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生來說,補課到底有沒有用?
對于學生來說,補課到底有沒有用?
補課多指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的內(nèi)容也都是教學大綱的內(nèi)容,基本都是課堂知識的重復學習,學生是不是需要,要看學生的具體情況。
上課狀態(tài)好,能充分利用40分鐘、45分鐘的學生,一般是不用補課的。成績差點的學生,有的可以通過課外輔導提升一些成績,但多數(shù)學生課外補課的效果不好,有的甚至越補課成績越差。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補課的學生存在著潛意識的條件性厭學情緒,就是想學學不進,一學習的時候,那種焦慮煩躁的感覺自動出來,這種消極情緒,會讓人分心走神,磨蹭拖拉,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理解力差,焦慮再高點,就會感覺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老師講什么,這種狀態(tài),補課的時間再長,即便是很有名,很優(yōu)秀的老師,也沒有效果,實際多數(shù)補課的學生走進了這個怪圈。
對于多數(shù)補課的學生,先解決的是學習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就是潛意識的條件性厭學情緒,這個厭學情緒,有一些不合理認知會讓他焦慮,如我不行,我笨,我不是學習的料,數(shù)學太難,我學不會物理,英語真難記,老師故意我和過不去,這個老師不好,那個座位不好等,這些不合理認知改變了,焦慮會下降,在情緒平靜的狀態(tài)體驗學習的高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會越來越好。
學習狀態(tài)好了,再去補課,花的錢,付出的時間才有意義。在課程不上之后,就不用在參加課外輔導,充分利用課堂就沒問題了。
標簽: