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深海沒有大飯店(人物分析含劇透)
大年初一買了電影票,但因為疫情沒去成,補了線上的電影,有一些個人的看法,寫了好多,不知道有沒有人能看完(^-^)。
1、人物形象分析
1.1參宿
參宿作為本片的女主,無疑是引起大多數(shù)人共鳴的角色,她怯懦弱小,郁郁寡歡。童年的親生父母離異,無法融入新家庭都給她帶來了長期的精神壓力,這可能是導(dǎo)致她抑郁,甚至選擇跳海自殺的原因。其實參宿的人物分析并沒有過多需要解釋,因為她太“普通”了。像她這樣的孩子,我們多多少少都會遇到。因此,這里只做簡單的人物講解。
1.1.1家庭
參宿的家庭是典型的父親外出掙錢,母親在家照顧孩子(影片中有關(guān)家庭的描述是母親的陪伴多,夫妻爭吵時也是父親掙錢)的分工模式,參宿小時候也是與母親的關(guān)系更為親密(在生日時許愿想和母親永遠(yuǎn)在一起),她在情感上也更依賴母親(跳海后也執(zhí)著于找母親)。而父母離異后,參宿被判給了父親,與父親共同生活。父親之后再婚,參宿在失去母親后,也失去了父親,處于一個社會支持匱乏的情境下。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宿的生日只有聯(lián)通記得(聯(lián)通打錢?。?/span>。參宿的父母其實都不算負(fù)責(zé)任的父母,父親、母親、繼母都長期忽略了參宿,好在在影片的最后有看到母親回來了,繼母和弟弟慶祝參宿出院,父親騎車載著參宿……
在這里我認(rèn)為影片中的海精靈其實暗指參宿的母親,在參宿的記憶力,母親離開時的記憶最為深刻,在影片的后半段里,參宿的母親在風(fēng)雪天里離開時,狂風(fēng)卷著她的頭發(fā),只能看到一個眼睛。在形象上與參宿記憶里的母親十分吻合。此外,在參宿無意中喝了海精靈熬的湯后,就整個人“快樂”了起來,看到了和母親一起的快樂日子。這里可以理解為參宿通過和海精靈合二為一,獲得"了找到媽媽,永遠(yuǎn)和媽媽在一起"的滿足感。這里可能有人會覺得無語,因為食客喝了湯就看到了想吃的食物,海精靈就是一種精靈。其實,我也覺得有一點牽強,但是我感覺也可以自圓其說,在參宿的記憶里最美好的是童年的父母陪伴的日子,這對于夢境中的參宿來說是“最快樂的”,是可以實現(xiàn)“愿望”的存在。
1.1.2疾病
在了解了參宿的家庭背景后,我們知道參宿生病了,一種被大眾重重誤解的疾病——抑郁癥。和普通的抑郁情緒不同,抑郁癥是一種大腦器質(zhì)性病變,和腦內(nèi)激素分泌一場有關(guān),普通的心理治療不能治愈,需要藥物治療,且雖有一定自愈的可能,但隨著病癥加重,自愈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有關(guān)抑郁癥的簡單介紹放在最后】為什么說被大眾誤解呢?首先,這不是一種潮流,也不是玉玉,也不是假裝……抑郁癥需要藥物治療,目前國內(nèi)外的精神類藥物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我之前閱讀的一本抑郁癥患者自述——《渡過》中,講述了抑郁癥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乏力、頭暈、惡心、腹痛、嗜睡……很多抑郁癥患者本身患病就很痛苦了,藥物的副作用更讓他們疲于應(yīng)付。其次,抑郁癥與我們常見的“emo”不同,大多數(shù)人其實分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郁癥,有的人是本身性格內(nèi)向,有的人是在某一個階段情緒低落,只要沒達(dá)到抑郁癥的判別標(biāo)準(zhǔn)都不算是抑郁癥。最后,現(xiàn)在的一些對抑郁癥的醫(yī)學(xué)診斷并不嚴(yán)格,大多數(shù)是自陳式量表,而這種診斷標(biāo)準(zhǔn)的前提是不欺詐,因此,就算有抑郁癥的診斷證明也不一定就真的是抑郁癥(目前我國的心因性疾病的診斷還有一段路要走)。
參宿的疾病如果是抑郁癥,那么我么了解了抑郁癥的治療就知道了,影片中通過談話賦能的方式并不能打開“心結(jié)”(抑郁癥其實不是心結(jié),這種大腦里面的問題,可能叫“腦結(jié)”更合適),而南河的死可能會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很難想象一個本身覺得“自己活著給周圍的人帶來不幸/自己有罪的”人如何面對救助人去世的事實,這太過于殘忍了。導(dǎo)演在“治愈抑郁癥”這方面的討論是抱一種“拯救者”的態(tài)度的,陌生人的包容和理解確實可以幫助到抑郁癥患者(你想笑的時候就笑,不想笑的時候就哭),但是過分強調(diào)了陌生人的過分幫助,只會讓抑郁癥患者有更大的壓力,他們會更加的內(nèi)疚自責(zé)。這也是一些觀眾的雷點。
1.2南河
終于到了我有一籮筐要說的角色了!
1.2.1割裂感
我對于南河的整體形象感受,在故事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有一個很強的割裂感,這個分界點大概是擊退第二次“喪氣鬼”之后吧。
故事的前半段,南河的形象可謂是一塌糊涂。
在初次和參宿見面,他蠻不講理的“奪走”了海精靈,后續(xù)并將海精靈囚禁起來用于熬湯,又將參宿趕出了飯店,在擊敗第一次喪氣鬼后,指望著海精靈掙錢給飯店帶來更多的金錢名利,不肯歸還海精靈的南河與參宿協(xié)議讓參宿在飯店打工(問題是海精靈本身就是跟著參宿的啊喂!明明參宿才是先遇到海精靈的哪一個~)。
作為飯店的老板,他并不通烹飪,所謂的創(chuàng)新,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是他卻夢想做美食教父,在這一點上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小丑);給顧客拿痰盂盛食物,我表示非常不理解;讓顧客吃“服務(wù)員”吐出來的東西我也表示非常不理解(太惡心了!?。。?/span>。哪怕顧客是吃喝拉撒都在水里的魚,我也覺得魚受到了侮辱。此外,這里還有一個割裂和矛盾的地方,在于南河開飯店卻不為顧客服務(wù),一味的滿足自己“美食創(chuàng)新”的欲望,甚至為此不惜貸款,哪怕是飯店岌岌可危的情況下,被端上飯桌的還是一大堆不可名狀的食物。對于南河的腦子,我不好評價。(有的人看到南河救參宿時掙的錢都丟了的時候覺得心疼,我其實覺得挺搞笑的,感覺到了一種“罪有應(yīng)得”的快感)。
可以說,故事的前半段,導(dǎo)演塑造了一個唯利是圖的飯店老板的形象——給顧客“嗑藥”斂財、沒有食物衛(wèi)生、服務(wù)質(zhì)量差、詐騙式營銷(食物沒有改善,通過嗑藥讓顧客給好評)。這個形象實在太糟糕了,配合著夸張的表情和形象,我不理解這種低俗笑點(指海精靈湯那一整段)的樂趣在哪里,為什么近幾年的電影里都少不了這種低俗笑點,no??!
在故事的后半段,南河才真算是有了一點人樣。
故事的后半段里又區(qū)分了“解密前”和“解密后”兩個點:在“解密前”南河帶著參宿去找海眼是為了找海精靈(求求啊,就不能放過海精靈嗎?為什么那么執(zhí)著于那么掉san值得玩意兒???好好鉆研烹飪不行嗎?為什么一定要給顧客嗑藥?。。。。?/span>,在這個過程中,好歹展現(xiàn)了南河勇敢和略微靠譜的形象?!敖饷芎蟆钡哪虾咏K于丟掉了“魔法”(和導(dǎo)演加諸的逆天濾鏡),變成了一個普通人——經(jīng)營者一個店鋪,雖然有點討厭(什么不買別摸壞了真沒必要這樣對待顧客,而且參宿有好好撿起來),但遇到路人有危險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救人,哪怕在生命的最后關(guān)頭也積極鼓勵參宿好好活下去??梢哉f解密前的南河,或者說導(dǎo)演想讓我們看到的南河過于夸張了,可以說沒有什么人格魅力,這或許是因為導(dǎo)演過于追求夢里夢外的反差感,而導(dǎo)致用力過猛,沒立柱南河愛財?shù)娜嗽O(shè)。這也是為什么我看到南河的錢被喪氣鬼吞掉時,有一種“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的“快感”。
1.2.2有跡可循的自戀
在了解了一些影片外的信息后,我想通了一點——南河的形象為什么這么割裂?
因為夢境中的南河是影射了片方/導(dǎo)演/主創(chuàng)團(tuán)隊的個人英雄主義的。片方就像開飯店的南河,他并不為“顧客”服務(wù),他“服務(wù)”的對象是他自己。
對于烹飪,南河過于追求“創(chuàng)新”,他不理解顧客為什么不喜歡吃,他覺得他的創(chuàng)意很好,是可以成為美食教父的。但問題是顧客來飯店是吃飯的,不是看“大創(chuàng)”“互聯(lián)網(wǎng)+”的。創(chuàng)意應(yīng)該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在你方向沒問題的時候,創(chuàng)新可以幫你馬到成功;但當(dāng)你方向都沒找對,只有創(chuàng)新的時候,就像是張冠李戴、南轅北轍一樣。你總得先把菜做好再說創(chuàng)新吧?你總不能端上一道“干凈又衛(wèi)生”的玩意兒告訴我,你用了傳說中的廚具做的,就一定好吃,我要給你好評吧?我給你差評,你一個不樂意,還往里面加罌粟,讓我給你點了好評,然后騙更多人過來給你刷好評吧?太奇怪了!??!(在這里我把自己代入了顧客,是因為我現(xiàn)實生活中是消費者,而且確實有一些商家比較沒底線……)
片方對待這部電影的態(tài)度是有些自戀的,“水墨粒子”的技術(shù)我不了解,對于整個影片來說,割裂的人物形象,有些低俗的笑點,夸張的表情動作,過分的光影和聲樂污染,有些問題的劇本……這些問題并不會因為使用了新技術(shù)而被掩蓋,普通觀眾是不會也沒有必要去了解“水墨粒子“這項技術(shù)多么厲害的。我們期待的南河是現(xiàn)實中那個見義勇為的“南河”,不是飯店老板的南河,這種人物形象的割裂感是我最難以接受的。
而且,為什么非要用“小丑”這個形象呢?影片中小丑的形象很多,包括不限于,南河抽煙吐的煙圈和夢中南河發(fā)怒的小丑臉,以及現(xiàn)實中南河本身的小丑妝容。隨著近幾年國外“小丑”電影的上映,“小丑”這個形象更傾向于“反叛、追求自我”,甚至有一些“恐怖”的特點。和“小丑”原本的“歡樂”的形象是有些差別的,可以說“反叛”等時代特點有些取代了小丑原本的“歡樂”特點。如果說小丑形象是為了強調(diào)“笑”,那南河初次登場吐的小丑煙圈就十分沒必要,前半場南河的小丑臉也是在南河發(fā)怒或情緒激動是才出現(xiàn)的,這些矛盾的點,我不知道要怎么自圓其說。
1.3參宿的父親/家長
參宿的父親在影片中對參宿患病的態(tài)度是——多笑一笑就好了。
這一點其實是一個大眾誤區(qū),也是一個對于主創(chuàng)們來說值得表揚的點。父母對于子女的心理問題可能是比較容易忽視的,就像孩子近視了不配眼鏡,讓孩子多看看樹葉;孩子長的不高也不去醫(yī)院檢查,讓孩子多跳一跳……這種話術(shù)過于常見,也是很多人引起共鳴的一個點。
而我要說的一點是,除了父母長輩對于心理疾病的不了解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錢。有一些同學(xué)可能不了解心理疾病的治療費用,就抑郁癥而言,輕度需要藥物治療,佐以心理咨詢,單就心理咨詢而言,好一點的咨詢師要價300~500元/小時,去三甲醫(yī)院也需要100元左右,以10次為一個療程,如果療效好,可能費用還低一點,如果療效不好,則需要長期治療,而抑郁癥是比較頑固的,很容易復(fù)發(fā),那這個“造價”一下子就上去了,這個費用普通家庭往往是無力承擔(dān)的(希望心理治療的市場價格可以低一些,或者可以有一些國家層面的幫扶)。所以一些父母和長輩,在簡單了解之后就選擇了“放棄”,但又沒完全放棄,會讓你多注意,他們愛莫能助。就像近視檢查度數(shù)配眼鏡要幾千,去醫(yī)院檢查也要很多錢,所以他們就“放棄”了,但又不能不解決你的問題,那只能用他們淺薄的認(rèn)知去想辦法——多笑一笑,多看一看樹葉,多蹦一蹦……
2、影片評價
優(yōu)點:
2.1.1關(guān)注青少年抑郁的社會問題——家庭因素,增加大眾對抑郁癥的了解(但又加深了對抑郁癥治療的誤解,增加了粉黑對抑郁癥患者的打擊……);
2.1.2批評了父母離異后父母對離異子女的忽視,以及對子女心理問題的漠視和消極回應(yīng);
2.1.3有些畫面精美(就是容易審美疲勞);
2.1.4電影結(jié)尾對見義勇為的故事的講述十分感人。
缺點:
2.2.1光污染和聲樂污染,影片中的色彩過分紛雜,海、魚、燈等物體的顏色太繽紛了,很容易審美疲勞;此外聲音和音樂也有一些嘈雜;
2.2.2南河的人物形象有些割裂,表情動作過于夸張,缺乏美感(并不專指人物形象,大圣歸來里的大圣表情動作也夸張,但不妨礙我覺得它也有一定的美感,但南河身上的美感我總覺得有些少),而且飯店營收部分一首歌帶過,也沒有起到推動高潮的作用,轉(zhuǎn)折過于突兀,一直體現(xiàn)的是南河對參宿做錯事的包容(畢竟還需要海精靈熬湯,沒辦法趕走參宿),但營收過程中參宿對南河的感情/回應(yīng)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
2.2.3深海大飯店的刻畫有些失敗,只給人留下臟亂差的印象,沒有更多神秘的樂趣。不能因為前半截的故事是基于一個夢境的基礎(chǔ)上,就不好好展開世界觀。而且里面的角色也比較浮于表面,以貓咪而言,在夢里它就是一個掛件,所做的反應(yīng)缺乏貓咪的靈動,而同時貓咪又是夢境與現(xiàn)實轉(zhuǎn)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貓咪存錢罐。
2.2.4過分營銷。宣發(fā)時一方面強調(diào)了故事的啟發(fā)(母親和女兒在海上漂了幾天,女兒獲救,母親去世)引起了一些女性主義者的不滿——將母親的形象改稱為陌生男性,這與近幾年上映的影片中把女性貢獻(xiàn)者改為男性的操作有一點像,也是一些女性主義者不滿的地方(我不滿意的點在于飯店所有人都投入到了去海眼的劃船行動中,但安排了一個雌性海豹當(dāng)拉拉隊,應(yīng)該讓雌性海豹也從事勞動,減少刻板印象);將影片和抑郁/抑郁癥深度綁定,導(dǎo)致出現(xiàn)了所謂了“參賽券”——你是不是抑郁癥?你是不是共情能力不足?這也不完全是片方的問題,更像是粉圈戰(zhàn);營銷了水墨粒子技術(shù),但影片中的海水像是漂了一層油,顯得有些臟,并沒有達(dá)到夢幻的感覺,更不用說太多的色彩了,活像顏料盤倒在百寶箱里,雜糅的東西太多了。

區(qū)分抑郁和抑郁癥
首先,抑郁是一種情緒,這是一種彌散性的低落心境。一般人遇到挫折時都可能會抑郁,但隨著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改變,這種心境也會轉(zhuǎn)換,結(jié)束抑郁的情緒。而抑郁癥則是一種大腦氣質(zhì)型的病變,一個人抑郁心境持續(xù)的時間過長(例如超過6個月),伴隨著興趣缺失、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社會化行為減弱等一系列問題時,它就可能會轉(zhuǎn)變成“抑郁癥”。抑郁癥一般分為輕、中、重三種程度,輕型一般是比較容易治愈的,中型則可能伴隨著比輕型更嚴(yán)重的心理問題,重型則伴隨著軀體化的癥狀,比如十分嚴(yán)重的抑郁癥患者可能會出現(xiàn)木僵狀態(tài),他們甚至沒辦法自己下床或活動。這里還需要指出,抑郁癥很容易轉(zhuǎn)化為躁狂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躁郁癥,或者說情感雙相障礙。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參宿應(yīng)該是持續(xù)的抑郁心境或者輕型的抑郁癥,她有較為明顯的輕生念頭,并且實施了自殺,未遂。這不是她的錯,她也沒想過要誰拯救她,更不知道會有一個人為了救她而付出生命。參宿的“生命的意義”是南河賦予的,但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能需要更細(xì)心的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找到生命的意義。
其次,抑郁和抑郁癥都有“復(fù)發(fā)”的可能。每當(dāng)你遭受挫折,你都可能會抑郁;同樣的,抑郁癥也會復(fù)發(fā),而且實施過自殺行為的人,第二次自殺成功率會顯著提升,因此,抑郁癥的治療也十分麻煩,“回訪”在抑郁癥群體中是很常見的。如果家人和周圍的朋友不理解這一點,則會增加抑郁癥患者的壓力。他們也不想生病,但復(fù)發(fā)了還是需要治療,這里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理解和包容)。這也就是為什么“喪氣鬼”即使第一次被打敗了,第二次隨著參宿抑郁焦慮的情緒加深,第二次的“喪氣鬼”爆發(fā)了更大的威力。
最后,抑郁和抑郁癥的治療并不如大家想的那么簡單,也不像參宿父親和南河說的那樣笑一笑就能好了的。不同的人面對抑郁的應(yīng)對措施不同,有的人可能傾訴一下就好了,有的人則需要消化很久,不管什么樣的應(yīng)對措施,都希望周圍的人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也希望抑郁的人可以及時調(diào)整,積極尋求幫助。而抑郁癥的治療就麻煩很多了,對于躁郁癥的患者必要時是需要住院治療的,日本的森田療法就是住院治療的一種。此外因為抑郁癥是一種大腦器質(zhì)性病變,因此他們是需要吃藥的。氯氮平是一種有效藥(不知道是否有新的副作用更小的藥物投入治療了),但是,不管什么藥物,治療精神類的藥物都是有一定副作用的,有的患者光是應(yīng)對副作用就需要耗費全部的力氣,因此,抑郁癥最好及時接受專業(yè)治療(人類的自愈能力畢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