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一條街
我曾因工作關(guān)系去印度生活過一段日子,從進入到印度那一刻,就感受到這真是一個奇葩而搞笑的國家,笑點無處不在,今天就來聊一聊印度的英語。
學(xué)過英語的人可能都有這種感受,在說英語的國家中,印度人講的英語可以說是最晦澀難懂的了。
在我過印度海關(guān)那一刻就領(lǐng)會到了。當(dāng)我把護照(簽證是粘貼在護照內(nèi)頁上的)遞給印度海關(guān)黑乎乎的工作人員后,他翻著白眼珠掃了一下我的簽證,開口問道:
“發(fā)斯的(First) 代目(time)肚(to)銀爹India?"
那一瞬間立馬給我整蒙了,稍一楞神,我反應(yīng)過來了,奧,他問我是不是第一次來印度,我一激動立刻回答道:
“是的,是”,,不過馬上反應(yīng)過來了,我說漢語他聽不懂啊,趕緊重說:”Yes,yes.”
那個工作人員看來是心情不錯,沒有過多難為我,啪啪蓋章、簽字放我入關(guān)。
在印度生活一段時間后,慢慢總結(jié)出印度英語發(fā)音的規(guī)律了,很簡單,就是把標準英語中的輕輔音p t k全部變成對應(yīng)的濁輔音b d g就可以了,同時注意一下,部分元音有些簡單變化。
比如上文說的“第一”這個單詞First, 標準英語讀作“佛斯特”,而印度英語讀作“發(fā)絲的”;再比如“茶壺”這個單詞,標準英語讀作:“踢跑特”,而印度英語讀作“弟抱的”。
除此外,印度人還喜歡在很多單詞中加入”r”這個音,讀作“了”這個音。
比如“市場”這個單詞”market”,標準英語讀作“馬剋特”,按照所有輕輔音都讀成濁輔音的原則,讀作:“馬給的”,同時印度人又在里面加了一個“了”的音,這樣好好的一個“馬剋的”被讀成“馬了給的”,同時由于吞音的緣故,最后一個音很不清楚最終讀成了“馬了給”。
隨我們一起去的中國東北民工,聽印度人講“馬了給”,也跟著這么說,在我們東北話中,把“街上”叫“該上”,慢慢的這個“馬了給”就被讀成了“麻辣該(街)”。常常是下班后,民工之間互相喊著:去麻辣該嗎?去麻辣該嗎?不明白的,還以為邀請你去吃麻辣火鍋呢,實際上人家是問你去不去市場玩。
好了,今天就先寫到這吧,慢慢的我會把我的海外生活經(jīng)歷逐一跟大家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