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越和營銷號的關系,遠比想象中的復雜,近乎于相愛相殺!
楊超越又被黑了,參與一檔訪談類節(jié)目之后,遭到了惡意剪輯。楊超越本人也進行了回應,稱:
“還有多少一次來個痛快,一刀一刀我受不了。我選擇巧克力味的屎不等于我選擇屎吧。是我太信任了?!?/strong>

于是此事很快便上了熱搜,很多網(wǎng)友把惡意剪輯歸咎于營銷號頭上,對營銷號口誅筆伐。
在切入正題之前,想先探討一下有關營銷號的問題,營銷號到底是什么呢?BD百科是這樣定義的,指在網(wǎng)絡平臺上,主要以流量或利益為目的(創(chuàng)作、分享不是主要目的)。去收集一些特定內(nèi)容后加工特定信息,再進行推送的公眾賬號。?結(jié)合這次楊超越的遭遇,個人理解就是斷章取義、歪曲事實。

但很多粉絲似乎對營銷號的定義有所曲解,前兩天有一位網(wǎng)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并附上了一張圖片。大概意思就是吐槽王一博是“九漏魚”,對于平安邀請作為代言人頗為不滿。于是我就著這位網(wǎng)友的評論寫了一篇文章,結(jié)果就被王一博粉絲定性為營銷號,甚至說我是收了某家的錢故意黑王一博之類的。

作為一名自媒體從業(yè)者,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貌似娛樂明星的名字不能隨便提,只要提到了不是在夸,粉絲就會認為是在黑。近期關注到了一張名為“2020年度最佳演員”的榜單,發(fā)現(xiàn)榜單上居然有幾位根本不在國內(nèi)發(fā)展的外籍藝人上榜了。對于一張國內(nèi)榜單而言,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就此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結(jié)果遭到了一位外籍藝人gulf的粉絲圍攻,認為這是在黑他們的偶像。

一言不合就要扣營銷號的帽子,未免過于蠻橫霸道了。
言歸正傳,來說說楊超越被惡意剪輯的事情。個人是追過《創(chuàng)造101》的,所以對火箭少女101這支女團是有感情的,也可以稱之為粉絲了。但本人從來不會以粉絲自居,因為現(xiàn)在的粉絲基本上都屬于一種無腦站邊的狀態(tài)。不論偶像做什么,幾乎都會無條件地支持。對于這一點個人無法認同,應該更注重是非對錯,所以對于楊超越和營銷號的關系有著不同的理解。

很多不喜歡楊超越的人經(jīng)常會吐槽,說楊超越這也不會那也不會,憑什么這么紅呢?這些質(zhì)疑不是沒有道理的,甚至是合情合理的。楊超越是參與過不少的綜藝節(jié)目,也拍過幾部戲,但這些足以讓楊超越紅到現(xiàn)在的程度嗎?

楊超越參與的綜藝節(jié)目沒有一檔是絕對大熱的,開播的戲同樣都不是大熱的劇目。如果僅僅只靠這些,楊超越只能算是二線的愛豆,也不可能成為火箭少女101的頭牌。楊超越出道這兩年多的時間里,真正讓其迅速躥紅的是各種五花八門的熱搜,甚至一度有著“熱搜女王”的綽號。

那么問題來了,楊超越的這些熱搜從何而來呢?比如說楊超越打個嗝都能上熱搜,這種事情按照常理來說是非常匪夷所思的。因為打嗝這件事幾乎是沒有信息量的,更缺少可供討論的話題點。類似于這種熱搜,基本上都是被營銷號運作出來的。營銷號可以從中獲益不假,但楊超越也借此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

當然了,營銷號不可能只運作這種熱搜,一定是更喜歡負面的熱搜。于是便有了這次的惡意剪輯事件,實際上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在《哈哈農(nóng)夫》播出的時候,有關楊超越出道前是SQ主播的傳言就在一段時間內(nèi)甚囂塵上,事后證明同樣是惡意剪輯的鍋。

但不得不承認,楊超越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越來越紅的,這就是所謂的“黑紅”了。單純從這一點上來說,楊超越跟楊穎的確很像。有著明顯的短板,也經(jīng)常被各種黑,可偏偏就是越黑越紅。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楊超越跟營銷號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單純的對立。要是沒有營銷號的話,可能也沒有現(xiàn)在的楊超越。當然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必然不會太融洽,畢竟所追求的目標是不可能完全重合的。用一句很流行的話來概括,那就是相愛相殺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