周母)包傳鐸(飾家將)沈傳錕(飾闖王)薛傳鋼(飾李過)
湖樓受吐(《占花魁》)
俞振飛(飾秦鐘) 張嫻(飾莘瑤琴)華傳浩(飾時阿大)張鳳云(飾鴇母)
十一月十一日日場
全部《十五貫》
周傳瑛(飾況鍾) 王傳淞(飾婁阿鼠)朱國梁(飾過于執(zhí))包傳鐸(飾周岑)周傳錚(飾尤葫蘆)龔祥甫(飾熊友蘭)張世萼(飾蘇戌娟)蔣笑笑(飾秦古心)華世鴻(飾夏總甲)

十一月十一日夜場(重演日場)
全部《十五貫》
周傳瑛(飾況鍾) 王傳淞(飾婁阿鼠)朱國梁(飾過于執(zhí))包傳鐸(飾周岑)周傳錚(飾尤葫蘆)龔祥甫(飾熊友蘭)張世萼(飾蘇戌娟)蔣笑笑(飾秦古心)華世鴻(飾夏總甲)
十一月十二日夜場
梳妝擲戟(《連環(huán)計》)
方傳蕓(飾呂布)張嫻(飾貂蟬)薛傳鋼(飾董卓)
借茶、劉唐(《水滸記》)
張傳芳(飾閻惜嬌) 徐凌云(飾張文遠) 汪傳鈐(飾劉唐)周傳瑲(飾酒保)

驚丑、前親、后親(《風箏誤》)
俞振飛(飾韓琦仲)張鳳云(飾乳母)華傳浩(飾詹愛娟)王傳?。椕贩蛉耍┲靷鬈椓蛉耍┩鮽麂粒椘萦压猓徥揽椕废悖垈鞣迹椪彩缇辏?/p>
十一月十三日夜場
斬娥(《金鎖記》)
王傳?。椄]娥) 朱國梁(飾錢士命) 包傳鐸(飾蔡婆)
功宴(《宵光劍》)
侯玉山(飾鐵勒奴)傅雪漪(飾衛(wèi)青)侯炳武(飾韓安國)叢兆桓(飾公孫弘)張肇基(飾竇嬰)孟祥生(飾陳午)
寫狀(《鮫綃記》)
周傳錚(飾劉君玉)王傳淞(飾賈主文)
鬧學(《牡丹亭》)
韓世昌(飾春香)李鳳云(飾杜麗娘)魏慶林(飾陳最良)

醉寫(《驚鴻記》)
華傳浩(飾高力士)鄭傳鑒(飾唐明皇) 張嫻(飾楊妃)俞振飛(飾李白)
十一月十四日夜場
游園驚夢(《牡丹亭》)
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全體同學合演
聞鈴(《長生殿》)
趙德貴(飾陳元禮)孟祥生(飾高力士) 白云生(飾唐明皇)

教歌(《繡襦記》)
華傳浩(飾蘇州阿大)王傳淞(飾揚州阿大) 周傳瑛(飾鄭元和)
刀會(《單刀會》)
白玉珍(飾周倉)侯永奎(飾關(guān)羽)魏慶林(飾魯肅)

十一月十五日夜場
問探(《連環(huán)計》)
張銘榮飾探子
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全體同學合演
癡夢(《爛柯山》)
韓世昌(飾崔氏)魏慶林(飾院子)沈盤生(飾衙婆)孟祥生(飾無徒)

茶訪(《尋親記》)
華傳浩(飾茶博士)鄭傳鑒(飾范仲淹)薛傳鋼(飾張敏)張世錚(飾張千)
探莊(《白翎記》)
侯永奎(飾石秀)魏慶林(飾鍾離老人)侯玉山(飾楊林)白玉珍(飾欒廷玉)馬祥麟(飾扈三娘)孟祥生(飾祝小三)侯新英(飾祝龍)侯廣有(飾?;ⅲ┩蹙恚椬1耄┖铋L志(飾花榮)侯炳武(飾宋江)張鳳翎(飾孫二娘)

斷橋(《雷峰塔》)
言慧珠(飾白素貞) 朱傳茗(飾青兒)俞振飛(飾許仙)
十一月十六日夜場
花蕩(《草廬記》) (鍾維德飾張飛)
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全體同學合演
認子(《尋親記》)
魏慶林(飾周羽)傅雪漪(飾周瑞?。┟舷樯椀昙遥?/p>
思凡下山(《孽海記》)
張傳芳(飾色空)華傳浩(飾本無)
倒銅旗(《麒麟閣》)
侯永奎(飾秦瓊)白云生(飾羅成)侯玉山(飾東方旺)

十一月十七日夜場
八陽(《千忠戮》)
俞振飛(飾建文帝)鄭傳鑒(飾程濟)周傳錚(飾差官)王傳淞(飾女解差)

出獵回獵(《白兔記》)
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全體同學合演
拷紅(《西廂記》)
韓世昌(飾紅娘)白云生(飾張生) 魏慶林(飾崔夫人) 李鳳云(飾崔鶯鶯)

交令負荊(《三國志》)
鄭傳鑒(飾諸葛亮) 包傳鐸(飾劉備) 胡君芷(飾趙云) 薛傳鋼(飾關(guān)羽) 沈傳錕(飾張飛)
對刀步戰(zhàn)(《虎口余生》)
侯永奎(飾周遇吉) 侯新英(飾李洪基) 侯長志(飾馬童)

十一月十八日日場(重演三日夜場戲)
三擋(《麒麟閣》)
侯炳武(飾楊林) 孟祥生(飾賀方) 傅雪漪(飾上官義)白玉珍(飾秦瓊) 趙德貴(飾把關(guān)將) 侯新英(飾程咬金) 張肇基(飾王伯黨) 侯廣有(飾王君可)王卷(飾柳周臣)景和順(飾尤俊達)
夜奔(《寶劍記》)
侯永奎(飾林沖)

嫁妹(《天下樂》)
侯新英(飾大鬼)侯廣有(飾燈籠鬼)侯長志(飾傘鬼)王卷(飾擔子鬼)景和順(飾驢夫鬼)侯玉山(飾鐘馗)傅雪漪(飾杜平)李鳳云(飾鐘妹)
游園驚夢(《牡丹亭》)
韓世昌(飾杜麗娘)白云生(飾柳夢梅)張鳳翎(飾春香)孟祥生(飾睡魔神)侯炳武(飾大花神)魏慶林(飾杜母)(堆花一場眾花神由齊潔、張鳳翎、安維黎、李淑君、孔昭、林萍、劉秀華、義維茹、叢兆桓、白玉珍、景和順、侯長志、王卷、侯廣有、張肇基、趙德貴等分飾)

十一月十八日夜場
相約討釵(《釵釧記》)
包世蓉(飾蕓香)包傳鐸(飾皇甫安人)
評話(《八義記》)
張鳳云(飾屠夫人)王傳淞(飾張維)沈傳錕(屠岸賈)
《安天會》
周傳滄(飾土地) 汪傳鈐(飾孫悟空)包傳鐸(飾老君)王傳蕖(飾王母)周傳錚(飾趙公明)
見娘梅嶺(《荊釵記》)
俞振飛(飾王十朋)華傳浩(飾王母)鄭傳鑒(飾李成)
十一月十九日夜場
水斗(《雷峰塔》)
孔昭(飾白素貞)劉秀華(飾青兒)趙德貴(飾法海)侯新英(飾小和尚)

聞鈴(《長生殿》)
傅雪漪(飾陳元禮)侯炳武(飾高力士)白云生(飾唐明皇)
出塞(《青冢記》)
馬祥麟(飾王昭君)孟祥生(飾王龍)侯長志(飾馬夫)

探莊(《白翎記》)
侯永奎(飾石秀)魏慶林(飾鍾離老人)侯玉山(飾楊林)白玉珍(飾樂廷玉)馬祥麟(飾扈三娘)孟祥生(飾祝小三)侯新英(飾祝龍)侯廣有(飾祝虎)王卷(飾祝彪)張肇基(飾花榮)侯炳武(飾宋江)張鳳翎(飾孫二娘)
十一月二十日夜場
刺梁(《漁家樂》)
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全體同學合演
亭會、醉皂(《紅梨記》)
周傳瑛(飾趙汝舟)張傳芳(飾謝素秋)華傳浩(飾陸鳳宣)
吃茶(《鳴鳳記》)
鄭傳鑒(飾楊繼盛) 王傳淞(飾趙文華)汪傳鈐(飾牛信)周傳瑲(飾趙仆)

小宴(《連環(huán)記》)
徐凌云(飾王允)俞振飛(飾呂布)張嫻(飾貂蟬)

十一月二十一日夜場
《棋盤會》
侯玉山(飾齊王)馬祥麟(飾無鹽娘娘)孔昭(飾廉賽花)張肇基(飾田昆)傅雪漪(飾田常)叢兆桓(飾田玉)侯炳武(飾田能)趙德貴(飾管和)侯永奎(飾吳起)白玉珍(飾柳蓋)侯新英(飾焦奎)王卷(飾柏忠)侯長志(飾韓世龍)孟祥生(飾白猿丞相)魏慶林(飾楚王)

《販馬記》
孟祥生(飾禁卒) 魏慶林(飾李奇)韓世昌(飾李桂枝) 趙德貴(飾院子)白云生(飾趙寵)傅雪漪(飾李保童)侯新英(飾胡老爺)

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場(大菜在這天了,南北四四《長生殿》,四對生旦,四對南北昆界泰斗拆演唐明皇楊貴妃,韓世昌白云生占一客位,壓軸的《小宴驚變》派給了他們)
定情、賜盒、密誓
張嫻(飾楊貴妃)周傳瑛(飾唐明皇)王傳淞(飾高力士) 張世萼(飾永新) 朱世蓮(飾念奴)

絮閣
張傳芳(飾楊貴妃)沈傳芷(飾唐明皇)
驚變
白云生(飾唐明皇)沈傳錕(飾楊國忠)韓世昌(飾楊貴妃)

埋玉
俞振飛(飾唐明皇)朱傳茗(飾楊貴妃)鄭傳鑒(飾陳元禮)

十一月二十三日夜場
賣書納姻(《漁家樂》)
鄭傳鑒(飾簡人同)張傳芳(飾鄔飛霞)周傳錚(飾鄔漁翁) 朱傳茗(飾馬瑤草) 王傳?。楍R仆)

打虎(《義俠記》)
侯永奎(飾武松)孟祥生(飾酒保)侯長志(飾虎形)

醉皂(《紅梨記》)
周傳瑛(飾趙汝舟)華傳浩(飾陸鳳宣)

斷橋(《雷峰塔》)
韓世昌(飾白素貞) 白云生(飾許仙)馬祥麟(飾青兒) 魏慶林(飾法海)

十一月二十四日夜場
夜奔(《寶劍記》)
侯永奎(飾林沖)

思凡下山(《孽海記》)
張傳芳(飾色空)華傳浩(飾本無)

拾畫叫畫(《牡丹亭》)
白云生(飾柳夢梅)
嫁妹(《天下樂》)
侯新英(飾大鬼)侯廣有(飾燈籠鬼) 侯長志(飾傘鬼) 王卷(飾擔子鬼) 景和順(飾驢夫鬼)侯玉山(飾鐘馗) 傅雪漪(飾杜平) 李鳳云(飾鐘妹)
醉寫(《驚鴻記》)
華傳浩(飾高力士)鄭傳鑒(飾唐明皇) 張嫻(飾楊妃)俞振飛(飾李白)
十一月二十五日日場
出塞(《青冢記》)
馬祥麟(飾王昭君)孟祥生(飾王龍)侯長志(飾馬夫)

茶訪(《尋親記》)
華傳浩(飾茶博士)鄭傳鑒(飾范仲淹)薛傳鋼(飾張敏)張世錚(飾張千)
坐山(《通天犀》)
侯玉山(飾許士英)李淑君(飾許佩珠)侯炳武(飾程老學)

湖樓受吐(《占花魁》)
俞振飛(飾秦鐘)張嫻(飾莘瑤琴)華傳浩(飾時阿大)張鳳云(飾鴇母)

十一月二十五日夜場
教歌(《繡襦記》)
華傳浩(飾蘇州阿大)王傳淞(飾揚州阿大)周傳瑛(飾鄭元和)
刀會(《單刀會》)
白玉珍(飾周倉)侯永奎(飾關(guān)羽)魏慶林(飾魯肅)

借茶劉唐(《水滸記》)
張傳芳(飾閻惜嬌) 徐凌云(飾張文遠) 汪傳鈐(飾劉唐)周傳瑲(飾酒保)
游園驚夢(《牡丹亭》)
韓世昌(飾杜麗娘)白云生(飾柳夢梅)張鳳翎(飾春香)孟祥生(飾睡魔神)侯炳武(飾大花神)魏慶林(飾杜母)(堆花一場眾花神由齊潔、張鳳翎、安維黎、李淑君、孔昭、林萍、劉秀華、義維茹、叢兆桓、白玉珍、景和順、侯長志、王卷、侯廣有、張肇基、趙德貴等分飾)

十一月二十六日夜場
嫁妹(《天下樂》)
侯新英(飾大鬼)侯廣有(飾燈籠鬼) 侯長志(飾傘鬼) 王卷(飾擔子鬼) 景和順(飾驢夫鬼)侯玉山(飾鐘馗)傅雪漪(飾杜平)李鳳云(飾鐘妹)
蘆林(《躍鯉記》)
朱傳茗(飾龐氏)華傳浩(飾姜詩)
絮閣(《長生殿》)
朱世蓮(飾念奴) 張傳芳(飾楊貴妃)沈傳芷(飾唐明皇)周傳瑲(飾高力士)
驚變(《長生殿》)
白云生(飾唐明皇)沈傳錕(飾楊國忠)李淑君(飾楊貴妃)

埋玉(《長生殿》)
俞振飛(飾唐明皇)張嫻(飾楊貴妃)鄭傳鑒(飾陳元禮)
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場
下山(《孽海記》)
張傳芳(飾色空)華傳浩(飾本無)
學舌(《西游記》)
韓世昌(飾胖姑)白玉珍(飾王留)孟祥生(飾老頭兒)

梳妝擲戟(《連環(huán)記》)
顧森柏(飾呂布)郭建英(飾貂蟬) 沈傳錕(飾董卓)
賈復(fù)下書(《鬧昆陽》)
侯永奎(飾賈復(fù))傅雪漪(飾劉秀)侯新英(飾王林)魏慶林(飾鄧禹)
琴挑(《玉簪記》)
俞振飛(飾潘必正)張嫻(飾陳妙常)

十一月二十八日夜場
刺梁(《漁家樂》)
梁谷音飾鄔飛霞 劉異龍飾萬家春
出獵回獵(《白兔記》)
華文漪飾李三娘 鄭亞慶飾咬臍郎
山門(《虎囊彈》)
方洋飾魯智深
游園驚夢(《牡丹亭》)
張洵澎飾杜麗娘 金采琴飾春香 王君惠飾杜母
以上四出均有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全體同學合演
(當年的真實,今日的夢,南北昆將近百年重新大規(guī)模聚首,沒想到這竟然就是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