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琴抄》看谷崎潤一郎作品的陰翳之美
1.作者介紹
谷崎潤一郎,日本近代小說家,唯美派文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源氏物語》現(xiàn)代文的最早譯者。?代表作有《刺青》、《春琴抄》、《細雪》等。根據(jù)諾貝爾獎官網(wǎng)公布的資料??,谷崎潤一郎曾經(jīng)在1958年、1960-1965年7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918年 ,他只身到中國東北、北京、天津、漢口、九江及江浙等地游歷,返國后寫《蘇州紀行》、《秦淮一夜》、《西湖之月》等?;氐饺毡局髶瘟艘魂囎拥闹腥瘴幕涣黝檰?。1926年年初,他又再度拜訪中國,在上海與郭沫若、田漢、歐陽予倩等人結(jié)識,回國后寫了《上海交游記》。1965年時因腎病去世。葬于京都法然院附近的公共墓園,其墓地立有兩塊青石分別刻了「空」、「寂」二字。
寫作風格:
谷崎潤一郎是唯美派的代表性作家,在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許多日式美學的色彩。
(1)女性崇拜
谷崎是一個唯美主義者、藝術至上者,縱觀他一生的作品,并無以藝術形式的精美彌補思想的欠缺之感,他的藝術世界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內(nèi)涵。以人性本能意識的快感和美感作為生命的源泉,這正是他作品的真正意義。在谷崎的文學世界里.美是衡量一切的標準,美是代替一切,滿足精神與肉體的全部需要。谷崎潤一郎一生耽溺于美的感覺,他對美的忠實始終如一,從未追求過美以外的東西。谷崎作品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美”展開,而他的“美”的形態(tài)及其展現(xiàn)的方式與眾不同,顯示其思想和藝術的獨特性。對女性的跪拜,以及對超越了倫理的對美的追求,是谷崎潤一郎文學生涯中鮮明的主題。他尤其贊賞日本平安時代文學中所反映的崇拜女性的精神。這在《春琴抄》中表現(xiàn)得也尤為突出,佐助為了保留住他心目中的美麗女神春琴的形象,不惜自毀雙目.這顯然是與當時的世俗服充背道而弛的。
(2)惡魔主義
谷崎早期的創(chuàng)作常被學界冠以“惡魔主義”的稱謂、這是由于谷崎在其作品中驚世駭俗地展示了畸變的人物性格和嗜好、施虐與受虐的病態(tài)快感、以及在殘忍中展現(xiàn)女性美。谷崎的這種“惡魔主義”傾向的產(chǎn)生、與他受到西方唯美主義陣營中波德萊爾、王爾德等人的思想啟發(fā)密切相關。
無論是表現(xiàn)他惡魔主義的“以丑為美”的美學世界,還是追求日本古典傳統(tǒng)美的東方文化,谷崎潤一郎在其短篇小說中部滲透著濃厚的人類情感心理意識。這種情感或表現(xiàn)為非常態(tài)的心里變形,或追求一種靜溫典雅之美。
?
2.《春琴抄》
書雖然是長篇小說,但是主要的劇情脈絡十分樸素,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要故事內(nèi)容:書中的故事發(fā)生在明治維新后,富商家之女春琴少時因病眼盲,在彈三味線上表現(xiàn)出極高的天分,成為遠近聞名的盲樂師。而家仆佐助自幼侍奉春琴,并隨她學藝,兩人慢慢互生情愫。但春琴始終不承認這段感情,而佐助不僅對此毫無異議,甚至在春琴被惡人設計毀容之后,用針刺瞎自己的雙眼,只為了保留春琴在她心中的完美形象。春琴死后,佐助晚年也開堂收徒,卻仍只是以春琴的名義教琴,佐助百年后其墳墓也只是默默建在春琴的墓邊,一如生前陪伴在春琴身邊那樣,形影不離。
接下來我們來賞析一下《春琴抄》里的特色風格:
(1)動人又駭人的宗教之愛
近代日本收到佛教影響深遠,因而那個年代的日本文學常常含有許多宗教的元素。《春琴抄》中兩人愛情的宗教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平等性,兩人不僅身處不同的階級,更在情感上形成了巨大的落差。春琴是高高在上的神明,而佐助是匍匐在塵土的信徒。二是愛情中佐助對春琴表現(xiàn)出近乎于信徒般的虔誠、盲目與瘋狂。
我們先看文中佐助晚年懷念春琴的話語:
【她的身高也不到五尺,臉龐、四肢極其嬌小纖細。她有一張輪廓勻稱的瓜子臉,鼻子、眼睛仿佛一一是用可愛的纖柔細指捏就般小巧玲瓏?!?/p>
春琴是極美的。這種美首先體現(xiàn)在外貌形體上,文中不只一次描寫春琴的容貌風姿,濃密柔軟的頭發(fā),白皙得仿若透明的細膩肌膚,精致小巧的身體與五官,一舉一動皆顯示出風情。與此同時,春琴不僅精于舞蹈,在眼盲之后學古琴與三味線也展現(xiàn)出極高的天分,她出眾的藝術造詣讓這種美不止于膚淺,而兼有深度。
而佐助,自從與春琴第一次見面,便臣服于春琴之美,將春琴奉若神明。在佐助眼中,春琴是完美無暇的,甚至連眼盲和倔強任性的性格也絲毫無損她整體的美。他無微不至地照顧春琴,充當她融入正常世界的工具;他在黑暗中偷偷彈奏三味線,并因與春琴有相同體驗而感到無比快樂;他忍受教學中春琴挑剔任性的脾性,甘之如飴。
佐助是卑微的,但他又在這種付出中感到一種極致的快樂。他的心被春琴全然占據(jù),而故事的高潮,只因為春琴被毀容后說過,不想讓他看到自己的臉,他便坦然刺瞎自己的雙眼,毫不猶豫地走向春琴所處的黑暗世界。
【佐助摸索著來到里屋,跪拜在春琴面前,以額頭觸地,說道:“師傅,我也已經(jīng)是盲人了,這樣一輩子也看不見您的臉了?!薄白糁?,這是真的嗎?”春琴只說這么一句話,便陷入長久的漠然沉思。佐助有生以來,此前此后,從未感受過自己活在這幾分鐘沉默里的絕對快樂?!?/p>
刺瞎自己的雙眼是佐助最后的獻祭。面對這樣瘋狂的舉動,一向?qū)ψ糁苎陨普Z的春琴也被震撼地喪失言語。神明與信徒相擁而泣,這一刻,兩人雖身處黑暗,卻仿佛感受到天堂的光暈。
【世人皆以目盲為惡,我自目盲后對此說頗不以為然, 反覺世界化為極樂凈土, 世間只有我與師父二人,雙雙居于蓮花臺上?!?/p>
《春琴抄》描繪的是一個動人又駭人的愛情故事。川端康成曾說:如此名作,難以言喻,唯有嘆息。而這個作品,也是谷崎潤一郎禮贊的陰翳之美的文學體現(xiàn)。
(2)對立、含蓄、想象的陰翳之美
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贊》中曾說,美不存在于物體本身,而是存在于物體與物體所產(chǎn)生的陰翳的圖像和層次之中。而《春琴抄》體現(xiàn)出的對立、晦暗與想象之美,正是陰翳之美的特點。
<1>對立的陰翳之美
陰翳的本意是光在物體遮蔽下投射的陰影,陰翳不是漆黑一團,而是光與影、明與暗相互作用下產(chǎn)生的和諧關系,是一種對立之美。而《春琴抄》中無論是人物的塑造還是二人情感皆處處體現(xiàn)著對立。春琴周身完美卻有眼盲的缺陷;極度自負卻在內(nèi)心深處潛藏著自卑;倔強任性卻有女性的溫柔之態(tài)。春琴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矛盾體。
而兩人的感情也是如此,春琴的強勢與佐助的順從;春琴對這段感情一味的否認,與佐助默默的追隨,但在這種對立的表象下,兩人也到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和諧之態(tài),只有佐助才能滿足春琴的所有需求。而后期佐助即使已成為有名的琴師,但在講課時也像是“一只在繁忙中偷空飛往春琴身邊的孤鳥”。兩人雖然是極端的兩面,但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割舍。
<2>含蓄的陰翳之美
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贊》中反對以明晃晃的電燈、過于光亮的瓷磚為代表的現(xiàn)代西方審美,他說,“那豪華絢爛的畫面大半潛藏于黑暗之中,催發(fā)著一種難以言狀的余韻。”“器物之美,只有在朦朧的微明中才能真正得以展現(xiàn)?!?在他看來,過分的光亮與清潔反而讓人難以體會美感,物體只有在纖弱的微明中才留有美的余韻。這恰恰就是我們在講日本文學簡略時提到的幽玄概念。而在《春琴抄》中,我們也能看到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美感。
春琴與佐助的情感是晦暗不明、隱而不發(fā)的。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看到是含蓄、隱忍和細膩的愛情,就像在燈影下的漆器,散發(fā)著長久的幽光。即使已經(jīng)相伴一生,但文中從未出現(xiàn)過一次直接而熱烈的表白。但正是這樣的含蓄讓這段感情擁有了超越時間的厚重。在佐助刺瞎雙眼后,春琴曾幽幽說到“我如今這個樣子,讓別人看見倒沒什么,就是不想讓你看?!奔词故窃谇楦械淖罡叱保呵俳o予佐助的也只是一句平常不過的話語。但這句話卻比直接的“我愛你”更有力量,就像平靜的海面底下是浪潮洶涌,含蓄的語言背后是無法想象的深情。
<3>想象的陰翳之美
谷崎潤一郎禮贊陰翳,并不是喜愛陰影本身,而是因為物體被陰翳朦朧化后的效果以及帶給人們的無窮的想象空間。面對一團陰翳,雖然明明知道其中并無他物,但仍然能感覺到那片寂靜的領地中潛藏著無盡的神秘與幽玄之味,這是一種想像之美。
【女師傅仰起失明的眼睛,追尋著越飛越高隱入云霞之中的云雀的影姿,緊接著,從高高的云層間落下云雀不停啼鳴的聲音。她聚精會神地諦聽著?!?/strong>
春琴因目盲失去了體會世界色彩的機遇,但在她自己的內(nèi)心中,卻有萬紫千紅悄然開著。
當佐助失明之后,曾說“我失去是外界的眼睛,卻睜開了內(nèi)在的眼睛”,如果說此前他習慣于通過觀看現(xiàn)實的春琴來凝視客觀意象的春琴,那么失明后,他完全墜入了想象的世界。在那里,春琴一如既往的美麗動人、完美無暇,愛情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升華與永生。
文檔為群內(nèi)聊天內(nèi)容整理,發(fā)言僅代表個人看法,歡迎各位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有意見或建議(包括捉蟲等),請聯(lián)系群內(nèi)管理員!
想一起參與討論,歡迎加入散題書院,門牌:104509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