鴝鵒效聲
鴝鵒效聲
? ? ?明·莊元臣?《叔苴子·內(nèi)篇卷五》
【原文】
鴝鵒之鳥,出于南方。
南人羅而調(diào)其舌,久之,能效人言。
但能效數(shù)聲而止,終日所唱,惟數(shù)聲也。
蟬鳴于庭,鳥聞而笑之。
蟬謂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嘗言也。曷若我自鳴其意哉!”
鳥俯首而慚,終身不復(fù)效人言。
今文章家竊摹成風(fēng),皆鴝鵒之之未慚者耳。
【今譯】
(鴝鵒,鳥名,黑色,能模仿人說話,也叫八哥)。
八哥鳥生長在南方,南方的人用網(wǎng)把它捕捉來,剪圓了它的舌頭,并教它說人話。
久而久之,它便能效人言,模仿人說人話,跟著人學(xué)舌了。
但它只能效聲而已,模仿幾聲簡單的話,終日所唱,一天到晚所唱的,惟數(shù)聲也,老是那么幾句。
有一天,一只知了在庭院里鳴叫,八哥聽見了,而笑之,輕蔑地笑起來。
知了于是對八哥說:“子能人言,你能像人一樣說話很好,甚善。然您所言,但您所說的都是別人的話而不是你自己的話,你等于什么也沒有說,未嘗言也。哪能像我這樣,按照自己的意思,叫出自己想說的,自鳴其意呢!”
八哥鳥被說得低著頭,十分慚愧,俯首而慚,從此終身不再仿效人說話。
今文章家,現(xiàn)在作文章的人,竊摹成風(fēng),剽竊摹仿成風(fēng),都不過是些還不知道羞愧的八哥鳥而已,鴝鵒之未慚者耳。
【賞析】
本文是諷刺當(dāng)時文壇剽竊模仿的風(fēng)氣,這些作文章的人拾人牙慧,還要到處吹噓。
它啟發(fā)我們,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毫無主見,人云亦云,一味摹仿別人。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