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戒煙—快樂替代法
上癮—不斷重復(fù)一種愚蠢的行為。

作為一個20年的老煙槍,我曾經(jīng)有過一次戒煙的經(jīng)歷,在戒煙一個月后,成功的失敗了。再次抽煙的緣由很奇葩,是別人把香煙塞進我嘴里,逼著我抽的。因此,這是我第二次戒煙,我稱之為快樂戒煙,接下來,我們開啟不一樣的戒煙—美妙的心靈之旅。
做為一個老煙槍,相信很多煙友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
你要戒煙啦,煙盒上都寫著吸煙有害健康;
你一年抽煙花了8000多,吃點啥不好;
能不能離遠(yuǎn)點抽,嗆死了,前世想打麻將;
......
等等,太多太多的忠告的話。
所謂忠言逆耳,至于后面的不重要,逆耳就不戒煙。
電視新聞里面,關(guān)于吸煙有害健康的報道,數(shù)不勝數(shù),有圖有真相,看著自己都吃不下飯,想想都惡心;
我們的身體也給我們警告了,一口的老黃牙;時不時來口泛黃的老濃痰;半夜呼吸,像是喉嚨破了個洞,赫赫的聲音,和斷氣差不多;還有早上刷牙惡心;抽煙還會滿嘴苦味,等等。
我們知道抽煙會增加開支,會危害身體。但僅僅為了身體好就能戒煙嗎?為什么戒煙的沒有長命百歲、不抽煙的沒有發(fā)家致富呢?一邊是吸煙有害健康,一邊是不停的生產(chǎn)香煙?我信心滿滿的戒煙,卻又被各種煩惱擊垮。這種種的疑惑或者矛盾,都在阻礙我們戒煙的想法和行動。

接下來,讓我們一個一個問題的來解決,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是一場美妙的思想旅行。
我建立了快樂/痛苦選擇模型,來幫我們分析吸煙的需求、影響和選擇可逆的分析。
我們來看看抽煙/戒煙的選擇模型。

金錢和健康,是抽煙付出的代價,那么,抽煙需求什么。
首先想到的就是社交需求,兩個陌生人,對方遞了一根煙給你,你接過來,在大家都吸一口煙后,兩個人因為共同的愛好,彼此的關(guān)系迅速拉近。
問題來了,世界上的物品不計其數(shù),為什么遞給你的,不是水果、書籍、水等等,單單選了煙?因為社會把遞煙,理解為示好的行為。這種共識,使煙民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
其次,抽煙會產(chǎn)生依賴,造成上癮。抽煙上癮,因為吸煙后,會增加你的負(fù)面情緒,比如壓力、焦慮和不安等等,吐出煙霧后,負(fù)面情緒釋放,到達(dá)抽煙前的水平,而中間情緒差,就是人們需求的,快樂,這種快樂會強化抽煙的行為—消極強化。
有小伙伴會反駁,抽煙不是快樂。我們用排除法來分析,比如,健身、學(xué)習(xí)、閱讀等對個人有幫助的行為,為什么不能堅持,因為它產(chǎn)生了痛苦;在比如,持續(xù)的做1+1=2的算數(shù)題,它不會產(chǎn)生情緒波動,但沒有意義,也沒有人會去做。不是痛苦,也不是不產(chǎn)生情緒波動,只有是快樂,才能讓人不斷重復(fù)一個行為。
快樂/痛苦選擇模型,主要分析三個問題:
選擇的原因--需求,及影響;
產(chǎn)生的快樂/痛苦的延續(xù)性;
選擇是否可逆。
判斷正確選擇的條件:短期快樂積累為長期快樂;或避免短期痛苦,累積為長期痛苦。如果選擇不可逆,代表一方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劣勢。
抽煙的需求是快樂和社交,影響是尼古丁上癮、增加支出和危害身體。
首先分析抽煙產(chǎn)生的快樂。首先,不抽煙就沒有快樂;其次,抽一根煙產(chǎn)生的快樂,持續(xù)時間越來越少。抽煙產(chǎn)生的快樂,屬于短期快樂,且不能累積為長期快樂。
在分析社交需求。抽煙真能帶來優(yōu)質(zhì)的社交,或者戒煙后,會給現(xiàn)有的社交,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嗎。因此,社交需求對抽煙不是必須條件。
抽煙的影響是上癮。美國一個州定義上癮,指不斷重復(fù)一件愚蠢的行為。抽煙是愚蠢的行為,是增加不必要的支出,和不斷的危害身體。
每抽一根煙,都會增加支出,和危害我們的身體;抽煙不停止,支出不斷增加,健康不停的受到傷害。所以抽煙帶來的支出,和危害健康,屬于短期痛苦,累積為長期痛苦。
而戒煙,需求的是減少支出,和停止危害健康,影響是要戒掉“快樂”。
減少支出和停止危害健康,屬于避免短期痛苦,累積為避免長期痛苦。而戒掉抽煙帶來的快樂,則是選擇痛苦,它屬于短期痛苦,無法累積為長期痛苦。
在來看選擇是否可逆。
抽煙帶來快樂,戒煙帶來痛苦,是選擇可逆;
抽煙增加支出,危害健康,戒煙不是增加收入,而是減少支出;戒煙不是增加健康,而是停止危害健康,因此選擇不可逆。
選擇不可逆,抽煙就是巨大的逆勢,戒煙勢在必行。

小結(jié):
1 抽煙需求的是,快樂;
2 購買快樂的代價,健康和金錢;
3 抽煙是巨大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